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張圖告訴你互聯網公司裡各個部門因業務的恩怨

首先說一下我本人的真人真事,

以前寒暑假給人兼職給人寫flash as3.0 代碼寫好了很多才發現與需求相差甚遠, 那種心情, 就跟你建大樓建的差不多了,

然後告訴你要改。 這是第一重打擊。

然後發現, 改, 只能推倒重來, 把大樓炸掉再重新建一個。 第二重打擊。

當場淚奔。

試想, 不只程式設計這樣, 我們拿英語來說吧從初中開始學英語, 初中三年, 高中三年, 大學四年, 十年下來, 有幾個人能面對外國人說一口標準的英語?程式設計語言也一樣, 有些程式師大學沒好好研究程式設計, 或者根本不是電腦系, 上過幾天培訓班, 知道程式設計是怎麼一回事, 會寫if/else/for, 就業所迫, 就開始商業程式設計了。 寫程式必然是指哪打哪, 別的情況我不管。 這樣的程式, 脆弱的不敢碰, 一有改動就是要性命啊。 我就是計科出身, 又參加培訓, 我在這個話題有發言權。

最後一方面是, 國內軟體發展,

開發流程不完善。 有活就趕緊埋頭幹, 幹了不對再說。 最終需求理解不到位, 專案週期比火車還長, 項目成本居高不下

最後, 把鍋分一下, 不能總讓產品背鍋, 為什麼我們開發老覺得是產品在改需求?因為需求必須經過產品到達開發, 他們是唯一介面人。 實際上產品是最不願意改需求的。 最喜歡改需求的是需求方, 特別是有權力的需求方。 更嚴重的問題是他們不懂行還喜歡指手畫腳, 很多他們以為很輕鬆的改動實際上是會要了我們親命的存在。

這就好比我給你炒菜,

我炒完了你說你要再加一樣原料,

我重新炒完你又說這個做法不對,

重炒之後你又突然說你不吃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