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德芬教你如何擺脫負責情緒

原創 娛果果 2018-01-25 11:45:28

壞情緒來臨時, 我們或多或少做出過一些後悔的事, 因為不會控制情緒, 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今天, 我們來聊聊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當情緒來臨的時候, 我們用什麼方法面對它呢?首先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我接受自己的不舒服和外在的刺激可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同時也瞭解到外在的人、事物其實是無關的, 因為我們說了很多次不舒服, 憤怒悲傷其實是自己內在就有的!也有很多人並不會感到自卑或無價值, 因為他覺得自己很棒, 你們也有見過這樣的人對吧?他怎麼著都是挺好的,

而也有人在同樣的狀況之下根本沒有怎麼樣, 他會覺得你就在羞辱他了, 然後自我感覺不良好就上來了。 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懷裡有一個傷口, 然後我們去外面找不同的次來碰撞它。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看到自己不舒服的情緒, 告訴自己這是我內在一個多年的舊傷被觸動了,

這個人只是來幫助我看見這件事情的, 這是一個自我負責的態度。

另外我們可以開始一個自我的對話, 告訴自己不舒服的經驗是一條讓你更加認識自己的必經之路, 沒有對錯, 不需要你去抗拒或者是否認, 而他出現的目的是要説明你成長, 讓你知道自己真正是誰, 所以它是為你而來, 而不是沖著你來英文就叫做come for you not to you。

For you就是為你而來的to you就是沖著你來的, 所以其實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如果我們都能夠相信說他是為我們而來的, 我們就能從中學到一些什麼, 得到一些人生的意義, 這就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開端。 當然我覺得每個人來到這個地球上不一定都能夠知道我是來學習靈魂淨化的,

所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覺得我靈魂的進化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甚至比我得到了多少錢財比我嫁到了一個好老公比我生了孩子這些都重要,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這樣的感受和想法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處在一個困境當中, 你試著這樣想會不會幫助你更能夠有勇氣有擔當去面對困境,

也就是說看到這件事情是來幫助我靈魂淨化的或是這個人他是增長我命緣的一個菩薩, 他就是來幫助我成長的成就佛。 那麼我們可能不會那麼恨他, 因而看出在這個事情和這個人的應對當中, 我應該改變的, 我應該學習的是什麼?能夠有這樣的一個自我對話, 其實我們的負面情緒可能已經消弭大半了。

第三個步驟就是要慈悲地關照自己。 我之前也說過, 每次情緒起來的時候, 其實我們身上都有一個相對應的部位會感覺到不舒服,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夠把自己的呼吸帶到那裡, 輕輕地去安撫, 然後閉上眼睛去感受一下那個部位的不舒服, 比方說我在感覺受委屈不被公平對待被占騙宜或是被傷害的時候, 我的悲傷我的痛苦和憤怒大部分都是發生在我心口的正中央, 我就會深呼吸把呼吸帶到那裡, 然後去感受它!看著它, 不帶任何批判, 同時不製造任何腦中的故事, 就是在腦袋裡頭不製造任何故事或是任何的評論, 而是好好的跟身體的不舒服待在一起去安撫它。你看看它接下來會不會有所變化。

第四個步驟就是我們透過前面三個步驟,試著把不舒服的感覺全部包容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不去批判或是壓抑了,這也是很重要的。當你能夠涵容一個情緒的時候,你可以把它化解掉,就不用去壓抑,也不用去投射在外面了。比方說我們看到自己的親人受了傷,或是孩子生病了,其實我們的第一個感受是會感覺到愧疚,因為我們沒有照顧好他們,然後又感受到心疼。如果你自己的心疼或是愧疚地感受,沒有辦法承受的時候,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去責駡對方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弄成這個樣子,我叫你多穿點衣服,你看你生病了,我們就是會用發怒的方式去責怪對方!

其實最終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跟自己內在的不舒服的感覺呆在一起,這個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是自責,也可能是心疼,但是我們最後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讓對方感覺很不好的態度。我以前也舉過一個例子,很多老好人沒有辦法拒絕別人,這種情況為什麼?就是因為他每次拒絕別人的時候都感覺到愧疚,別人要求他做什麼,他就是沒有辦法拒絕,可是他又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弄得大家反而都不高興。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能夠涵容自己的情緒跟這些小小的不舒服自責、羞愧、愧疚、自我價值不夠,覺得自己不被愛這些感受,如果你能認出它來說這是我從小的就有的一個慣性模式,它又出現了,我很好奇的看著它怎麼會又出來了,我就跟它好好的待在一起。我不用到外面去找激發它的罪魁禍首,也不用去找承接它的代罪羔羊,我就是安安穩穩的跟情緒待在一起,看它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個時候你很有承擔力的,你就能夠消化很多的事情。然後你會發現你跟家人的相處比較好了,在工作方面也會比較順利,跟朋友的相處更是沒話說了,以前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痛苦可能因此都能夠化解,所以這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我鼓勵大家在生命當中去認出來自己常常犯的這些小情緒有哪些,然後願意去面對它,接受它對峙它。最後把它在我們廣大的內在空間當中包容起來,它就能夠消弭於無形了。好好的去面對自己的各種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而是好好的跟身體的不舒服待在一起去安撫它。你看看它接下來會不會有所變化。

第四個步驟就是我們透過前面三個步驟,試著把不舒服的感覺全部包容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不去批判或是壓抑了,這也是很重要的。當你能夠涵容一個情緒的時候,你可以把它化解掉,就不用去壓抑,也不用去投射在外面了。比方說我們看到自己的親人受了傷,或是孩子生病了,其實我們的第一個感受是會感覺到愧疚,因為我們沒有照顧好他們,然後又感受到心疼。如果你自己的心疼或是愧疚地感受,沒有辦法承受的時候,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去責駡對方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弄成這個樣子,我叫你多穿點衣服,你看你生病了,我們就是會用發怒的方式去責怪對方!

其實最終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跟自己內在的不舒服的感覺呆在一起,這個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是自責,也可能是心疼,但是我們最後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讓對方感覺很不好的態度。我以前也舉過一個例子,很多老好人沒有辦法拒絕別人,這種情況為什麼?就是因為他每次拒絕別人的時候都感覺到愧疚,別人要求他做什麼,他就是沒有辦法拒絕,可是他又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弄得大家反而都不高興。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能夠涵容自己的情緒跟這些小小的不舒服自責、羞愧、愧疚、自我價值不夠,覺得自己不被愛這些感受,如果你能認出它來說這是我從小的就有的一個慣性模式,它又出現了,我很好奇的看著它怎麼會又出來了,我就跟它好好的待在一起。我不用到外面去找激發它的罪魁禍首,也不用去找承接它的代罪羔羊,我就是安安穩穩的跟情緒待在一起,看它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個時候你很有承擔力的,你就能夠消化很多的事情。然後你會發現你跟家人的相處比較好了,在工作方面也會比較順利,跟朋友的相處更是沒話說了,以前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痛苦可能因此都能夠化解,所以這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我鼓勵大家在生命當中去認出來自己常常犯的這些小情緒有哪些,然後願意去面對它,接受它對峙它。最後把它在我們廣大的內在空間當中包容起來,它就能夠消弭於無形了。好好的去面對自己的各種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