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唯有自律和堅持,才能照亮你的“下輩子”

原創 職場瑪格麗特 2018-01-18 09:50:50

七年就是一輩子, 如果我們以七年為一個時間段去計算我們的人生, 那我們每個“下輩子”就是對“上輩子”的檢驗。

如果你在“上輩子”選擇打遊戲追網劇每天得過且過, 那你的“下輩子”和你“上輩子”幾乎沒什麼差距。

如果你在“上輩子”選擇努力學習拼命工作, 每天都是高度自律, 那你“下輩子”的起點一定比你“上輩子”高出很多很多。

想想看, 你在18歲之後到現在, 已經過了幾個七年了?你有沒有真正的審視自己曾經走過7年的路?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所謂自律, 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 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

去年認識的一個華中區老總, 三十幾歲。 十幾年如一日的每天工作12個小時。 他說在18歲的時候懷著夢想來到上海。 打工不順, 幹體力活被人瞧不起之後, 他意識到自己應該通過努力和知識改變自己。

他選擇了參加自考,

可是因為家窮他連初中還沒有畢業。 在最初的三年時間, 他從不給自己放假, 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書, 上課, 雖然覺得愧對父母, 但是他還是在過年過節的時間選擇蝸居在出租屋裡做題。

拼盡全力才獲得一次機會, 進入外企, 又發現英語是極大的軟肋, 在28歲的年紀開始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 每天雷打不動聽兩個小時, 一年之後連外國同事都說他進步巨大。

他把自己這樣的自律精神也發揮帶團隊中來, 在這兩年週邊環境極其糟糕的情況下, 他的團隊如同逆生長一般, 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成為這個集團在中國最年輕的地區老總。

是的, 你只有見到過這些努力的人, 才會覺得他們真的是應了那句話:“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

26歲的孫楊正式對外表示, 至少將要遊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說“我7歲下水, 平均每天遊三千米;12歲成為專業運動員, 平均每天游一萬三千米, 7歲到現在, 我至少訓練了五千天, 地球一圈才四萬多公里, 這樣一算, 我已經遊了一圈多了。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 讓別人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我, 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和初心, 無論取得過什麼樣的成績, 還是依然可以保持起初那樣的訓練狀態, 作為一個運動員, 接受並戰勝身體、時間的限制, 日復一日地訓練, 提升, 不容易,

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 ”

正所謂, 日復一日, 積少成多, 如同蓮花定律, 終會看得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有些人的成功, 真的是早晚的事情。

你可能會說, 怎麼辦, 我已經荒廢了七年了?我的下輩子要完蛋了嗎?並沒有, 只要意識到這點, 行動起來從來不晚。

日本有一個醫生,名叫大津秀一,是名臨終關懷醫生,見證過1000位病患的臨終遺願,從中總結出人生後悔最多的事情。

其中高居榜首的是---沒有實現夢想。

中國也有一家雜誌社對於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你最後悔的是什麼?

排在第一名的就是: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

所以在你年輕的時候,趁著你沒有那麼多壓力,還有體力和精力,給自己制定一個成長計畫,然後百折不撓地按照這個計畫去一步步推進,你肯定會獲得成功。

一個人每天都要給自己留出兩到三個小時,用來提升能力,給未來的自己做投資。

你要做的是,避免無意義的消耗時間,專心投入到自己想學習的領域,去踐行一個可以照亮你下輩子的事情。

日本有一個醫生,名叫大津秀一,是名臨終關懷醫生,見證過1000位病患的臨終遺願,從中總結出人生後悔最多的事情。

其中高居榜首的是---沒有實現夢想。

中國也有一家雜誌社對於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你最後悔的是什麼?

排在第一名的就是: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

所以在你年輕的時候,趁著你沒有那麼多壓力,還有體力和精力,給自己制定一個成長計畫,然後百折不撓地按照這個計畫去一步步推進,你肯定會獲得成功。

一個人每天都要給自己留出兩到三個小時,用來提升能力,給未來的自己做投資。

你要做的是,避免無意義的消耗時間,專心投入到自己想學習的領域,去踐行一個可以照亮你下輩子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