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雷軍要把市值做到2000億,互聯網大佬都這麼敢吹?丨雲掌財經

作者:雲掌財經 財主

手機行業的開年大戲

誰才是印度市場的銷量冠軍?不久前, 手機行業上演了2018第一樁開年大戲, 香港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佈報告稱:2017年第四季度,

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5%, 首次超越三星, 成為印度智慧手機市場的霸主。

資料擺在眼前, 三星方面對此卻拒不承認, 在他們看來, 自己的產品在印度市場的銷量仍是“遙遙領先”。 為此, 其發言人還專門翻出了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GfK的資料作證:2017年第四季度, 按銷售額計算, 三星在印度手機市場占比為45%, 按銷量計算占比為40%。

值得注意的是, 這裡的“銷量”指的是手機賣到用戶手中的銷售量, 而小米給出的資料, 則是手機最終完工的出貨量。 雖然雙放各執一詞, 可似乎都沒說謊。

這場爭論不管結果如何, 從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卒, 到全球手機出貨量前五, 小米這些年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

幾年前, 小米的估值是450億元, 到了2018年, 雷軍喊出的口號已經到了2000億。 如今的手機市場日漸趨於飽和, 設定這樣的目標究竟是否合理?

不一樣的互聯網公司

確定了核心消費群體, 小米的產品分類便水到渠成了。 作為硬體方面的主要陣地之一, 小米手機、電視和路由器都是交由團隊精心打造,

通過極高的性價比以及基本讓人滿意的品質贏得了廣大年輕人的青睞, 互聯網營造的龐大社交圈子為其推廣提供了天然平臺, 這也逐漸加深了小米手機在主流消費人群中的影響力。

只有些許的價格優勢還遠遠不夠, 敢於把外界熱炒的3000、4000元的智慧機壓低到2000元以內, 才能真正體現出小米的魄力。 “我們的商業模式就是拉仇恨的。 ”當初雷軍說這話時甚至還滿臉自豪, “正因為我們在手機行業攪和, 今天整個國產手機的水準、品質、品質、設計得以大幅度地提升, 價格得以大幅度降低, 移動互聯網和智慧手機也得到了更大的普及。 ”

誰說我們只做手機?

近兩年, 小米著力打造的“生態鏈”體系也是網路上的熱門話題之一。 昨天, 雷軍成功當選了“2017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 該獎項除了是對其手機行業顛覆者的肯定, 也讚揚了他在全球化實體經濟方面的創新。 如今, 小米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手機公司, 它的業務正逐漸延伸到新零售以及科技領域。

2017年, 雷軍將目光轉向了時下正火的新零售。 在他看來:“新零售的核心在於提高效率。 ”此後的日子裡, 小米以平均1.65天一家店的速度瘋狂鋪設小米之家, 憑藉287家線下門店, 小米之家去年的營收大約達到了60億人民幣。

銷量達到5500萬的充電寶, 單品銷量世界第一的紫米;打造小米手環, 銷量1850萬世界第二的華米;研發空氣淨化器, 銷量100萬國內第一的智米……“世界第一或中國第一的品類裡, 小米裡有10多個。 ”也許正是這種百花齊放的場景, 讓雷軍有了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的自信。

截至一月中旬, 騰訊的市值為5214億, 阿裡巴巴的市值為4839億, 百度是868億, 京東是663億, 假如小米真能如願以償, 那麼它將緊隨騰訊和阿裡之後, 超過互聯網巨頭百度兩倍有餘。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