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遼寧出臺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十三五”規劃

近日, 《遼寧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規劃》強調, “十三五”時期, 要堅持保護民居與發展生產同謀、基礎設施與特色產業並重、美化環境與惠及民生齊抓、歷史記憶與現代文明共生, 激發民族文化發展活力, 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構建團結和諧的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規劃》提出, “十三五”時期, 在全省重點保護和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00個, 少數民族風情小鎮10個。 要完成5個方面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 按照佈局合理、保持特色、相對統一、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安全實用的原則,

維修改造老舊民居和危房險房;採取新造、補植、封育等措施, 提高村民居住區綠化覆蓋率;完善村內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信、網路等其它基礎設施;主幹道和公共場所路燈安裝率達到85%以上, 交通幹道及村鎮主要出入口基礎設施風格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突出民族特色。 二是改善人居環境。 整治生活垃圾做到戶有垃圾桶, 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 鎮有轉運站, 確保環境清潔;整治生活污水, 清除露天糞坑、簡易茅廁, 全面推行無害化衛生廁所, 利用沼氣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濕地等方式, 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整治畜禽污染, 禁止死畜禽亂丟溪河, 拆除污染豬舍、牛欄等,
畜禽養殖戶實行人居與畜禽飼養分開、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離, 對畜禽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是發展特色產業。 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亮點, 突出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優、新”產品, 增強特色產業、主導產業的示範帶動作用;發展民族特色旅遊業, 充分發揮特色村鎮自然風光優美、民族風情濃郁、建築風格獨特的優勢, 加快推進特色村鎮旅遊業發展;保護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生產工藝, 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食品、旅遊紀念品等產業發展。 四是傳承民族文化。 村寨要製作民族特色文化宣傳板, 小鎮要建專門展室, 靜態展示傳統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飾、樂器、手工藝品;加強村門、涼亭、文化長廊、文化廣場等體現民族特色、地方特點的標誌性公共建築建設;鼓勵村民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辦民族節慶等文化活動,
支持群眾創辦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團體、表演隊伍。 五是加強民族團結。 在各地民族工作部門指導下, 組織動員群眾投身創建活動, 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進村寨, 爭創民族團結模範基地和模範單位, 形成團結友愛、互助合作、民風淳樸、穩定和諧的良好村鎮氛圍。

《規劃》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全省工作大局出發, 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 搞好普查建檔, 強化協調整合, 確保建設品質, 擴大宣傳影響, 強化監督檢查, 共同做相關工作。 省民委要統籌做好協調溝通工作,

省直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規劃》相關任務共同推進規劃實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