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傳千古卻危害嚴重的二十句話,你還奉為座右銘嗎?

一、吃虧是福。

許多中國底層人崇尚吃虧, 以為吃虧會帶來看不見的好處和利益。 其實, 不講原則的吃虧既可悲又可鄙視。 因為,

他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忍讓了壞人。 但是, 許多人吃虧是有目的的, 最終還是要謀利的, 是要謀取更大利益的。 如果, 吃虧僅僅是面對強者的不抗爭, 不反抗, 那就更加不可取。 因為, 當他面對弱者的時候, 就會針鋒相對, 寸利必爭, 不想再吃虧了。 因此, 吃虧是福常常是一種阿Q心態。

二、逢人但說三分話, 未可全拋一片心。

這是典型的東方智慧, 即, 遇事不講真話, 不講心理話, 甚至, 要講假話, 要講大家都說的話, 要講安全的話, 要規避風險。 一個人不闡述自己的真實感情, 真實思想, 真實意圖, 真實感受, 用虛假的語言把自己包裝起來, 贏得世俗社會的認可, 然後, 伺機而動謀取自己需要的利益。

三、難得糊塗。

這裡的糊塗就是是非不分、黑白不辨、真假不論。

不管對和錯, 不論進步和落後, 不提文明和愚昧, 一律打哈哈。 糊塗就是心知肚明, 但口是心非, 言不由衷, 莫衷一是。 那麼, 是不是糊塗就是真糊塗呢?當然不是, 他是一種明哲保身的的方法, 是不敢堅持真理的遁詞, 是一種自私的逃避。 如果真是面對個人利益受損而糊塗, 那麼, 是一種人品;如果只是面對正義被強姦之後的糊塗, 其實, 就是一個幫兇, 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

四、大丈夫相時而動, 見機行事。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能大能小是條龍, 只大不小是條蟲。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 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東風強了, 就立即向西倒去;西風強了, 就立即向東倒去。 誰的勢力大, 誰站了上風, 就跟在誰的屁股後面跑。 面對強者就示弱, 面對弱者就呈威。 你勝利了, 你說白天是黑的, 我就說是是是, 你說雪花是黑的, 我就說對對對。 你一旦失敗了, 我就一腳把你踢開, 打你個鼻青臉腫, 罵你個八輩兒祖宗。 你根本搞不懂我心裡是怎麼想的, 我也不管什麼對不對, 真不真, 只要自己不吃虧就好。

這種思想教壞了多少中國人。

五、出頭的椽子先爛, 槍打出頭鳥。

遇事不出頭, 不逞強, 而是縮在別人身子後面看熱鬧。 能撈一把就撈一把, 不能撈一把就裝傻, 反正沒有人把自己當傻子賣了。 日本侵華的時候, 五個日本兵押著2000名中國人去屠殺。 這時候, 大家就是秉承這種理念, 誰也不做第一個站出來的人。 人人都知道, 第一個站出來的人必死無疑。 能多活一秒是一秒, 誰知道下一秒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就這樣, 2000多人乖乖地讓人殺害了。 事後, 日本人痛苦地說, 咱就是殺2000頭豬, 弄不好豬一掙扎, 也會弄個工傷事故什麼的, 而這2000多人, 太乖巧了, 殺著玩也沒什麼意思。

六、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

這句話是許多中國人教育子女的。 就是說,

一切要隨遇而安, 切不可擁有獨立個性, 更不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和觀點。 抹殺了中國人的獨立之精神。 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 一旦適應了某一種生活方式就會熱愛它。 比如, 某老人去一所大學講課, 他的右手始終在胸前放不下來, 原來是文革期間, 拿紅寶書拿的, 已經習慣了, 形成了一種固定姿勢。 可見,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的人, 而人一旦被教育適應環境, 很快就會和環境融為一體, 並且比環境還環境, 成為環境象徵。

七、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

中國有句俗話,錢大壓著錢二,官大一級壓死人。一個人只要遇到比自己地位高、本領大、能力強、職務大、名氣大的人,立馬先矮了一頭。不用你訓斥和教導,他早就沒了底氣。某縣每年春節以後,搞一個什麼履職承諾大會。各縣直部門,各鄉鎮的領導班子成員,逐一站到主席臺上,說來年的工作謀劃。下面坐著縣委書記、縣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等縣四大班子成員。臺上的人個個站不穩,東倒西晃,腳下無根。為什麼呢,在領導面前怎麼也挺不直胸脯子啊!這就是這句話教的。

八、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許多中國人真能忍,事不管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面對壞人壞事,得過且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禍事一天還沒有找上自己的家門,一天就安然無恙。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最後的勝利是多活幾天,只要能夠活到最後,就是最大的勝利。面對邪惡不抗爭,面對不幸不呐喊,面對不公平,不吱聲。活著,有吃有喝,就是最大的滿足。

九、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許多中國古代皇帝,一旦得勢,那可不得了。那個狠啊!株連十族,斬草除根,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比的是手辣,看得是手段,而不是文明、理智、包容、法制、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沒有規矩的,更沒有道德、雅量、風度,真是無語啊!

十、勝為王,敗為寇。

一切以勝利為標準,而不是公正,進步、文明為標準。中國有一句俗話“從政要看誰的官大,經商要看誰的錢多”。至於那個官是怎麼來的,那個錢是怎麼來的,並不在人們的思考範圍。即使是世襲為官,即使是富二代,也照樣能夠得到人們的敬仰,。為,大家看重的是權力和金錢。這種只看結果,不問程式的思想是一種典型的流寇思維,也是人類未有進化好的一種證明。

十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許多人教育孩子和學生,最主要的一句話就是聽話。聽話的孩子像塊寶,聽話的學生是三好學生。聽話是衡量一個孩子的最重要的標準。殊不知,恰恰是聽話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造就了孩子奴才人格。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在社會上聽領導的。於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格被我們塑造出來了。大學畢業了,還遠遠沒有學會獨立思考,遠遠沒有自己的獨立觀點,遠遠沒有獨立之思想。

十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知識不等於能力,知識更不等於修養,知識也不等於思想,知識更不等於人文修養。一個專家、教授,很可能是一個道德敗壞的人,也很可能是一個封建保守的人,也極有可能是一個偏執的人,還有可能是幫助壞人的人,也有可能是一個麻木不仁,心腸歹毒的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魔鬼希特勒的專家團中,就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和教授。製造希特勒個人崇拜中的人種,有許多是作家和文人。讀書讀成一個混蛋,讀書讀成一個流氓,讀書讀成一個殺人犯和幫兇的事情,並不鮮見。

十三、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腿。

許多中國人喜歡用“命”來解釋一切。你發財了,那是命,你當官了,那是命,你死了那是命,你成功了,那是命,你失敗了,那是命,你離婚了,那是命,你出車禍了,那是命。總之,一個“命”字,怎麼說,怎麼有理,永遠都是正確的。這種解釋,讓許多人認命,安命,安於現狀,不再奮鬥,不再努力,不再創新,不再追求,而一切等待命運的判決,實際是一種懶人哲學,一種庸人思想。

十五、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狗攆下坡羊,落井下石,狗眼看人低,嫌貧愛富,是一種不正常社會的不正常人情。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側面說明,這一切是正常的。錯誤引導人們看高不看低。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看他是不是真誠、有良知、有愛心,講誠信,講公平,講道理,有修養,而不是看他的地位、身份、財富。只有在一個十分匱乏的社會,人們才會格外關注那些物質利益。如果在一個健全的社會,個人的生活、醫療、教育、養老,都能夠妥善解決,那麼,誰還會把那些身外之物看得更重要呢!

十六、識時務者為俊傑。

俊傑是什麼?是識時務者。那麼,什麼是時務?時務就是當前的形勢。許多人為此理解為跟形勢,跟上頭。結果不管什麼正確不正確,有理沒理,對不對,反正是上頭說了,我就是跟著喊。比如,文革時期,上面有人說,知識份子是臭老九,他們就跟著喊,知識份子是臭老九。後來,改革開放了,上面說,知識份子是時代嬌子,他就喊是時代嬌子。那管什麼對不對。比如,文革期間,上面有人說,鄧是走資派,他就喊打倒鄧;上面又說,鄧好了,他就說,好了,真好了;上面說,鄧又走資派了,他就又喊打倒鄧。如此反復,無聊、無趣、無恥!

十七、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是典型的中庸之道。可是,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中庸的。中庸就是偏向了不講理的一方,中庸就是站在了惡人的一方,中庸就是包庇了壞人,中庸就是不堅持原則,中庸就是和壞人聯合起來欺負老實人。比如,張三打了李四,你假裝沒看見,站在中間,其實,你是傾向了張三。一個講假話的人和一個講真話的抬杠,你站在中間,你就是傾向了講假話的人。一個進步的人和一個落後的人爭論,你站在中間,你就是傾向了落後的人。世界只有左派和右派,沒有中間派,中間派就是站在了其中錯誤的一邊。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是好人主義。誤國害人之深,前所未有。

十八、縣官不如現管。

見官不施禮,多走二百里。這是培養奴才人格的重要一句話。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學而優則仕。學習、掙錢最後都是要當官的。不當官最後還是沒有人尊重。當了官,僅僅有一個官名,還是不行,還要有實際權力。沒有實際權力,還是沒有人尊重你。一個縣人大副主任比不上一個電力所所長,一個省文聯主席比不上一個縣法院院長。許多人把國家賦予的權力看做自己的私人財產,高興了是一個樣,不高興了是一個樣子。官員才是最終決定公平正義的砝碼,這是很可怕的。不僅要尊重官員,還要尊重擁有實際權力的現管,這是無奈的國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總結。對於有名無實的官員要拿拿樣子,內心並不敬重,對於有實際權力的人才是真敬畏。

十九、惡人自有惡人磨。

自己不努力不抗爭,只好讓別人,讓更強大的人去替自己出氣。看見惡人,就在內心深處說,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倒楣的,媽媽的。可是,等了許多年,頭髮都等白了,人家還沒有倒楣,就繼續等著。如果有一天,人家忽然出了車禍,或者得了什麼疾病,心裡高興的不行,說,看,報應啊!中國人總是等著更強的人,等著上天,等著更惡的人,等著外國人,等著機會,來最後替自己報仇,而自己總是喜歡縮著脖子。有時候也有強人或惡人出現了,人家振臂一呼,手持大刀沖上去了,但結果不但沒有替自己報仇,沒有要回自己的那二畝地,而是人家又返過來欺負自己了。於是,就耐著性子,繼續等著,沒想到一等就等了幾輩子。

二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多少年來,大家都喜歡一個人說了算,特別不喜歡亂口子當家。一把手說的對,也是對,不對也是對。其他人沒有權利和資格和其對話。因此,一個家庭、一個單位的興盛和衰落,全憑一個人的智慧,而不是集體智慧。自己把自己局限起來,自己把自己禁錮起來。一把手總是自感智力無窮。其他人總是自感矮人一頭。這不利於社會進步、發展,文明、進步,也是衰落的兆頭。

上述二十句話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法寶,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精華,然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二十句話對中國人獨立人格的形成,危害甚大。而一個民族,如果缺乏獨立思考,獨立人格,萬紫千紅,而是千人一面,萬人一臉,那是悲哀的。

七、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

中國有句俗話,錢大壓著錢二,官大一級壓死人。一個人只要遇到比自己地位高、本領大、能力強、職務大、名氣大的人,立馬先矮了一頭。不用你訓斥和教導,他早就沒了底氣。某縣每年春節以後,搞一個什麼履職承諾大會。各縣直部門,各鄉鎮的領導班子成員,逐一站到主席臺上,說來年的工作謀劃。下面坐著縣委書記、縣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等縣四大班子成員。臺上的人個個站不穩,東倒西晃,腳下無根。為什麼呢,在領導面前怎麼也挺不直胸脯子啊!這就是這句話教的。

八、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許多中國人真能忍,事不管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面對壞人壞事,得過且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禍事一天還沒有找上自己的家門,一天就安然無恙。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最後的勝利是多活幾天,只要能夠活到最後,就是最大的勝利。面對邪惡不抗爭,面對不幸不呐喊,面對不公平,不吱聲。活著,有吃有喝,就是最大的滿足。

九、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許多中國古代皇帝,一旦得勢,那可不得了。那個狠啊!株連十族,斬草除根,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比的是手辣,看得是手段,而不是文明、理智、包容、法制、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沒有規矩的,更沒有道德、雅量、風度,真是無語啊!

十、勝為王,敗為寇。

一切以勝利為標準,而不是公正,進步、文明為標準。中國有一句俗話“從政要看誰的官大,經商要看誰的錢多”。至於那個官是怎麼來的,那個錢是怎麼來的,並不在人們的思考範圍。即使是世襲為官,即使是富二代,也照樣能夠得到人們的敬仰,。為,大家看重的是權力和金錢。這種只看結果,不問程式的思想是一種典型的流寇思維,也是人類未有進化好的一種證明。

十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許多人教育孩子和學生,最主要的一句話就是聽話。聽話的孩子像塊寶,聽話的學生是三好學生。聽話是衡量一個孩子的最重要的標準。殊不知,恰恰是聽話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造就了孩子奴才人格。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在社會上聽領導的。於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格被我們塑造出來了。大學畢業了,還遠遠沒有學會獨立思考,遠遠沒有自己的獨立觀點,遠遠沒有獨立之思想。

十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知識不等於能力,知識更不等於修養,知識也不等於思想,知識更不等於人文修養。一個專家、教授,很可能是一個道德敗壞的人,也很可能是一個封建保守的人,也極有可能是一個偏執的人,還有可能是幫助壞人的人,也有可能是一個麻木不仁,心腸歹毒的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魔鬼希特勒的專家團中,就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和教授。製造希特勒個人崇拜中的人種,有許多是作家和文人。讀書讀成一個混蛋,讀書讀成一個流氓,讀書讀成一個殺人犯和幫兇的事情,並不鮮見。

十三、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腿。

許多中國人喜歡用“命”來解釋一切。你發財了,那是命,你當官了,那是命,你死了那是命,你成功了,那是命,你失敗了,那是命,你離婚了,那是命,你出車禍了,那是命。總之,一個“命”字,怎麼說,怎麼有理,永遠都是正確的。這種解釋,讓許多人認命,安命,安於現狀,不再奮鬥,不再努力,不再創新,不再追求,而一切等待命運的判決,實際是一種懶人哲學,一種庸人思想。

十五、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狗攆下坡羊,落井下石,狗眼看人低,嫌貧愛富,是一種不正常社會的不正常人情。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側面說明,這一切是正常的。錯誤引導人們看高不看低。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看他是不是真誠、有良知、有愛心,講誠信,講公平,講道理,有修養,而不是看他的地位、身份、財富。只有在一個十分匱乏的社會,人們才會格外關注那些物質利益。如果在一個健全的社會,個人的生活、醫療、教育、養老,都能夠妥善解決,那麼,誰還會把那些身外之物看得更重要呢!

十六、識時務者為俊傑。

俊傑是什麼?是識時務者。那麼,什麼是時務?時務就是當前的形勢。許多人為此理解為跟形勢,跟上頭。結果不管什麼正確不正確,有理沒理,對不對,反正是上頭說了,我就是跟著喊。比如,文革時期,上面有人說,知識份子是臭老九,他們就跟著喊,知識份子是臭老九。後來,改革開放了,上面說,知識份子是時代嬌子,他就喊是時代嬌子。那管什麼對不對。比如,文革期間,上面有人說,鄧是走資派,他就喊打倒鄧;上面又說,鄧好了,他就說,好了,真好了;上面說,鄧又走資派了,他就又喊打倒鄧。如此反復,無聊、無趣、無恥!

十七、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是典型的中庸之道。可是,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中庸的。中庸就是偏向了不講理的一方,中庸就是站在了惡人的一方,中庸就是包庇了壞人,中庸就是不堅持原則,中庸就是和壞人聯合起來欺負老實人。比如,張三打了李四,你假裝沒看見,站在中間,其實,你是傾向了張三。一個講假話的人和一個講真話的抬杠,你站在中間,你就是傾向了講假話的人。一個進步的人和一個落後的人爭論,你站在中間,你就是傾向了落後的人。世界只有左派和右派,沒有中間派,中間派就是站在了其中錯誤的一邊。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是好人主義。誤國害人之深,前所未有。

十八、縣官不如現管。

見官不施禮,多走二百里。這是培養奴才人格的重要一句話。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學而優則仕。學習、掙錢最後都是要當官的。不當官最後還是沒有人尊重。當了官,僅僅有一個官名,還是不行,還要有實際權力。沒有實際權力,還是沒有人尊重你。一個縣人大副主任比不上一個電力所所長,一個省文聯主席比不上一個縣法院院長。許多人把國家賦予的權力看做自己的私人財產,高興了是一個樣,不高興了是一個樣子。官員才是最終決定公平正義的砝碼,這是很可怕的。不僅要尊重官員,還要尊重擁有實際權力的現管,這是無奈的國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總結。對於有名無實的官員要拿拿樣子,內心並不敬重,對於有實際權力的人才是真敬畏。

十九、惡人自有惡人磨。

自己不努力不抗爭,只好讓別人,讓更強大的人去替自己出氣。看見惡人,就在內心深處說,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倒楣的,媽媽的。可是,等了許多年,頭髮都等白了,人家還沒有倒楣,就繼續等著。如果有一天,人家忽然出了車禍,或者得了什麼疾病,心裡高興的不行,說,看,報應啊!中國人總是等著更強的人,等著上天,等著更惡的人,等著外國人,等著機會,來最後替自己報仇,而自己總是喜歡縮著脖子。有時候也有強人或惡人出現了,人家振臂一呼,手持大刀沖上去了,但結果不但沒有替自己報仇,沒有要回自己的那二畝地,而是人家又返過來欺負自己了。於是,就耐著性子,繼續等著,沒想到一等就等了幾輩子。

二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多少年來,大家都喜歡一個人說了算,特別不喜歡亂口子當家。一把手說的對,也是對,不對也是對。其他人沒有權利和資格和其對話。因此,一個家庭、一個單位的興盛和衰落,全憑一個人的智慧,而不是集體智慧。自己把自己局限起來,自己把自己禁錮起來。一把手總是自感智力無窮。其他人總是自感矮人一頭。這不利於社會進步、發展,文明、進步,也是衰落的兆頭。

上述二十句話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法寶,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精華,然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二十句話對中國人獨立人格的形成,危害甚大。而一個民族,如果缺乏獨立思考,獨立人格,萬紫千紅,而是千人一面,萬人一臉,那是悲哀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