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切隨緣丨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

佛理講求的是“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一切隨緣才能保持心態的平和;順其自然, 才能把握機緣, 促使一切水到渠成。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一樣,

用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來面對, 才發現其實事情往往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

三伏天裡, 禪院的草地已經是一片枯黃。 “快撒點草籽吧!好難看啊。 ”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 ”師父揮揮手, “隨時!”中秋的時候, 師父買了一包草籽, 叫小和尚播種。 秋風起, 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風吹飛了。 ”小和尚喊道。 “沒關係, 吹走的多半是空的, 即使撒下去也發不了芽。 ”師父說, “隨性!”種子撒完, 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兒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 吃不完!”師父說, :“隨遇!’”半夜下了一陣驟雨, 小和尚一大早就沖進禪房:“師父!這下全完了!好草籽被雨水沖走了!”“沖到哪裡, 就在哪裡發芽!”師父說, “隨緣!”

轉眼一個星期過去。 原來光禿禿的地面, 居然長出了許多嫩綠的草苗。 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 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拍起手來。 師父點點頭:“隨喜!”

隨不是跟隨, 而是順其自然, 不怨怒, 不躁進, 不過度, 不強求;隨不是隨便, 是把握機遇, 不悲觀, 不刻板, 不慌亂,

不忘形。

是的, 順其自然並不是消極地去等待, 順其自然是聽從命運的安排, 更確切地說, 順其自然是尋求生命的平衡。

白石老人有一把飄然若仙的美髯, 睡覺色時一向是順其自然的:或安於被內, 或露於被外, 悉聽尊便。 但某一天, 一個友人突然問他:“將長髯放在哪裡睡覺更舒服?”白石老人開始琢磨長髯擺放的最佳位置。

這一琢磨, 竟覺得無論放哪兒都不再舒適。 結果, 一向睡眠挺好的白石老人, 竟被那美髯的位置折騰得徹夜不眠。

順其自然不僅僅是一種境界, 更是一種智慧, 刻意雕琢則反而是意味著一種累。 蜈蚣一向爬得挺好看的, 可是有一天, 一位美學家建議說:“為了爬得更好看, 當您向前邁出左側第十二條腿時, 一定要注意右側第十六條腿是怎樣配合的。 ”蜈蚣居然採納了這建議, 並且開始注意這一“美學原則”, 可是, 這麼一注意, 這“百足之蟲”。 竟再也爬不好路了。

“命裡有時, 終須有;命裡無時, 莫強求。 ”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時能有某種體驗就足夠了。 不完美的才是真實的。 正如徐志摩所說:“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這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生活態度——順其自然, 不屬於你的, 大概永遠也不會屬於你, 譬如天上的月亮。

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東西最好順其自然, 如果它微笑著翩然而至, 它將永遠屬於你;如果它無意降臨, 你又何必像放風箏似的,死死吊住它不放?

如果你也喜歡,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佛來運轉!

你又何必像放風箏似的,死死吊住它不放?

如果你也喜歡,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佛來運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