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活動減少哺乳動物遷徙範圍

本報訊一項新研究說, 由於人類活動佔據了太多空間——地球陸地表面的50%至70%, 全球哺乳動物活動和遷移範圍大幅縮小, 幾乎所有地區所有體型的陸生哺乳動物都受到影響。

1月2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這一發現還表明, 一些重要的生態過程均與動物活動有關, 例如種子運輸和營養迴圈。 並且隨著氣候變化, 這一趨勢也可能給動物帶來麻煩。

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科學家分享了對57個物種的803只哺乳動物的衛星跟蹤資料, 這些動物從黑斑羚到東非狒狒和灰熊。 例如, 從2002年至2009年, 研究人員用電子項圈追蹤了生活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原生態稀樹草原中3頭獅子的活動情況。 定位資料顯示, 其中1頭獅子活動範圍達到兩個芝加哥市那麼大, 它在這個範圍內覓食、吸引伴侶、驅趕入侵者。

這些資料記錄了動物在10天的時間尺度上的移動, 並與“人類足跡指數”相關聯,

該指數使用諸如人口密度、是否有道路和夜間燈光等指標測量了人類對一個地方的影響程度有多深。

由德國、美國等多國生物學家合作完成的這項研究稱, 與那些棲息地尚未被人類踏足的同類相比, 棲息地受人類影響的哺乳動物活動和遷移範圍大為縮小。 從非洲草原的大象到北美大陸的松鼠, 幾乎所有陸生哺乳動物都未能倖免。

領導這項研究的德國法蘭克福市歌德大學宏觀生態學家Marlee Tucker說, 對於動物的流動性下降可能會有不止一種解釋。 他指出:“一些動物可能陷入困境, 被封閉在適合它們的一塊土地中, 抑或被一些不適合的地形所包圍——道路、柵欄或許多人類。 ”但也有一些動物可能會把自己束縛在有吸引力的資源附近,

比如可食用的農作物或用於牲畜飲水的水源。

這有助於解釋米蘇拉市蒙大拿大學生態學家Mark Hebblewhite追蹤的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附近的一群麋鹿的行為。 許多麋鹿已經停止在夏季和冬季之間遷徙。 Hebblewhite說:“這些動物已經放棄了它們以前的野生方式。 ”

Hebblewhite說,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有蹄類動物的遷徙中。 現在許多有蹄類動物會在夏天盡情享用灌溉的苜蓿作物, 而這些地方之前是被它們放棄的。 “遷徙的目的是為了在8月的灑水噴頭下獲得動物所需的熱量。 ”Hebblewhite說。

而動物流動性的減少可能會影響生態系統, 因為這意味著動物糞便中的種子和營養可能不會被廣泛傳播, 或者像麋鹿這樣的食草動物會更集中在一塊較小的地方吃草。

而這也會影響到其他動物——聚集在一個小區域內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這絕對是令人擔憂的。 ”Tucker說。

“動物的遷移非常重要, 在遷移中它們會完成在不同區域間運輸養分、傳播種子等重要的生態功能。 ”Tucker說。 例如在北美, 每年蝙蝠為植物授粉的工作就可以折算成35億到500億美元價值的勞動, 如果哺乳動物遷移減少, 會對生態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保護生物學家、佛羅里達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Reed Noss說, 這一發現強調了土地“走廊”的重要性, 後者使得野生動物能夠在棲息地的核心區域之間遷徙。 隨著氣候的變化和海平面的上升, 這些特徵使得動物能夠更廣泛地尋找食物和配偶,

並最終找到更適宜的氣候。

Noss指出, 在道路和城市等人類障礙無法被野生動物走廊穿過的地方, 或者動物無法迅速遷徙以跟上環境變化的地方, 一些物種可能需要幫助。 他說:“如果我們不想失去這些物種, 我們似乎別無選擇而只能進行干預。 ”

Hebblewhite表示, 知道人類活動正在減少物種的流動會“激勵”他去爭取更多的對野生動物開放的空間——甚至是狹小的走廊, 從而幫助動物遷徙。 他說:“在21世紀, 要建立一個新的保護區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但也有可能建立起新的聯繫, 比如穿越高速公路的野生動物天橋, 以及保護城市和農場中現存的縱橫交錯的棲息地, 它們都可以作為走廊。

Hebblewhite說, 冬天, 即便在牲畜不在家的時候, 也應該讓農場主們敞開他們的大門, 這能幫助叉角羚在這個季節裡遷徙。

如果棲息地減少或碎片化,動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生活空間就會變得稀少,受影響的動物經常會選擇徹底離開原有棲息地。研究人員因此認為,人類活動導致的動物棲息地減少或碎片化,對陸生哺乳動物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

Tucker補充說,遷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奇觀之一,理應受到保護。“如果我們對這一景觀進行了過多的修改,以至於你都不會為知道動物已經走到這麼遠而感到高興,那將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她說,“自然紀錄片再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尺度了。”(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8-01-30 第2版 國際)

這能幫助叉角羚在這個季節裡遷徙。

如果棲息地減少或碎片化,動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生活空間就會變得稀少,受影響的動物經常會選擇徹底離開原有棲息地。研究人員因此認為,人類活動導致的動物棲息地減少或碎片化,對陸生哺乳動物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

Tucker補充說,遷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奇觀之一,理應受到保護。“如果我們對這一景觀進行了過多的修改,以至於你都不會為知道動物已經走到這麼遠而感到高興,那將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她說,“自然紀錄片再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尺度了。”(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8-01-30 第2版 國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