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包明玉:讓愛打開孩子的心扉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Autism)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 表現為受損的社會交往、語言和非語言溝通以及有限的興趣和重複的行為。
孩子診斷為自閉症,
會令父母及家人十分揪心, 但是更多的自閉症兒童家長在生活的艱辛中勇於承擔責任和愛心, 在撫育和幫助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孤獨症兒童的康復教育在被確診後顯得尤為重要。
在內蒙古, 有一家特殊的機構在從事著孤獨症兒童訓練。 包明玉從單純熱愛教育事業轉變為執著深耕教育事業。
呼和浩特市快樂星孤獨症兒童訓練中心剛成立之初, 當時自閉症教育行業發展剛剛起步。
當時在行業領域沒有一家成功的模式或經驗可以借鑒, 所以機構發展經歷了一場破繭成蝶的成長歷程, 最終成為全區殘疾兒童示範機構。
包明玉坦言雖然這個行業很費心、很累人、很艱辛, 但是由於孩子們的進步、家長的認可以及相關部門的肯定,
取得了一些成績。
家人及朋友從不支持到理解, 到現在全力支持, 經過了一段磨合的過程。
自閉症孩子絕大多數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有的甚至喪失語言能力。
他們面臨的共同困難就是如何學會說話, 利用孩子吃飯、睡覺以外的所有時間教他說話, 而且要持之以恆。
​對於這類孩子的康復訓練需要極大地耐心和愛心。
就拿語言訓練來說, 需要循序漸進的耐心。
語言訓練要按分階段進行, 比如前期準備階段教孩子模仿成人的口部動作, 像張大口、閉嘴、打哇哇、伸收舌、彈響舌、舔舌、模仿發聲等等, 以鍛煉口、舌、唇、齒的靈活性。 讓孩子聽指令做事, 如拍拍手表示高興、拉把手表示友好。
這些都要一點點的教給這些孩子們。
隨著全社會開始重視這一龐大的自閉症群體。 出臺了優惠扶持政策, 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助推了機構的良性發展。
包明玉把為自治區自閉症教育行業貢獻力量, 作為自己未來的追求。
包明玉最大的願望就是自閉症兒童的康復教育服務可以提升自閉症兒童的自理能力、語言溝通能力,
認知理解能力, 使他們能夠達到基本生活自理, 最終能夠生活自立, 融入主流社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