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三分之二大堡礁珊瑚再陷白化危機

水溫接近31攝氏度時, 澳大利亞大堡礁中的珊瑚蟲就會驅逐與其共生的藻類, 從而白化。 雖然赫倫島等區域的珊瑚已經恢復,

但在另外約30公里長的區域, 珊瑚蟲已經死掉。 攝影:GARY BELL,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撰文:Craig Welch

位於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地球上最大的活體結構, 約為法國面積的一半, 生活著1,500種魚類。 然而在未來的12個月內, 大堡礁將面臨溫暖海水的第二次攻擊。 眼下, 拯救它們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據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設在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珊瑚礁專案組稱, 大堡礁正再一次經受著白化危機, 而此類災害竟連年襲擾大堡礁的這種狀況此前從未發生過。 上周日, 科學家們公佈了近期對大堡礁進行航拍調查的結果。

去年, 大規模的厄爾尼諾現象助長了白化發生, 但今年則沒有發生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 是太平洋熱帶海域週期性變暖的現象。 )

夏威夷大學Kewalo海洋實驗室主任、珊瑚礁專家Robert Richmond稱:“這些資料讓我們很受打擊。

這幾次大規模的白化事件變得越來越嚴重, 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而且間隔時間也越來越短。 毫無疑問, 這都與氣候變化密不可分。 ”

拯救珊瑚礁

與珊瑚共生的藻類會因海中污染物、光照過足和海水異常高溫等原因從珊瑚組織上脫離, 從而會使珊瑚變白, 即為白化。 但這一過程並不一定能馬上殺死珊瑚。 如果條件得到改善, 比如海水溫度降低, 藻類就會再度返回到珊瑚身上, 而珊瑚也會因此逐漸恢復。

但是珊瑚在失去了藻類這個主要食物來源後會變得虛弱, 更加容易感染病害。 如果無法儘快改善環境, 它們就會死掉。

據詹姆斯庫克大學珊瑚礁專案組的負責人Terry Hughes表示,

眼下澳大利亞附近的白化現象發生的頻率很高且很極端, 那些珊瑚恢復的概率幾乎為零, 這才是問題所在。 而這也將根本性的改變大堡礁的構造。

Hughes在電子郵件中寫道:“即便是生長最快的珊瑚品種, 也需要十年或更久的時間才能有可觀的恢復, 生長稍慢的品種就需要更久的時間了。 鑒於大堡礁在20年內已經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白化事件(1998年、2002年、2016年和2017年), 我們已經看到, 珊瑚在快速減少, 品種輪換也愈來愈慢。 ”

然而去年發生的白化事件還並非最糟糕的一次。 大堡礁的北部遭襲, 澳大利亞凱恩斯港以北800公里長的區域內, 幾塊區域內的珊瑚死亡率平均約為67%。 這一切發生的時間還不到一年。 相比之下, 科學家們在幾年前發現,

另外一片區域的珊瑚用了25年多才死掉一半多。

今年, Terry Hughes和同事James Kerry進行了一系列航空調查, 截至南半球夏季結束、水溫及白化達到峰值之前, 共飛行大約8,000公里。 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們和其他科學家十分憂心。 到目前為止, 今年的白化事件已經襲擊了去年白化事件中得以倖免的區域中心, 導致已有的破壞區域又延伸了600多公里。

Richmond說:“珊瑚是有復原力的生物。 一有機會它們就會恢復。 可是它們現在沒有這樣的機會, 問題越來越嚴重。 ”

全球性問題

如今, 已不止澳大利亞存在這個問題, 全世界的珊瑚都面臨著“末日審判”, 對幾億人造成了威脅。 珊瑚為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魚類提供棲息地, 至少5億多的人僅依靠海洋生物來獲取營養蛋白。

不僅如此, 珊瑚礁還對海岸線起到保護作用, 能夠降低風暴潮給沿海區域帶來的破壞。

2016年和201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年。 隨著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促使海洋溫度升高,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珊瑚白化現象的單一誘因。 自從工業革命肇始, 平均氣溫只升高了1攝氏度。

氣候學科學家稱, 即使全世界都以閃電般的速度展開氣候變暖的對抗活動, 但是要想升溫低於2攝氏度(2015年12月, 195個國家及歐盟在巴黎簽署的氣候協定)相當困難。 即便如此, 仍有許多科學家擔心, 全世界的珊瑚也活不過這2度以內的升溫。

Richmond稱, 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起來, 其實已經非常顯而易見:全球都需要迅速開始減少溫室氣體, 消除對珊瑚造成的小規模威脅, 比如過度捕撈和沉降。這樣可以提高現存珊瑚的耐性和復原力。

但是,究竟全球各國能下多大的決心進行這些活動,目前尚未可知。

去年夏天,2,000多名珊瑚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在夏威夷開會,這期間研究人員向澳大利亞(主要珊瑚出口國)總理遞送了聯名信,請求他加大對抗二氧化碳排放的力度。但是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卻又開始放鬆前任總統對火電廠排放量的管控。

Richmond在提到珊瑚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時表示:“我們可不是一幫極端派。對珊瑚有益的東西,對人類也有益。多數國家都懂這個道理。”

Hughes在其上個月的論文中呼籲,應立馬採取行動阻止對全球珊瑚的破壞,雖然當前的問題十分嚴重,但為時未晚。

他說:“如果我們現在就行動,我們還能救下珊瑚礁。越早行動越好。”

美國政府的科學家們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觀點,也於最近發出了警告:厄爾尼諾有相當高的概率將在2017年底之前捲土重來,這也將導致海水溫度進一步升高。

(譯者:Mikegao)

比如過度捕撈和沉降。這樣可以提高現存珊瑚的耐性和復原力。

但是,究竟全球各國能下多大的決心進行這些活動,目前尚未可知。

去年夏天,2,000多名珊瑚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在夏威夷開會,這期間研究人員向澳大利亞(主要珊瑚出口國)總理遞送了聯名信,請求他加大對抗二氧化碳排放的力度。但是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卻又開始放鬆前任總統對火電廠排放量的管控。

Richmond在提到珊瑚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時表示:“我們可不是一幫極端派。對珊瑚有益的東西,對人類也有益。多數國家都懂這個道理。”

Hughes在其上個月的論文中呼籲,應立馬採取行動阻止對全球珊瑚的破壞,雖然當前的問題十分嚴重,但為時未晚。

他說:“如果我們現在就行動,我們還能救下珊瑚礁。越早行動越好。”

美國政府的科學家們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觀點,也於最近發出了警告:厄爾尼諾有相當高的概率將在2017年底之前捲土重來,這也將導致海水溫度進一步升高。

(譯者:Mikega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