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最節儉億萬富豪和最懂人性的設計師,他的作品已征服幾代人!

瑞典當地時間27號去世的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常說:“要記住, 我們才剛開始, 大多數的事情都還需要去實現, 未來是如此美好。

”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 也將被深深懷念。

他一手打造出最火的宜家產品

1、最實用的書架

2、最受顧客喜愛的沙發

宜家在1980年代就推出了 KLIPPAN 克利帕沙發, 如今這一系列產品仍然是顧客的最愛。 這款產品非常舒適, 適合放在任何地方。

3、最受顧客喜歡的躺椅

波昂扶手椅也有四十年的歷史了, 它的簡潔設計風格這麼多年一直深受顧客喜愛, 而且各個年齡段的人對這款產品都很青睞。 當年坎普拉德也經常坐著這個椅子思考問題。 這款椅子已經風靡了40 多年, 每年最多時能賣出150萬把。

4、最受歡迎的床

風格百搭結實耐用的床, 奈斯頓床是採用結實耐用的鋼質結構與網格圖案的床頭結合, 打造出輕盈的效果, 設計簡潔, 風格近乎百搭, 可以與各種傢俱搭配出效果, 這款床也是經久不衰的產品。

5、最耐用的衣櫃——帕克斯PAX

派克思衣櫃不僅外觀精美, 而且內部設計巧妙。 同系列元件保證可搭配使用多年。 小到一雙襪子, 大到被褥毯子都收納得整整齊齊。

6、經久耐用的多人沙發

愛克托沙發,雙人,三人,轉角有多種選擇搭配,可以拆洗,也可以為小居室提供舒適的座椅,推出這麼多年至今深受喜愛。

7、最舒心的落地燈

勒斯達落地燈有著可彎曲的燈臂,可以調整任意的照射方向,產生適合閱讀的直射燈光。這款燈從設計之初就很受顧客歡迎。

8、最方便的收納神器

據說,全世界很多家庭都在用拉斯克推車,它可隨心推到任何你需要的地方。用它作為額外儲物空間,安放你所有的廚用器具、書桌配件或手套、鑰匙和手機。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人生及商業軌跡

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故鄉——阿根納瑞德(Agunnaryd)

英格瓦·坎普拉德從最開始的一無所有到最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它的故事是從瑞典的一個小農場阿根納瑞德(Agunnaryd)開始的。他六歲時開始販賣火柴,開啟了自己的“經商”之旅。

少年時和妹妹合影,左圖為坎普拉德,地點:阿姆斯特丹

他創業的時候第一間IKEA郵寄收發室。

1943年,他17歲的時候,父親看他學業不錯獎勵了他一筆錢,他拿著這筆錢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這就是後來的宜家(IKEA)。那時候宜家就是一個郵購公司,賣一些低價的鉛筆,尼龍襪,相架等等。總之,市場上流行什麼東西,他就賣什麼東西。

Kamprad 和 IKEA 的第一位店經理 Hans Ax

1948年的一天,他看到一個做傢俱的人發的廣告,對他來說做傢俱可是大買賣了,他住的小鎮附近有很多的家居商,也許,自己也可以試試這個大生意。而這個嘗試對他來說賺到重要的第一桶金和經驗。

宜家的第一位設計師隆德格蘭是一位年輕的製圖員,他經常和老闆坎普拉德跑傢俱生產廠家,然後兩人一起商量提出改進建議。坎普拉德對價格有著嚴苛的把控。

他有一句在設計行業頗為出名的話,“對於設計師來說設計出一把成本在100美元的桌子並不困難,但是很少有人可以設計出成本50美元又好看實用的桌子。”

我們“雷布斯”做3C產品的理念也是跟這個思路一致的。

1960年坎普拉德在傢俱測試實驗室

1961年,宜家以低價行銷方式給瑞典的同行們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他們開始聯手抵制宜家。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宜家開始了全球採購的步伐。

1965年,宜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外的昆根斯庫瓦商店開業,宜家的重要理念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步確立起來:大型的商場、遠離城市中心、免費的停車場、餐飲等等。

1972年瑞典哥德堡宜家商場開業前工作檢查

退居二線的坎普拉德對宜家的產品開發設計擁有一票否決權。

1998 年坎普拉德年滿60歲,退出了 IKEA 日常經營的工作崗位改任公司顧問,但他始終活躍在工作第一線,經常坐經濟艙出行,在全球各地的門店考察。

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於2008年在瑞典哥德堡出席了宜家50周年慶。

2016年 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宜家博物館開業典禮上

宜家在工廠進行直接設計、與供應商共盈合作、創新了巧妙靈活的分撥方式、縮小了包裝尺寸、在生產運輸的每個環節極盡細緻入微。這個創新的商業模式讓宜家成為世界上領先的家居品牌。

據媒體統計,坎普拉德的財富達587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關於他的“摳門”段子有很多,他出行一般不住五星級酒店,飛機選擇經濟艙,此外,他還開著一輛富豪240,直到汽車老的不工作才甘休,他買東西總是在耶誕節過後的折扣季……

坎普拉德的一生可以說是奉獻給了宜家,用全部的愛來經營宜家。坎普拉德對於宜家的設計風格曾說過,我們的家居不能和別人的一樣,我們要有自己的風格,一個自己的品牌。

在宜家工作了20年的約翰•斯特內博曾經寫過:“哪些因素對宜家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就是英瓦爾。他是一位天才,創造了宜家的大部分產品。”我們在緬懷坎普拉德的時候,也對這位天才做一次溫暖的回顧。

創業時期,在設計BANG系列杯子時,坎普拉德讓設計師把紅色的方案去掉,因為紅色顏料的當時成本太高。這款杯子最終保留了白、藍、綠、黃四個顏色。為了可以節約空間與成本在賣場貨架上擺放更多的杯子,他還要求設計師反復修改杯子的高度與手把角度。

1953年,宜家第一張可以自己組裝的桌子出現在《家居指南》上。

到1956年,宜家傢俱模組化設計的概念也差不多成型。自行拼裝的方式不盡讓傢俱價格趨於合理,也可以避免其他麻煩。

宜家的家居簡約,實用,代表了一種自然,舒適的生活方式

簡約的北歐風也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喜愛。

坎普拉德在他的著作《一位傢俱經銷商的自白》

寫過“簡單是一種美德”。

他也曾經出現在上海的賣場,觀察著每個去宜家的客人的感受

也留意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

只是,這個老頭永遠也不會來了!

愛克托沙發,雙人,三人,轉角有多種選擇搭配,可以拆洗,也可以為小居室提供舒適的座椅,推出這麼多年至今深受喜愛。

7、最舒心的落地燈

勒斯達落地燈有著可彎曲的燈臂,可以調整任意的照射方向,產生適合閱讀的直射燈光。這款燈從設計之初就很受顧客歡迎。

8、最方便的收納神器

據說,全世界很多家庭都在用拉斯克推車,它可隨心推到任何你需要的地方。用它作為額外儲物空間,安放你所有的廚用器具、書桌配件或手套、鑰匙和手機。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人生及商業軌跡

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故鄉——阿根納瑞德(Agunnaryd)

英格瓦·坎普拉德從最開始的一無所有到最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它的故事是從瑞典的一個小農場阿根納瑞德(Agunnaryd)開始的。他六歲時開始販賣火柴,開啟了自己的“經商”之旅。

少年時和妹妹合影,左圖為坎普拉德,地點:阿姆斯特丹

他創業的時候第一間IKEA郵寄收發室。

1943年,他17歲的時候,父親看他學業不錯獎勵了他一筆錢,他拿著這筆錢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這就是後來的宜家(IKEA)。那時候宜家就是一個郵購公司,賣一些低價的鉛筆,尼龍襪,相架等等。總之,市場上流行什麼東西,他就賣什麼東西。

Kamprad 和 IKEA 的第一位店經理 Hans Ax

1948年的一天,他看到一個做傢俱的人發的廣告,對他來說做傢俱可是大買賣了,他住的小鎮附近有很多的家居商,也許,自己也可以試試這個大生意。而這個嘗試對他來說賺到重要的第一桶金和經驗。

宜家的第一位設計師隆德格蘭是一位年輕的製圖員,他經常和老闆坎普拉德跑傢俱生產廠家,然後兩人一起商量提出改進建議。坎普拉德對價格有著嚴苛的把控。

他有一句在設計行業頗為出名的話,“對於設計師來說設計出一把成本在100美元的桌子並不困難,但是很少有人可以設計出成本50美元又好看實用的桌子。”

我們“雷布斯”做3C產品的理念也是跟這個思路一致的。

1960年坎普拉德在傢俱測試實驗室

1961年,宜家以低價行銷方式給瑞典的同行們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他們開始聯手抵制宜家。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宜家開始了全球採購的步伐。

1965年,宜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外的昆根斯庫瓦商店開業,宜家的重要理念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步確立起來:大型的商場、遠離城市中心、免費的停車場、餐飲等等。

1972年瑞典哥德堡宜家商場開業前工作檢查

退居二線的坎普拉德對宜家的產品開發設計擁有一票否決權。

1998 年坎普拉德年滿60歲,退出了 IKEA 日常經營的工作崗位改任公司顧問,但他始終活躍在工作第一線,經常坐經濟艙出行,在全球各地的門店考察。

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於2008年在瑞典哥德堡出席了宜家50周年慶。

2016年 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宜家博物館開業典禮上

宜家在工廠進行直接設計、與供應商共盈合作、創新了巧妙靈活的分撥方式、縮小了包裝尺寸、在生產運輸的每個環節極盡細緻入微。這個創新的商業模式讓宜家成為世界上領先的家居品牌。

據媒體統計,坎普拉德的財富達587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關於他的“摳門”段子有很多,他出行一般不住五星級酒店,飛機選擇經濟艙,此外,他還開著一輛富豪240,直到汽車老的不工作才甘休,他買東西總是在耶誕節過後的折扣季……

坎普拉德的一生可以說是奉獻給了宜家,用全部的愛來經營宜家。坎普拉德對於宜家的設計風格曾說過,我們的家居不能和別人的一樣,我們要有自己的風格,一個自己的品牌。

在宜家工作了20年的約翰•斯特內博曾經寫過:“哪些因素對宜家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就是英瓦爾。他是一位天才,創造了宜家的大部分產品。”我們在緬懷坎普拉德的時候,也對這位天才做一次溫暖的回顧。

創業時期,在設計BANG系列杯子時,坎普拉德讓設計師把紅色的方案去掉,因為紅色顏料的當時成本太高。這款杯子最終保留了白、藍、綠、黃四個顏色。為了可以節約空間與成本在賣場貨架上擺放更多的杯子,他還要求設計師反復修改杯子的高度與手把角度。

1953年,宜家第一張可以自己組裝的桌子出現在《家居指南》上。

到1956年,宜家傢俱模組化設計的概念也差不多成型。自行拼裝的方式不盡讓傢俱價格趨於合理,也可以避免其他麻煩。

宜家的家居簡約,實用,代表了一種自然,舒適的生活方式

簡約的北歐風也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喜愛。

坎普拉德在他的著作《一位傢俱經銷商的自白》

寫過“簡單是一種美德”。

他也曾經出現在上海的賣場,觀察著每個去宜家的客人的感受

也留意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

只是,這個老頭永遠也不會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