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慧水城出行新體驗

我市公車上安裝的智慧管理設備, 具備提醒司機路況、車速等功能。

工作人員在智慧管理後臺密切關注公共自行車運行情況

大資料、雲計算、移動互聯等網路技術日新月異, 正在深刻改變著出行方式和服務模式, 也使職能部門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務手段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 為了改善廣大市民的出行體驗, 我市交通管理部門陸續推出公共自行車掃碼借車、公車資訊指示牌及“雙卡合一”等舉措,

持之以恆地推進公共服務移動化進程, 為市民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 “開發區管委會門口刷卡取車, 到了油廠路口刷卡存車, 效率很高, 還不用擔心找不到停車位, 這公共自行車真是方便。 ”1月19日上午9點, 市民丁先生沒有開車, 而是選擇了公共自行車出行, 享受到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統的便利。 公共自行車系統高效運行的背後, 離不開我市交通管理資訊化。 過去一年來, 我市突出抓好公共交通資訊化建設, 給水城市民帶來了綠色、高效、便捷的出行新體驗。

體驗一:公共自行車隨取隨有

上午9點, 丁先生來到開發區管委會門口, 公共自行車擺放充足, “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有, 我還沒有碰到過騎不上車的時候。

”隨取隨有看似簡單, 其實背後有運營團隊和“智慧大腦”的支援。

“智慧大腦”就是大資料, 公共自行車運營團隊利用大資料對車輛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對車輛投放、擺放等情況進行調整。 “前段時間, 我們就根據市民的騎行規律對部分網站的樁位元及鎖止器進行了調整。 ”聊城公交集團工作人員張建介紹, 根據市民的騎行情況, 我市已投入公共自行車6124輛, 投入運調車7輛, 維護搶修車5輛。 由於公共自行車系統的高效運轉, 選擇騎車出行的市民逐漸增多。 據市交通局統計資料, 去年, 我市公共自行車日均騎行量達2.3萬次, 累計騎行量已達700萬次。

體驗二:公車資訊即時顯示

“下一班次的K6路大概兩分鐘後到, 這個指示牌還真是貼心。

”在聊城市城區的部分公交網站, 即時顯示的車輛到站資訊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即時顯示車輛資訊, 這樣的智慧出行體驗在聊城公交集團推出的手機APP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過去幾年, 我市在城市公交發展過程中, 積極推進GPS智慧調度平臺建設, 並在全省率先採用了相關的管理軟體, 配合公交網站指示牌、手機APP等資訊發佈平臺, 市民可隨時掌握出行資訊。 智慧化的公車管理方式, 也提高了車輛的利用效率。 “我們根據市民出行的資料特點, 在高峰期增發車輛, 使更多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張建介紹說。 過去一年, 我市系統整合現有資訊資源形成資料中心, 建設了日常監測、應急管理等應用系統, 並向公眾和企業提供門戶網站、預審網站、手機APP等資訊服務平臺。

體驗三:換乘銜接高效無縫隙

2017年, 我市實施交通科技創新戰略, 全方位佈局科技創新體系, 實現公交卡與公共自行車租車卡“雙卡合一”, 是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創新發展取得的又一成果。

為改善群眾出行體驗, 去年我市加快完善慢行交通系統建設, 引導公共交通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工作, 提高了公共交通發展水準。 2017年, 我市已逐步實現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交通的良好換乘銜接, 使其發展走向系統化、舒適化和有序化。 通過引導居民採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 緩解了交通擁堵, 減少尾氣污染, 從而營造了舒適、安全、便捷、清新、寧靜的城市環境。 目前支付寶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模式已全部調試完畢, 為開展“公共+共用”互融模式城市自行車運營體系建設做好了準備。

為開展“公共+共用”互融模式城市自行車運營體系建設做好了準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