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藏海拔那麼高,把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到新疆治沙是否可行?

最近網上有很多人建議把西藏雅魯藏布江的水源引向新疆, 使新疆乾旱的沙漠地區變成肥沃的塞外江南, 從理論上說西藏處於青藏高原, 位於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 新疆大部分處於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位於中國地形的第二階梯, 水從西藏調往新疆基本可行, 但是調水要考慮很多因素, 不是簡單的挖溝引水那麼簡單。

網上網友對從西藏調水有很多見解, 我們一起看看大家怎麼看待這個事。

Sybud:

藏水入疆起源于李伶寫的《西藏之水救中國》後來由郭開提出大西線引水工程共分3期計畫年引水2006億立方,

每年引入黃河500億立方水, 16年後黃河懸河變潮河永不斷流這就是雅黃工程, 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朔瑪灘引水到天津是朔天運河工程, 國家讓郭開九幾年帶過環境、地質、基建等專家入藏實地勘察初步制定了在何處建壩截水、在何處建引水渠線路, 每個壩每個渠也做了初步預算, 我在網上看過郭開講解工程的視頻, 個人感覺太理想化!這麼大型工程現場勘察資料是天量!比如引水管道要建多大直徑?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地震對工程的影響?藏北引水線路還要修改?這些都需要國內超級電腦推演出結果, 現在新疆倆大盆地還有好多資源沒開發, 水引過來就無法開發, 比如羅布泊現在開發的鉀鹽, 我國糧食還沒到向沙漠要耕地的時候,
所以這麼大工程國家現階段不會考慮建, 先把我國四大沙地治理了才實際點!

平行技術1:

山產生水的原理形象比喻是這樣的, 你從冰箱裡拿出一件東西, 由於它的溫度比空氣低, 這個東西上就會凝結水珠, 多了就滴下來。

晚上木有太陽, 喜馬拉雅山溫度降低哪怕一度, 早上太陽出來, 空氣溫度上升比山體和草木快, 這時, 山體溫度還沒上來, 形成的溫差在山體, 草叢, 樹木上凝結水珠, 再聚集成涓涓細水, 小溪, 河流。 當然, 喜馬拉雅距離印度洋最近距離600公里, 空氣中的含水量不是問題。 所以, 雅魯藏布江的水是用不完的。 可惜它在西藏林芝地區來了個大拐彎, 流向印度, 變成恒河。 西藏之水送到新疆當然好。 但是, 新疆變成綠洲, 土地肥沃, 塞外江南是好事嗎?您好好想想。 。 。

脈脈不吭聲:

準確的說青藏高原高, 但是雅魯藏布江峽谷並不高!雅魯藏布江的水量主要在中下游開始大增, 上游高海拔地區水量並不大!拉薩機場段海拔在3200米左右,

但是青藏高原西部進疆海拔達到5000米左右, 得建泵站提水近2000米高!而且拉薩段水量小, 墨脫縣段水量最大, 但是河面海拔才700米左右, 把水提高4000米長達幾千公里, 到達新疆比油都貴!不論臧江入疆還是渤海入疆都是磚家叫獸在扯蛋, 他們不傻, 也知道不現實, 他們僅僅是為了嘩眾取寵刷存在感, 就像二流明星故意整出緋聞出名!

陳石77385370:

引青藏之水(當然包括雅魯藏布江)灌溉開發新疆(還包括青海的柴達木盆地), 已討論了20年, 出臺了10套方案。 慎重是必要的, 實施確是必須的。 (一), 我國人多耕地少“吃飯問題”根本出路惟此一途。 (二)環境影響及施工難度不是絕對障礙, 是可以找到科學可靠的解決辦法的。 (三)國際影響, 雅江下游是印度東北和孟加拉。

該處降雨豐沛, 患澇不患旱。 雅江改道對他們利多弊少。 現在還沒有《國際水法》, 他國無“法”干預。 下游人民是我們的鄰居, 可以協商遇澇減排, 遇旱補水的互利安排。 (四)經濟上, 我國目前有此國力, 還可緩解當前建材產能相對過剩的壓力。 還可考慮民間資金補充, 如發行股票或債券, 甚至預售造地。 (五)藏(青)水入疆落差大, 發電能量極大, 造地更是造財富, 投入產出收益比很大, 可以內生滾動式開發, 整體收益巨大。

實明印證:

自從建好了三峽大壩,中國人就開始天馬行空,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去嘗試。想多了,考慮成熟了,中國人就開始行動了。這些年,西藏的天路,藏川空中大橋,貴州二橫二縱四聯線高速公路網聯線,雲貴高原中部北盤江大峽谷上的第一大橋,北盤江大橋相續完工通車。父親輩們曾經想過的而又沒有能力完成的願望得以實現。很小的時候,家裡面曾經有人參與過南寧至百色、昆明公路線探測。據說,這條公路線探測工作從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初,持續十幾年最終放棄,主要是地勢險要,山區地勢複雜。但,由於有了父輩們的前期工作投入,這條讓革命老區人民盼望已久的公路最終於兩千零八年完工通車。當電視臺報導這條新聞的時候,這個當年曾經參與探測的七十多歲的老人在電視機前喜極而泣。

今天,我們暢談渤海的海水開發到新疆,我們夢幻著打開西藏高原雪山山口,我們天真的幻想著雅魯藏布江的江水流入新疆。挺好的!也許有一天這夢會變成現實,也許,我們,還有後面的一兩代人都難有機會看到,可我們把夢留下了。

滏水漁家:

引雅魯藏布江水北下新疆或曰難度太大而不可行,但落差兩千米,水往下流是有其必然性,我們看一下長江、黃河都是必然流過來的,看看豬走腦洞大開,雅魯藏布江水可以現代技術人工引導事半功倍,再想想,我們南邊那個惡鄰居天天找事,咬牙思報1962年之仇,你想了他卻沒完,炸彈是殺敵的,用不完再銷毀還要花錢,水也殺敵,關雲長水淹七軍,築大壩引水入疆一勞永利,戰時殺敵,平時水沃新疆,正所謂功莫大焉!

江湖穿爛布:

看一下地圖。

首先,整個新疆,圍繞著塔里木盆地,有十餘條河流注入塔克拉瑪幹沙漠。但是都在進入沙漠不遠後就成為季節性河流。這些河流的流量總和已經不小了。但是之所以無法改善塔里木盆地的生態,是因為盆地的蒸發量太大。所以,即使是費盡心血把整條雅魯藏布江引入塔里木盆地,效果如何依然難說。

其次,不管地質因素,最接近新疆的雅魯藏布江區域水量極小,過了雅魯藏布大峽谷靠近國境線到了境外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地方,水量才可以利用。這裡到塔里木盆地的邊緣,直線距離約為兩個上海到廣州的路程。而且是高海拔地區。施工難度已經不是目前地球人可以解決的了。

第三,即使引水入疆的工程完工,因為地殼運動,連進藏的公路都經常會被破壞,一根很長很脆弱的涵洞,基本上不用考慮能完好地使用3年以上。一旦有缺口,水就不知道會流到哪裡去了。這種情況下,遭淹的地方都無法預測。

所以,引水入疆還不如引水汽入疆。從洞朗地區開槽,在木孜塔格山附近匯入車爾臣河上游支流,割斷青藏高原和昆侖山,讓在孟加拉引發洪澇災害的大量水汽直接進入新疆的好。不過,這個工程量更恐怖。而且不知道是否會有人拿“龍脈”問題說事兒。

總之,設想很美好,但是感覺不是很可行。

以上都是網友的各家之言,有人贊成的,也有人覺得是天方夜譚不可行,你有什麼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實明印證:

自從建好了三峽大壩,中國人就開始天馬行空,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去嘗試。想多了,考慮成熟了,中國人就開始行動了。這些年,西藏的天路,藏川空中大橋,貴州二橫二縱四聯線高速公路網聯線,雲貴高原中部北盤江大峽谷上的第一大橋,北盤江大橋相續完工通車。父親輩們曾經想過的而又沒有能力完成的願望得以實現。很小的時候,家裡面曾經有人參與過南寧至百色、昆明公路線探測。據說,這條公路線探測工作從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初,持續十幾年最終放棄,主要是地勢險要,山區地勢複雜。但,由於有了父輩們的前期工作投入,這條讓革命老區人民盼望已久的公路最終於兩千零八年完工通車。當電視臺報導這條新聞的時候,這個當年曾經參與探測的七十多歲的老人在電視機前喜極而泣。

今天,我們暢談渤海的海水開發到新疆,我們夢幻著打開西藏高原雪山山口,我們天真的幻想著雅魯藏布江的江水流入新疆。挺好的!也許有一天這夢會變成現實,也許,我們,還有後面的一兩代人都難有機會看到,可我們把夢留下了。

滏水漁家:

引雅魯藏布江水北下新疆或曰難度太大而不可行,但落差兩千米,水往下流是有其必然性,我們看一下長江、黃河都是必然流過來的,看看豬走腦洞大開,雅魯藏布江水可以現代技術人工引導事半功倍,再想想,我們南邊那個惡鄰居天天找事,咬牙思報1962年之仇,你想了他卻沒完,炸彈是殺敵的,用不完再銷毀還要花錢,水也殺敵,關雲長水淹七軍,築大壩引水入疆一勞永利,戰時殺敵,平時水沃新疆,正所謂功莫大焉!

江湖穿爛布:

看一下地圖。

首先,整個新疆,圍繞著塔里木盆地,有十餘條河流注入塔克拉瑪幹沙漠。但是都在進入沙漠不遠後就成為季節性河流。這些河流的流量總和已經不小了。但是之所以無法改善塔里木盆地的生態,是因為盆地的蒸發量太大。所以,即使是費盡心血把整條雅魯藏布江引入塔里木盆地,效果如何依然難說。

其次,不管地質因素,最接近新疆的雅魯藏布江區域水量極小,過了雅魯藏布大峽谷靠近國境線到了境外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地方,水量才可以利用。這裡到塔里木盆地的邊緣,直線距離約為兩個上海到廣州的路程。而且是高海拔地區。施工難度已經不是目前地球人可以解決的了。

第三,即使引水入疆的工程完工,因為地殼運動,連進藏的公路都經常會被破壞,一根很長很脆弱的涵洞,基本上不用考慮能完好地使用3年以上。一旦有缺口,水就不知道會流到哪裡去了。這種情況下,遭淹的地方都無法預測。

所以,引水入疆還不如引水汽入疆。從洞朗地區開槽,在木孜塔格山附近匯入車爾臣河上游支流,割斷青藏高原和昆侖山,讓在孟加拉引發洪澇災害的大量水汽直接進入新疆的好。不過,這個工程量更恐怖。而且不知道是否會有人拿“龍脈”問題說事兒。

總之,設想很美好,但是感覺不是很可行。

以上都是網友的各家之言,有人贊成的,也有人覺得是天方夜譚不可行,你有什麼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