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走進那拉提冰雪旅遊文化節——民俗篇

這寒冷的季節因你的關注而變得溫暖

那拉提國際滑雪場

中國·那拉提

冰雪旅遊

文化節

民俗

運動

休閒

塞外絕美風光的那拉提, 居住著多個民族, 他們是以草原遊牧文化為特徵的民族, 熱情、淳樸、豪放。 當冬閒時節碰上民俗活動, 那便是一場狂歡盛宴。

聽說這次冰雪節有很多民俗項目, 小編特地收集了些資料, 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顯擺顯擺。

金雕表演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本次冰雪節的特邀嘉賓——金雕大兄弟

哈薩克民族歷史上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 雖然很多居住在城市的哈薩克族同胞已然改變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 但是生活在農牧區的哈薩克族牧民依然很好的保持著本民族傳統習俗, 馴養金雕就是傳統習俗之一。

金雕是哈薩克族牧民的最愛, 馴養金雕主要是為了狩獵, 在狩獵之外金雕最大的一個用處還要看護羊圈。 它們驅趕野狼的能力也是及其強悍的。

民俗歌舞表演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 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錫伯、烏孜別克、塔塔爾、滿等民族都能歌善舞。

維吾爾族人尤其以能歌善舞著稱, 女性舞蹈姿態優美、舒展大方, 男性舞蹈則剛健奔放, 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民間舞蹈“麥西來甫”,熱情歡快,極富維吾爾民族特色。

哈薩克族是一個酷愛歌唱的民族,哈薩克諺語說:“歌和馬是哈薩克的翅膀。”哈薩克族民歌悠揚,高亢,在冬不拉樂器的伴奏下,草原氣氛分外濃厚。而哈薩克族舞蹈動律性極強,表演風格粗獷,多用“動肩”,步法上採用“馬步”。

姑娘追

“姑娘追”,哈薩克語叫“克孜庫瓦爾”,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民族的馬上體育、娛樂活動,多在婚禮、節日等喜慶之時舉行。

活動開始,二人騎馬並走向指定地點。去的時候,小夥子可以向姑娘逗趣、開各種玩笑,姑娘也不會生氣。到達指定地點以後,小夥子立即縱馬急馳往回返,姑娘則在後面緊追不捨,追上後便用馬鞭在小夥子的頭上頻頻揮繞,甚至可以抽打,以報復小夥子的調笑,小夥子不能還手。如果是姑娘本來就喜歡小夥子,那她就會把馬鞭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但如果是姑娘不喜歡的小夥子,在去的路上又做了不少過分的動作,那姑娘就會毫不客氣,揮鞭狠狠抽打。

恰秀

哈薩克族在遇到喜事時,都要撒奶疙瘩、方塊糖、水果糖、包爾沙克等,這種表示祝福和歡迎的儀式,哈薩克人稱之為“恰秀”,即“撒”的意思。

草原上遇到喜事,要搞“恰秀”,讓人們搶著吃,分享歡樂。草原上來了尊貴的客人,也要搞“恰秀”,表示尊重和歡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年紀較大、兒子齊全、丈夫健在的婦女來搞,這樣才能帶來吉祥和幸福。

鬥雞、鬥羊

鬥雞是以善打善鬥而著稱的珍禽,又名打雞、咬雞、軍雞。兩雄相遇或為爭食時,或為奪偶相互打鬥時,可置生死於度外,戰鬥到最後一口氣。是供競賽和娛樂用的雞品種。鬥雞遊戲起源于亞洲。中國是世界上馴養鬥雞的古老國家之一。

相較於鬥雞,鬥羊的角鬥場面更加驚險生動,令人豪氣頓生。

摔跤

摔跤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體育運動形式之一,它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並在世界各地受到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的影響而形成眾多流派。根據文字記載和傳說,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了摔跤活動,當時人們為了求得生存,在與自然界進行鬥爭、部落之間的衝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進行自衛,從而產生了古代的摔跤。

冬宰文化

哈薩克族人在每年的入冬前後,一般都是下第一場雪之後,有條件的家屠宰馬、牛、羊,並將肉嚴格按哈薩克族人的動物肉分割標準和方法來劃分分割、鹽、薰制處理,做過冬請客準備,這一行為哈薩克語叫“嗦合木”,“嗦合木”是名詞,現在有些人將“嗦合木”一詞意譯為“冬宰”。

“冬宰”是哈薩克族的傳統民俗,預示著來年獲得更大的豐收。冬宰時他們會邀請鄰居和親朋好友,宰最好的馬,讓他們品嘗冬宰肉,與他們聊家常,這將促進鄰里親友之間的和諧。

本期走進那拉提冰雪旅遊文化節——民俗篇先到此為止,更多民俗文化等你來揭開~

不知道小夥伴們看到小編整理的這些內容,有沒有想要到現場觀看的想法呢?

除了民俗文化狂歡盛宴更有運動盛宴以及休閒盛宴,想瞭解更多敬請期待本公眾號下期推送:走進那拉提冰雪旅遊文化節——運動篇。

下週末,讓我們在那拉提國際滑雪場不見不散吧~

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民間舞蹈“麥西來甫”,熱情歡快,極富維吾爾民族特色。

哈薩克族是一個酷愛歌唱的民族,哈薩克諺語說:“歌和馬是哈薩克的翅膀。”哈薩克族民歌悠揚,高亢,在冬不拉樂器的伴奏下,草原氣氛分外濃厚。而哈薩克族舞蹈動律性極強,表演風格粗獷,多用“動肩”,步法上採用“馬步”。

姑娘追

“姑娘追”,哈薩克語叫“克孜庫瓦爾”,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民族的馬上體育、娛樂活動,多在婚禮、節日等喜慶之時舉行。

活動開始,二人騎馬並走向指定地點。去的時候,小夥子可以向姑娘逗趣、開各種玩笑,姑娘也不會生氣。到達指定地點以後,小夥子立即縱馬急馳往回返,姑娘則在後面緊追不捨,追上後便用馬鞭在小夥子的頭上頻頻揮繞,甚至可以抽打,以報復小夥子的調笑,小夥子不能還手。如果是姑娘本來就喜歡小夥子,那她就會把馬鞭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但如果是姑娘不喜歡的小夥子,在去的路上又做了不少過分的動作,那姑娘就會毫不客氣,揮鞭狠狠抽打。

恰秀

哈薩克族在遇到喜事時,都要撒奶疙瘩、方塊糖、水果糖、包爾沙克等,這種表示祝福和歡迎的儀式,哈薩克人稱之為“恰秀”,即“撒”的意思。

草原上遇到喜事,要搞“恰秀”,讓人們搶著吃,分享歡樂。草原上來了尊貴的客人,也要搞“恰秀”,表示尊重和歡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年紀較大、兒子齊全、丈夫健在的婦女來搞,這樣才能帶來吉祥和幸福。

鬥雞、鬥羊

鬥雞是以善打善鬥而著稱的珍禽,又名打雞、咬雞、軍雞。兩雄相遇或為爭食時,或為奪偶相互打鬥時,可置生死於度外,戰鬥到最後一口氣。是供競賽和娛樂用的雞品種。鬥雞遊戲起源于亞洲。中國是世界上馴養鬥雞的古老國家之一。

相較於鬥雞,鬥羊的角鬥場面更加驚險生動,令人豪氣頓生。

摔跤

摔跤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體育運動形式之一,它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並在世界各地受到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的影響而形成眾多流派。根據文字記載和傳說,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了摔跤活動,當時人們為了求得生存,在與自然界進行鬥爭、部落之間的衝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進行自衛,從而產生了古代的摔跤。

冬宰文化

哈薩克族人在每年的入冬前後,一般都是下第一場雪之後,有條件的家屠宰馬、牛、羊,並將肉嚴格按哈薩克族人的動物肉分割標準和方法來劃分分割、鹽、薰制處理,做過冬請客準備,這一行為哈薩克語叫“嗦合木”,“嗦合木”是名詞,現在有些人將“嗦合木”一詞意譯為“冬宰”。

“冬宰”是哈薩克族的傳統民俗,預示著來年獲得更大的豐收。冬宰時他們會邀請鄰居和親朋好友,宰最好的馬,讓他們品嘗冬宰肉,與他們聊家常,這將促進鄰里親友之間的和諧。

本期走進那拉提冰雪旅遊文化節——民俗篇先到此為止,更多民俗文化等你來揭開~

不知道小夥伴們看到小編整理的這些內容,有沒有想要到現場觀看的想法呢?

除了民俗文化狂歡盛宴更有運動盛宴以及休閒盛宴,想瞭解更多敬請期待本公眾號下期推送:走進那拉提冰雪旅遊文化節——運動篇。

下週末,讓我們在那拉提國際滑雪場不見不散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