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遊戲產值第一大省,看廣東如何玩好遊戲

有麝自然香, 何必當風立。 引進來、走出去, 不過是深圳、廣州、廣東遊戲產業的一個側影。 近日發佈的2017廣東省遊戲產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 中國2017年的遊戲收入規模達到近325億美元(不含遊戲遊藝機), 同比增長19.9%, 連續三年成為全球遊戲收入第一大國。 2017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已經達到8.14億, 其中71%是遊戲玩家, 約有5.74億人, 人均年度遊戲消費約人民幣951元。 而廣東省遊戲產業總產值1670.5億元同比增長24.2%, 占全國約75.6%份額。

廣東已成為遊戲大省, 遊戲產業收入連續數年領跑全國, 擁有網游、手游、頁遊、遊戲機、遊藝機等領域的龍頭企業, 省內遊戲企業經營主體更超過1500家。 廣東省“十三五”規劃把“文化創意”定位為未來著力構建的產業新體系。 作為遊戲產業重鎮, 廣州“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 “大力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加快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支柱性產業”, 要“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文化博覽、動漫等新興產業”。

有了明確的定位與遠景規劃, 本土遊戲產業的前景可期。 毋庸諱言, 遊戲產業也面臨著外部激烈競爭、內部發展瓶頸, 如何繼續保持領先, 是擺在本土遊戲產業面前的一大課題。

曾幾何時, 電子遊戲被民眾認為是“電子海洛因”,

飽受詬病。

殊不知, 這個產業早已越玩越大。 廣州遊戲產業越玩越大, 廣州的遊戲產業爆發始于頁遊時代, 也因為頁遊的興起, 廣州本土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遊戲企業, 其中就包括像37遊戲、菲音、4399等知名的遊戲平臺或研發公司。 此外,

廣州也擁有像網易、多益這樣的老牌端遊公司。 在如今的手游時代, 廣州同樣湧現出大批優秀的手遊研發、發行公司。 其中, 總部設在天河羊城園的華多公司於2008年研發的YY語音視頻即時互動平臺, 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音視頻即時互動平臺, 技術創新使廣州再一次領跑全國。

本土遊戲產業迅猛發展、如日中天, 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一則, 有龐大市場作支撐。 龐大的市場需求為廣東本土遊戲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二則,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 最先與國際先進觀念接觸;而廣東人又具有很強的商業意識, 企業技術創新一直是推動廣東遊戲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則, 相對完善的法制建設以及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使廣東的遊戲產業有著很好的發展環境。 廣東的文化職能部門堅持在管理方面“不缺位、不越位”, “不胡管、不亂管”, 不用行政手段干預市場運作。

“明者見危于無形, 智者見禍于未萌。 ”雖然, 廣東遊戲產業目前仍是國內“一哥”, 地位一時難以撼動, 但面對行業形勢、外部競爭以及自身瓶頸,本地遊戲產業也應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許多省市針對遊戲產業發展,在稅收、上市等方面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針對本土遊戲企業政策優惠扶持方面是否可以借鑒參考其他省份的經驗,拿出更多更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方式方法。

“除草捉蟲”,加強對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智慧財產權。作品抄襲雷同,盜版問題嚴重,是國內遊戲產業的短板之一,廣州遊戲企業也感同身受。對這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似乎也沒有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單靠企業發現、向主管部門舉報、以行政方式進行處理,或走司法途徑,存在地域分割、管理體制不順、處理週期過長、成本過高、效果不盡如人意等問題,打擊企業維權信心。長此以往,不利於產業發展,問題需要正視。

人才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風雲際會,大浪淘沙。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州憑藉敢為人先、政策優勢等曾在遊戲產業領域一騎絕塵。遊戲產業已經成為廣州市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廣州市“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及動漫遊戲產業。以廣州市遊戲產業在全省、全國的市場地位和更好地指導、服務、規範遊戲產業的發展而言,完全有必要制定自己的遊戲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借鑒北京、上海、成都等扶持遊戲產業發展的政策,高品質、前瞻性地研究制定符合廣州遊戲產業發展實際、突出廣州特色的扶持政策、措施和方法,涵蓋融資、財政、人才、產業園等領域。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對於遊戲產業而言,人才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面對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高端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搶人”是一種辦法。“養魚”是另種辦法,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保障廣州遊戲人才供應。廣州集中了大量的高校資源,遊戲人才培養大有可為。當然,企業也可以主動參與,通過合作辦學、獎金支援等方式,定向培養,為企業服務。

完善服務體系,打造價值窪地,築巢引鳳。譬如說孵化器,廣州有著數量較多的國家級優秀孵化器,還有一批專業的動漫遊戲產業園,如星力、華創等。未來需要思考的是,這些產業園、孵化器能否吸引更多企業、團隊加盟?如何更好地為遊戲企業服務?成都天府軟體園建立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一整套創業孵化體系,其“創業場”可以為初創項目提供最長一年的免費入住期,這意味著企業有可能省去一年的辦公成本。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廣州遊戲產業發展道路上,應該走精細化管理的路子,接受“細節決定成敗”的考驗。

在遊戲行業資料發佈之後,“今日頭條”也發佈了2017遊戲玩家數據。而在行業自律簽署儀式上,騰訊,網易,多益,三七互娛等24家廣東遊戲產業協會會員代表上臺,代表廣東遊戲企業自律倡議,並簽署行業自律公約,回應十九大號召,加強行業自律,增強社會責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廣東遊戲產業“金鑽榜”隆重揭曉。

為了樹立榜樣並促進遊戲產業健康發展,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開展了遊戲產業“金鑽榜”評選活動,並在每年的年會上予以揭曉,2017年度的評選活動是第二屆。“金鑽榜”評審專業嚴謹,通過線上投票和專家評審兩輪競逐評選上榜名單,嚴格遵循寧缺毋濫的原則,含金量高。本屆金鑽榜一共設立了“最具創新力企業”、“最具成長性企業”、“最佳遊戲創作團隊”“最受歡迎網路遊戲”、“最受歡迎遊戲機“、”最佳獨立遊戲”“最佳國產遊戲”“最具影響力企業”等八項大獎,以表彰業內優秀的遊戲產品、創作團隊及突出企業2017年遊戲企業不斷推陳出新,多元發展,進一步構建起廣東泛娛樂生態產業鏈。

這驕人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遊戲行業從業者的堅守、創新以及務實進取的廣東精神。廣東遊戲產業影響力已覆蓋全國,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廣東遊戲產業年會也成為了中國遊戲企業歸納經驗、探討現狀、籌畫未來,強化溝通與合作的重要交流平臺。2017廣東遊戲產業年會已完美落幕,展望未來,廣東遊戲企業將繼續推動遊戲市場健康發展,弘揚優秀文化精神,乘著遊戲產業發展的浪潮——“創新驅動,築夢前行”。

但面對行業形勢、外部競爭以及自身瓶頸,本地遊戲產業也應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許多省市針對遊戲產業發展,在稅收、上市等方面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針對本土遊戲企業政策優惠扶持方面是否可以借鑒參考其他省份的經驗,拿出更多更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方式方法。

“除草捉蟲”,加強對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智慧財產權。作品抄襲雷同,盜版問題嚴重,是國內遊戲產業的短板之一,廣州遊戲企業也感同身受。對這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似乎也沒有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單靠企業發現、向主管部門舉報、以行政方式進行處理,或走司法途徑,存在地域分割、管理體制不順、處理週期過長、成本過高、效果不盡如人意等問題,打擊企業維權信心。長此以往,不利於產業發展,問題需要正視。

人才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風雲際會,大浪淘沙。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州憑藉敢為人先、政策優勢等曾在遊戲產業領域一騎絕塵。遊戲產業已經成為廣州市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廣州市“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及動漫遊戲產業。以廣州市遊戲產業在全省、全國的市場地位和更好地指導、服務、規範遊戲產業的發展而言,完全有必要制定自己的遊戲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借鑒北京、上海、成都等扶持遊戲產業發展的政策,高品質、前瞻性地研究制定符合廣州遊戲產業發展實際、突出廣州特色的扶持政策、措施和方法,涵蓋融資、財政、人才、產業園等領域。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對於遊戲產業而言,人才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面對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高端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搶人”是一種辦法。“養魚”是另種辦法,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保障廣州遊戲人才供應。廣州集中了大量的高校資源,遊戲人才培養大有可為。當然,企業也可以主動參與,通過合作辦學、獎金支援等方式,定向培養,為企業服務。

完善服務體系,打造價值窪地,築巢引鳳。譬如說孵化器,廣州有著數量較多的國家級優秀孵化器,還有一批專業的動漫遊戲產業園,如星力、華創等。未來需要思考的是,這些產業園、孵化器能否吸引更多企業、團隊加盟?如何更好地為遊戲企業服務?成都天府軟體園建立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一整套創業孵化體系,其“創業場”可以為初創項目提供最長一年的免費入住期,這意味著企業有可能省去一年的辦公成本。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廣州遊戲產業發展道路上,應該走精細化管理的路子,接受“細節決定成敗”的考驗。

在遊戲行業資料發佈之後,“今日頭條”也發佈了2017遊戲玩家數據。而在行業自律簽署儀式上,騰訊,網易,多益,三七互娛等24家廣東遊戲產業協會會員代表上臺,代表廣東遊戲企業自律倡議,並簽署行業自律公約,回應十九大號召,加強行業自律,增強社會責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廣東遊戲產業“金鑽榜”隆重揭曉。

為了樹立榜樣並促進遊戲產業健康發展,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開展了遊戲產業“金鑽榜”評選活動,並在每年的年會上予以揭曉,2017年度的評選活動是第二屆。“金鑽榜”評審專業嚴謹,通過線上投票和專家評審兩輪競逐評選上榜名單,嚴格遵循寧缺毋濫的原則,含金量高。本屆金鑽榜一共設立了“最具創新力企業”、“最具成長性企業”、“最佳遊戲創作團隊”“最受歡迎網路遊戲”、“最受歡迎遊戲機“、”最佳獨立遊戲”“最佳國產遊戲”“最具影響力企業”等八項大獎,以表彰業內優秀的遊戲產品、創作團隊及突出企業2017年遊戲企業不斷推陳出新,多元發展,進一步構建起廣東泛娛樂生態產業鏈。

這驕人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遊戲行業從業者的堅守、創新以及務實進取的廣東精神。廣東遊戲產業影響力已覆蓋全國,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廣東遊戲產業年會也成為了中國遊戲企業歸納經驗、探討現狀、籌畫未來,強化溝通與合作的重要交流平臺。2017廣東遊戲產業年會已完美落幕,展望未來,廣東遊戲企業將繼續推動遊戲市場健康發展,弘揚優秀文化精神,乘著遊戲產業發展的浪潮——“創新驅動,築夢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