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集中返校改論文或是臨時抱佛腳

作者:楊三喜

近日, 社交網路上流傳一份通知, 內容為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要求“已離校同學必須返校集中撰寫畢業論文”, 原因是“幾乎所有同學論文查重未達標準, 論文品質比較粗糙”。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副主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證實了通知的真實性, 並表示學校和學院都非常重視教學品質, 論文是很重要的一項。

據瞭解,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是一所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學, 以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為主, 同時舉辦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 該校學生以應用型專業為主, 在外實習情況比較普遍,

考慮到這種情況, 一般學校對學生畢業論文的要求不會很嚴。 而這次之所以要求嚴格, 真正的原因恐怕是通知開宗明義所言“今年我校面臨教育部教學合格評估, 論文品質對評估影響重大”。 因為評估或上級檢查而格外重視論文品質, 其實在高校間很常見。

大學生畢業論文品質堪憂, 與學生不重視有關。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 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畢業論文, 有的甚至只用了不到10天。 另一方面, 考慮就業率、升學率等因素, 高校也不會在論文上有過高的要求, 對論文品質一再放水。 而出現“幾乎所有同學論文查重未達標準, 論文品質比較粗糙”現象, 也暴露出該校平時教學的問題, 比如學術訓練不足、學術規範要求不嚴、論文寫作過程中指導不到位等。

東拼西湊、大面積抄襲、代筆、造假等問題層出不窮, 大學生畢業論文儼然成為了雞肋般的存在。 因為畢業論文的品質問題, 有觀點認為, 應該取消本科生畢業論文。 理由是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學, 本科生通常不需要撰寫論文, 只需要通過規定的課程學分即可畢業, 甚至一些課程型研究生, 由於是應用人才, 也不需要撰寫論文。

但中國的情況與歐美等國的情況有所不同, 中國的高等教育是“嚴進寬出”, 而美國等歐美國家則是“寬進嚴出”。 中國的學生從高考的重壓下釋放出來進入大學之後, 面對的是教育管理松、學習要求低、淘汰率低的寬鬆環境。 學分好拿,

考試容易過, “60分萬歲”的學習態度在大學生群體中很常見。 而歐美等國高校平時管理嚴格、淘汰率高, 德國高校的淘汰率甚至高達30%。 美國的大學注重學術論文, 每門課一個學期一般要寫3—4篇論文, 且很難蒙混過關, 凡是抄襲, 一經發現, 輕則警告, 重則開除。 在這種情況下, 當然也就不必拘泥於畢業論文這一形式。

當下, 我國高校以畢業論文作為畢業考核的主要形式, 考查學生專業知識、思維和方法, 雖然也存有缺點, 但畢竟還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取代它的地位和作用。 更何況, 論文寫作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學術鍛煉方式。 對大學生來說, 就算不以學術研究為取向, 仍然應當接受一些必要的、基本的學術訓練, 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拋開大學生應不應該寫畢業論文不談, 在現在的制度安排下, 既然學校的培養計畫要求學生寫畢業論文, 學校也有責任監督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畢業論文。

即便是為了應對本科合格評估, 也不能否定要求學生集中返校改論文的意義。 不管是從保障學生培養品質, 還是從學術規範的角度來說, 都很有必要。

當然, 更重要的還是平時對課程教學品質的把控。 加強對學生的學術訓練, 讓學生養成嚴謹的學術態度, 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而不是等到臨近畢業, 上演集中返校改論文的鬧劇, 才是正道。 (楊三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