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宜賓“城市風貌整治”怎樣破舊立新

2017年11月初啟動的聲勢浩大的風貌整治, 按照計畫將於2018年元月底畫上句號。 這場從老城開始, 席捲南岸、老城區、上江北、臨港等處共計20個專案的大工程, 終於到了要展露新顏的時候了。

依稀記得去年剛開始的時候, 幾乎同一時間, 宜賓各大區域很多專案都“穿上了綠色的外衣”, 神神秘秘地開始了各種敲敲打打。 縫縫補補, 過往的市民除了偶爾駐足外, 更多是快速走過, 總是擔憂材料會意外落下, 並未有多少人表現出了期待。

這並非是宜賓人對這座城市熱情不再, 更多還是見怪不怪了, 前幾年的舊城改造,

不是就啟動過一波風貌整治麼?老城區和南岸不少街道的外立面都粉刷一新變了模樣, 只不過後續隨著一些社區居民, 對於僅僅是外立面改造而不是觸及本質的進行棚改拆遷不滿, 導致彼時的風貌整治不了了之了。

這也給城市風貌整治帶來了新的問題, 其所覆蓋的區域內, 幾乎都是宜賓上了年紀的房子了, 從建築壽命上來說, 也是垂垂老矣亟待拆遷的了, 或者有些當時的施工工藝並不能滿足當下的建築施工標準要求的, 也需要整改了。

原本就該一以貫之的舊城改造, 方案一折中就成了只是外面刷個牆, 讓大家覺得“新”了就行了, 那麼過幾年, 顏色斑駁脫落後, 又繼續麼?

從成都北改等地的經驗來看, 老城拆遷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階段,

這和新興區域的發展是並行不悖的。 當臨港、南部新區、岷江新區等新興區域從一片荒蕪逐漸長成之時, 多年核心的老城和南岸該如何自處呢?延續這種只管外在不重內涵的“整治”, 亦或是乾脆推倒重來, 該拆就拆, 該破就破, 該建就建。

當然, 老城之所以遲遲只能表面修復而難以動其筋骨, 更為重要的是:拆遷成本過高, 或者說市民心理預期較高。 老城意味著什麼?城市核心, 繁華之地, 寸土寸金的地方, 輕易想要人搬, 怕是一點點錢不夠的。

再者, 宜賓過去忽視了城市空間擴容, 導致大量人口集聚在老城, 城市資源緊張都是其次的, 人口密度大才是最關鍵的, 如果要是拆遷, 又該如何面對這一問題。

說到這裡, 可以細細歸納一下風貌整治的來龍去脈了, 表面上看, 確實是如其所說的“為進一步彰顯宜賓市中心城區部分區域城市建築特色、豐富人文內涵, 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嶄新的城市形象。 ”

實際上, 這是老城拆遷難以進行之下做出的“無奈之舉”, 如果要強勢推進拆遷, 並非不可能, 只是成本過高, 而且收效不大。 老城區一共才不到三平方公里, 即便是全數拆遷了, 其所耗費的成本將遠超過新區賣掉同樣面積的地塊。 再者, 從臨港棚改拆遷的經驗來看, 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成本也不可小覷。

既然老城拆不動, 形象確實又讓人覺得不甚雅觀, 不如就在外面包裝一下, 至少讓人“看起來”覺得不錯就行了。

很難評判這種做法到底是好是壞,

從經濟成本來說, 風貌整治所需投入遠小於拆遷而且見效更快, 這就是所謂的治標, 但老城建築物破舊、建築上了年紀等問題依舊存在, 也就是說治還未找到良方。

若按照這個思路, 以舊城南岸為代表的老城大片區域, 徹底根治城市形象破敗的關鍵在於拆遷, 而拆遷的難點在於成本。 之所以造成這一現象, 是大家習慣性地認為“這裡是城市核心區, 就要貴些。

再仔細想想, 新區修了這麼些年, 依然無法撼動老城的核心地位, 不是說老城有多好, 而是新區並未建成讓大家覺得滿意的模樣。 只要新區沒有徹底崛起, 老城的地位就始終擺在那裡, 拆遷成本就會居高不下。

之前有過數次關於要疏浚老城,

將老城的城市功能轉移到新區的消息, 然而時至今日依然能看到, 老城依舊肩負著行政、商貿、教育、醫療等多重城市功能, 疏浚?不過還是說說而已。

這似乎是個矛盾了, 一方面大家都在吐槽老城擁堵、破舊, 另一方面各種城市資源依然紮堆, 而新區各種高大上的定位, 卻難以迅速取代老城, 進而導致所謂的老城拆遷, 變成了如今的“風貌整治”。

說到底, 以老城為代表的城市形象是宜賓過去偏重經濟、忽視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而現在, 新區才能勾勒出宜賓未來的模樣, 既如此, 為何還要執著於耗費人財物去進行風貌整治, 而不如等到新區快速成熟取代老城的地位後, 一勞永逸地來一次大刀闊斧的破舊建新呢?

還有幾天,宜賓此輪風貌整治就要結束了,屆時,圍擋下的新貌究竟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面子,還只是下次風貌整治的序幕呢?真的還不好說。(《新三江週刊》流沙)

還有幾天,宜賓此輪風貌整治就要結束了,屆時,圍擋下的新貌究竟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面子,還只是下次風貌整治的序幕呢?真的還不好說。(《新三江週刊》流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