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向南1H,終南探幽古刹豐德寺

常人說:不登山, 不知山高;不涉水, 不曉水深;不賞奇景, 怎知其絕妙。 讀萬卷書, 還須行萬里路。 行走, 可以中斷每天周而復始的凡人瑣事,

對平凡俗氣的生活, 是一種解脫, 讓胸懷得以舒展, 心靈得以淨化!

有一種美麗叫寧靜, 有一種感動叫慈悲。 美好時日, 遠離喧囂, 放下紛繁複雜, 穿越終南山, 開啟淨心之旅。 終南山與佛教有著不解淵源, 佛教自傳至長安, 終南山就成了弘揚佛法、棲隱修行的最佳之地,

山中眾多古刹流傳至今, 可謂長安佛教搖籃。

豐德寺位於西安城南約30公里的終南山灃峪口的東山坡上, 為南山律宗發祥地, 建于隋代, 盛于唐代, 是中國佛教南山律宗創始人道宣卓錫之寺。

明永樂年間整修, 今為尼寺。 現存大殿、韋陀殿、齋堂、南北廂房、經幢等, 幽靜恬雅。

據傳北周武帝滅法時, 豐德寺所在之地為禪僧智藏隱居之所, 開皇三年(583年)正式定居於此。 隋文帝以其道望隆廣, 多所施賜, 並詔以所住寺為豐德寺。

歷史上的豐德寺, 是與悟真寺、翠微寺齊名的盛唐三大寺院之一。 唐貞觀十六年(642)至十九年, 道宣住此, 著疏撰鈔、設壇傳戒、弘演律學, 並在此完成了南山三大部著述。

豐德寺既是道宣律師宏宣律學的古刹, 同時玄奘高徒圓測法師也在此住過,並有舍利塔,因此這裡也與法相宗有著相關聯繫。

圓測原是新羅國王孫,3歲出家,唐初來中國,15歲受學于法常和僧辯兩位大德。玄奘回到長安後,從玄奘受學。在玄奘弟子中與窺基並駕齊驅。萬歲通天元年(696),圓測在洛陽佛授記寺去世。

圓測弟子將其部分遺骨,葬于豐德寺東嶺。宋政和五年(1115)又從豐德寺分出部分遺骨,葬在興教寺玄奘法師塔左。今日興教寺圓測塔尚存,而豐德寺中的圓測靈塔卻已被歲月沖刷無存了。

出行路線:

門票:無

開放時間:全天

乘車:市區內轉乘921路、環山旅遊1號線至豐裕口下,步行可達。

自駕:鐘樓——南門——環城南路——太白北路——太白南路——西灃路——G210——豐德寺。全程約31公里,1小時左右車程。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灃峪口。

同時玄奘高徒圓測法師也在此住過,並有舍利塔,因此這裡也與法相宗有著相關聯繫。

圓測原是新羅國王孫,3歲出家,唐初來中國,15歲受學于法常和僧辯兩位大德。玄奘回到長安後,從玄奘受學。在玄奘弟子中與窺基並駕齊驅。萬歲通天元年(696),圓測在洛陽佛授記寺去世。

圓測弟子將其部分遺骨,葬于豐德寺東嶺。宋政和五年(1115)又從豐德寺分出部分遺骨,葬在興教寺玄奘法師塔左。今日興教寺圓測塔尚存,而豐德寺中的圓測靈塔卻已被歲月沖刷無存了。

出行路線:

門票:無

開放時間:全天

乘車:市區內轉乘921路、環山旅遊1號線至豐裕口下,步行可達。

自駕:鐘樓——南門——環城南路——太白北路——太白南路——西灃路——G210——豐德寺。全程約31公里,1小時左右車程。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灃峪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