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護考充電: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

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

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的以感覺、運動、意識、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又稱神經病。 本章內容還是有很多考點的, 需要各位同學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1

顱內壓增高與腦疝

1.顱內壓增高

⑴典型表現是頭痛、嘔吐和視神經乳頭水腫。 頭痛部位常在前額、兩側顳部, 是顱內壓增高最常見的症狀;噴射性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重要客觀體征, 常為雙側性。

⑵Cushing反應:早期出現血壓升高, 脈壓增大, 脈搏慢而有力, 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

⑶有進行性意識障礙。

2.腦疝

⑴小腦幕切跡疝:典型表現是顱內壓增高的基礎上出現進行性意識障礙, 兩側瞳孔不等大, 初期病側瞳孔略縮小, 以後病側瞳孔逐漸散大, 略不規則, 直接及間接光反應消失。

⑵枕骨大孔疝:臨床缺乏特徵性表現, 所以容易誤診, 耽誤救治。

2

腦損傷

1.腦震盪傷

傷後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 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同時伴有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變緩、呼吸淺慢, 各生理反射遲鈍或消失;逆行性健忘;神經系統檢查無明顯陽性體征。

2.顱內血腫中硬腦膜外血腫

⑴典型的意識障礙是傷後昏迷有“中間清醒期”。

⑵原發性腦損傷嚴重, 傷後昏迷持續並進行性加重, 血腫的症狀被原發性腦損傷所掩蓋。

⑶原發性腦損傷輕, 傷後無原發性昏迷,

至血腫形成後出現繼發性昏迷。

3

帕金森病

1.起病多緩慢, 且呈進行性發展, 動作不靈活和震顫為疾病早期的首發症狀。

2.特徵性表現: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

4

癲癇

1.最常見的類型為部分性發作

單純部分性發作:發作時程較短, 一般不超過1分鐘, 無意識障礙

複雜部分性發作:主要特徵是意識障礙

部分繼發全身性發作:先出現部分性發作, 隨之出現全身性發作

2.全面性發作特徵是發作時伴有意識障礙或以意識障礙為首發症狀

①失神發作:病人突然意識短暫中斷, 停止當時的活動, 呼之不應, 兩眼瞪視不動, 一般不會跌倒, 手中持物可墜落, 持續3~15秒後立即清醒, 繼續原先的活動, 但對發作無記憶。

②肌陣攣發作:表現為突然、快速、短暫的肌肉或肌群收縮,

一般無意識障礙。

③陣攣性發作:僅見于嬰幼兒。

④強直性發作:常在睡眠中發作, 表現為全身強直性肌痙攣, 常伴有瞳孔擴大、面色潮紅等自主神經紊亂的表現。

⑤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又稱大發作, 是最常見的發作類型之一, 以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為特徵。 發作分強直期;陣攣期;驚厥後期3期。

3.癲癇持續狀態是指一次癲癇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 或連續多次發作、發作間期意識或神經功能未恢復至正常水準。

5

化膿性腦膜炎

6

病毒性腦膜腦炎

1.病毒性腦膜炎

2.病毒性腦炎

⑴大多數患兒在彌漫性大腦病變基礎上主要表現發熱、反復驚厥發作、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和顱壓增高症狀。

⑵有的患兒病變主要累及額葉皮質運動區,

臨床以反復驚厥發作為主要表現, 伴或不伴發熱。

⑶若腦部病變主要累及額葉底部、顳葉邊緣系統, 患者主要表現為精神情緒異常, 如躁狂、幻覺、失語以及定向力、計算力與記憶力障礙等。 伴發熱或無熱。

7

小兒驚厥

1.典型表現為突然發生意識喪失, 眼球上翻, 凝視或斜視, 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現強直性或陣攣性抽動, 持續數秒至數分鐘。

2.驚厥持續狀態:若發作持續超過30分鐘或2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恢復。

3.熱性驚厥典型表現

首次發作年齡多於生後6個月至3歲間

多發生於急驟高熱開始後12小時之內

發作時間短, 在10分鐘之內, 發作後短暫嗜睡

在一次發熱性疾病過程中很少連續發作多次, 可在以後的發熱性疾病中再次發作

沒有神經系統異常體征, 熱退後1周做腦電圖正常。

參加2018護士考試的親們

請關注:青年人護士資格考試網

已經通過護考的親

請關注升級版:護理苑(huliyuan12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