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國產動畫為何抄襲成風?是否能引“車”為鑒?

《汽車人總動員》賠償後, 行業毒瘤何時能除?

2011年至2017年是國產動畫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風口的階段, 國產動畫使用者規模迅猛增長, 達1.37億人, 國產動畫投入成本也進入千萬級別階段, 在政策扶持力度和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下, 國產動畫產量不斷提升, 電視動畫片時長高達26.1萬分鐘, 產量一度成為世界第一, 但精品作品卻寥寥無幾, 量與質的失衡, 導致國產動畫行業只成為一個生產大國, 而非文化強國。

重視產量而忽視作品品質, 導致行業中“抄襲”問題氾濫。

近日, 《汽車人總動員》侵權迪士尼《賽車總動員》二審判決,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認為,《汽車人總動員》電影及海報中的“K1”“K2”動畫形象與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在《賽車總動員》及《賽車總動員2》中創作的具有獨創性的“閃電麥坤”“法蘭斯高”動畫形象實質性相似,構成著作權侵權, 藍火焰公司賠償迪士尼公司、皮克斯經濟損失100萬元, 基點公司對其中8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藍火焰公司與基點公司共同承擔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35萬餘元。

國產動畫公司涉嫌抄襲只是動畫行業中的尺山寸水, 一支半節?

央視少兒頻道熱播國產動畫片《心靈之窗》被觀眾爆料, 圖文並茂地揭發《心靈之窗》抄襲日本當紅動畫片《秒速5釐米》, 無論是人物造型, 還是風景場地, 相似程度達90%以上。 無論是城市的俯瞰全景, 還是女學生站在窗前聊天的姿態、髮型、服裝, 甚至於其中一個男主角的模樣, 兩部片子如出一轍。 分鏡、構圖、上色、動作, 幾乎都是《秒速5釐米》的劣化版!

分鏡和造型嚴重重疊, 卻稱“純屬巧合”?

國產抄襲之風成為行業毒瘤!《大嘴巴嘟嘟》涉嫌抄襲日本著名動畫片《蠟筆小新》。 二者不僅角色配音很相像, 連人物出身、性格也如出一轍, 一些場景的分鏡頭都驚人地相似。

國產動畫《高鐵俠》與10年前曾在境內熱播日本譯製動畫《鐵膽火車俠》, 無論是《高鐵俠》中的人物、還是場景都與《鐵膽火車俠》極為雷同。

每個鏡頭的切換時間幾乎一樣, 連數字“270”、主人公所吃的飯團數量都完全相同。 可《高鐵俠》製作方瀋陽非凡創意動畫則聲稱“我們是高鐵, 不是普通火車。 ”

一小簇國產動畫公司察覺到抄襲國外名氣動畫的被發現率高, 而轉戰借鑒國內動畫。 《吃貨宇宙》涉嫌抄襲國內知名動畫《美食大冒險》, 兩者不僅題材、創意、場景和人物形象相似, 甚至連主要人物的數量都一樣。

為何國產動畫抄襲不斷?一是來源於利益的誘惑。 在各地的播出補貼政策中, 能在中央電視臺或各省級電視臺播出的作品每分鐘可補貼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在這樣的政策刺激下, 動畫公司所看重的自然是動畫的長短而不是品質。 二是創作力的匱乏。 動畫產業是一個創意產業, 然而創意來源於想像和大膽創新。 但無疑抄襲就像一個行業的毒瘤, 試想一下, 當一家用心製作的原創型動漫公司精心創作的作品, 正滿心歡喜地投入市場接受檢驗的時候, 發現有一個跟自己作品極其相似, 那是一種怎樣的傷害?

國產動漫抄襲之風何時能止、何時能治?這需要行內與國家制定相應的法規方可指日可待,維權之路任重而道遠。

那是一種怎樣的傷害?

國產動漫抄襲之風何時能止、何時能治?這需要行內與國家制定相應的法規方可指日可待,維權之路任重而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