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達芙妮連虧3年,昔日“鞋王”如何熬過鞋業寒冬?

行業寒冬裡, “鞋王”的日子也不好過。 1月25日, 達芙妮發佈公告稱, 2017年預計虧損。 這意味著達芙妮已連虧3年。

公告顯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達芙妮同店銷售按年跌幅為12.4%。

對此, 達芙妮表示, 2017年四季度, 公司繼續調整其管道組合以配合全新品牌定位, 並繼續店鋪網路的整合, 淨關閉328個銷售點。 2017年全年, 達芙妮淨關閉1009個銷售點後, 截至目前, 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一共有3589個銷售點。 除了關店之外, 線上品牌銷量不理想也是達芙妮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作為曾經的“鞋王”, 達芙妮有著輝煌的過去。 創立于1987年的達芙妮, 1990年進入中國內地銷售, 目前業務由核心品牌、中高端品牌和獨家代理品牌構成, 市場份額近年來僅次於百麗。

2002年以來, 達芙妮以每年百家專營店的速度快速擴張, 這讓達芙妮迅速佔領大街小巷, 成為消費者逛街不可或缺的去處。

然而, 隨著傳統鞋服行業進入不景氣週期, “鞋王”也未能倖免。 2012年開始, 達芙妮市場佔有率不斷下滑。 2015年, 達芙妮進入關店模式, 淨關店數量達到了805個。

對於達芙妮的遭遇, 有業內人士認為, 低線城市消費者價格敏感度較高而忠誠度較低,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 達芙妮不得不加入到價格戰當中,

同店收入下滑疊加關閉低效門店導致公司收入下滑。

除了達芙妮之外, 近年來國內鞋業不斷遭受衝擊。 百麗退市之後, 國內鞋業呈現出品牌老化、管道保守等弱點, 再加上消費升級、新興品牌崛起, 國內鞋業的寒冬步步逼近。

連虧之後, 達芙妮也在逐步重視起轉型與升級,

開始正面直擊問題, 並在行銷、管道、品牌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2017年二季度, 達芙妮開設第一家全新形象店鋪, 並推出“D28”、“D18”系列, 此外達芙妮開設了線上管道銷售, 並加強線上行銷及推廣活動力度。

有業內分析師認為, 目前本土鞋業處於管道過剩狀態。 之前企業都是開實體店, 向末端群體滲透, 但是店鋪過多之後成本增加銷量反而不上漲, 互聯網等新管道的崛起又在搶佔消費者。 業績下滑, 再所難免。

而且, 現在消費者的品位越來越多元化, 越來越多的新銳品牌崛起, 傳統模式趕不上消費者變化, 企業需要更敏捷的供應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