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事關你我!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巴中要放這些大招

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要按照“民生福祉改善走在前列”和“社會治理創新走在前列”的要求,

既量力而行, 又盡力而為,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 一年接著一年幹, 加快彌補民生短板,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文化

專案建設:

2020年前, 有序完成巴州老城區高中外遷

加快推進10個市級教育重點專案, 8所城區公辦幼稚園續建專案竣工投用, 新(改、擴)建城鄉公辦幼稚園10所, 新(改、擴)建城區學校6所。 完成中央、省預算內投資5600萬元, 新建義務教育學校校舍1萬平方米, 運動場1.2萬平方米, 建設鄉村教師周轉宿舍210套, 改造薄弱普通高中校舍1.2萬平方米, 運動場0.6萬平方米。 完善巴中中心城區校點佈局規劃, 2020年前, 推進巴州城區高中有序外遷。

義務教育:

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一個不少接受義務教育

堅持均衡發展、標準化發展、一體化發展義務教育, 促進教育公平, 嚴格控輟保學, 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一個不少接受義務教育。

完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 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推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 縮小校際差距, 著力緩解擇校熱。 化解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587個, 2018年, 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

學前教育:

有效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

加快公辦幼稚園建設, 推進普惠性民辦幼稚園和城鎮社區配套幼稚園建設, 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穩步提高入園率, 有效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

扶貧工作:

投入5.3億元資助建檔立卡貧困生8.3萬人

全年將投入教育扶貧資金5.3億元, 強化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 剛性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 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8.3萬人。 落實困境兒童幫扶舉措, 確保無一人因貧失學或輟學。 推動鄉鄉有標準化中心校建設,

加快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畫, 落實1.7萬名鄉村教師生活補助。

文化巴中將儘早申辦2018年巴人文化藝術節

基礎設施

著重推進6個城市書房建設

啟動秦巴文化活動中心、巴中博物館2個新建項目, 紅博館、飛霞閣、兵器展場3個布展項目。

著重推進6個城市書房建設, 儘快裝修投入使用通江縣群文中心, 推動巴州區“兩館”改造項目、恩陽區“兩館”新建項目、平昌縣文化綜合體續建項目實現實質性進展。

文化品牌:

打好“巴文化中心、川陝蘇區首府、晏陽初故里”三張牌

繼續打好“巴文化中心、川陝蘇區首府、晏陽初故里”三張文化牌。 儘早以市人民政府名義向省政府申辦2018年巴人文化藝術節, 編制2018年巴人文化藝術節策劃方案;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結合, 文化宣傳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相結合,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積極推進川陝蘇區紅色旅遊區建設;舉辦晏陽初文化研討活動, 啟動名片打造相關工作。

文化生活:

全面實施219個文化場館免費開放

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引進精品劇碼10場次以上,組織送文化下鄉220場,大力開展公益文化講座、文化扶貧宣傳活動。全面實施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全市219個文化場館);深入開展“書香巴中·全民閱讀”活動,全市全年開展20場次以上。

文化遺產:

推動出臺《巴中市石窟保護條例》

對全市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清理情況進行整理和資料完善,編印成冊,2018年內完成。啟動巴中石窟窟簷保護工程,實質性推動水寧寺石窟窟簷建設等項目,儘早啟動南龕石窟窟簷建設。啟動紅軍石刻標語群保護專案,編制紅軍石刻標語群保護規劃,推動出臺《巴中市石窟保護條例》。

醫衛縣域內貧困人口可先診療後結算

公立醫院:

落實藥品採購“兩票制”

2018年我市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動形成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領導體制、治理體系、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鞏固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成果,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加強藥械集中採購使用監管,落實醫療機構藥品採購“兩票制”。推進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進一步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提高診療、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

救助扶持:

建檔立卡貧困戶縣域內就診自付10%以內

落實“十免四補助”、醫療扶助、醫藥愛心基金救助等政策,實行縣域內先診療後結算和“一站式”服務,實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個一批”,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就診率達95%以上。貧困人口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費用個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內,切實降低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

培育名醫:

到2018年底每千名居民有2.1名執業(助理)醫師

打造一批理念領先、醫德高尚、業務精湛、技術精良、社會認同的名醫。到2018年底,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1人、註冊護士數達到1.8人,鄉鎮衛生院空編率控制在5%以內。

1

談建議

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關注

巴州區第九小學教師嚴琳

現在的義務教育,大大的促進了教育公平,嚴格控輟保學。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許多農村學生來到城區讀書後,遠離自己的父母,無論從心理還是生活都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關懷,從而會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我希望教育部門在學生安全教育上給予更多的關注。

2

談期盼

財政上多支援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金鳳村雖不是貧困村,但在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上與其他村相比較,還比較落後,如以前的鄉衛生站面積不達標需要重建、村裡留守老人多但無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除此之外就連鄉鎮陣地建設也比較落後,以前的辦公地點是一棟上個世紀70年代的老舊房屋,已被列入危房,為了保證辦公人員的安全只得另租用一棟民房辦公。希望政府能在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多給予財政支援。

恩陽區漁溪鎮金鳳村第一書記何紹輝

引進精品劇碼10場次以上,組織送文化下鄉220場,大力開展公益文化講座、文化扶貧宣傳活動。全面實施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全市219個文化場館);深入開展“書香巴中·全民閱讀”活動,全市全年開展20場次以上。

文化遺產:

推動出臺《巴中市石窟保護條例》

對全市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清理情況進行整理和資料完善,編印成冊,2018年內完成。啟動巴中石窟窟簷保護工程,實質性推動水寧寺石窟窟簷建設等項目,儘早啟動南龕石窟窟簷建設。啟動紅軍石刻標語群保護專案,編制紅軍石刻標語群保護規劃,推動出臺《巴中市石窟保護條例》。

醫衛縣域內貧困人口可先診療後結算

公立醫院:

落實藥品採購“兩票制”

2018年我市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動形成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領導體制、治理體系、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鞏固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成果,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加強藥械集中採購使用監管,落實醫療機構藥品採購“兩票制”。推進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進一步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提高診療、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

救助扶持:

建檔立卡貧困戶縣域內就診自付10%以內

落實“十免四補助”、醫療扶助、醫藥愛心基金救助等政策,實行縣域內先診療後結算和“一站式”服務,實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個一批”,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就診率達95%以上。貧困人口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費用個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內,切實降低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

培育名醫:

到2018年底每千名居民有2.1名執業(助理)醫師

打造一批理念領先、醫德高尚、業務精湛、技術精良、社會認同的名醫。到2018年底,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1人、註冊護士數達到1.8人,鄉鎮衛生院空編率控制在5%以內。

1

談建議

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關注

巴州區第九小學教師嚴琳

現在的義務教育,大大的促進了教育公平,嚴格控輟保學。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許多農村學生來到城區讀書後,遠離自己的父母,無論從心理還是生活都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關懷,從而會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我希望教育部門在學生安全教育上給予更多的關注。

2

談期盼

財政上多支援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金鳳村雖不是貧困村,但在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上與其他村相比較,還比較落後,如以前的鄉衛生站面積不達標需要重建、村裡留守老人多但無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除此之外就連鄉鎮陣地建設也比較落後,以前的辦公地點是一棟上個世紀70年代的老舊房屋,已被列入危房,為了保證辦公人員的安全只得另租用一棟民房辦公。希望政府能在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多給予財政支援。

恩陽區漁溪鎮金鳳村第一書記何紹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