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前三十年的縣委書記

在七十年代後, 我曾拍過不少縣委書記。 那時, 農村正處在大興水利、大搞農田建設、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大學、大趕、大超的群眾運動中, 群眾很忙, 幹部很忙, 指揮一個縣的縣委書記更忙。 他們要制訂建設規利, 要下鄉調查, 要親自去作試驗田, 還要帶頭到工地參加勞動。 有的縣委書記長期在農村蹲點, 住在農村、吃在農村, 和農民一塊幹活, 真是“晴天一身汗, 雨天一身泥”, 稱得上是人民的好長工了。 我鏡頭下的幾位縣委書記, 就是其中的代表。

曬得最黑的是陳書記

1979年, 我拍攝《瀏陽河》照片, 一路聽到很多關於縣委陳再仁書記的生活故事。 陳再仁是全省優秀縣委書記, 人民日報曾介紹過他的事蹟。 人們說得最多的是陳書記艱苦樸素, 關心群眾。 一個偶爾的機會, 我在收割晚稻的田間碰上了陳再仁書記, 那時他正拿著鐮刀站在稻田和一位老農交談,

我用望遠鏡頭拍下了。 休息時, 我冒失地問陳書記:“你為什麼曬得這麼黑?”他說:“我的臉比較寬, 容易顯胖, 而老百姓最不喜歡肥頭大耳的縣委書記, 尤其是我們瀏陽縣, 是個革命老區, 我們教育群眾的最好方法, 是進行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教育, 為了讓自已縮短與群眾的差別, 我堅持參加勞動, 使自已曬得黑一點, 瘦一點, 能更好地接近群眾, 為群眾辦事。 現在看來, 效果不錯, 不少群眾不叫我書記而叫陳老頭了。 ”他的一番富有風趣的話, 弄得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跑得最快的是曾書記

1973年, 我去汝城縣龍虎洞水庫配套工程的工地上採訪, 從車窗裡看到一個很熱烈的勞動場面, 我要小車司機停車讓我們下去拍些照片。 車停了, 我們直奔工地瞭解情況, 正好一對對擔土民工朝我們前方跑來, 聽說他們在搞勞動競賽, 看誰擔得重, 跑得快, 通過跳板不跌倒, 就是優勝者。 我本能地拿著相機拍下了這一難得的瞬間, 當我打聽跑在最前面的民工是誰時, 大家都咯咯地笑了起來,

有位小夥子對我說:“那就是我們的縣委書記, 怎麼樣, 帥不帥?”我連聲說:“帥極了!帥極了!有縣委書記帶頭, 難怪工地這樣的活躍。 ”

穿得最土氣的是劉書記

1973年, 我去邵東縣採訪“農業學大寨”。 走進這個縣境內就聽到巨大的爆破聲, 聞到濃濃的火藥味, 到處寫著“橫下一條心,

捨得一條命, 石山不炸平, 堅決不收兵!”等標語橫幅。 我準備先找縣委書記劉中心瞭解情況, 然後下去拍照, 不料劉書記不在, 縣委辦公室的同志接待了我。 他們開玩笑地說:“記者要找我們的書記, 可不容易, 我們的書記叫劉中心, 他基本上不坐辦公, 哪裡搞中心工作, 哪裡最繁忙, 他就在哪裡現場辦公, 縣委有台舊吉普車他不坐, 說下農村還是單車好, 車子留著接待客人。 ”經打聽, 才知道他在火廠坪公社龍興大隊指揮改造亂石山。 我坐著縣委的車子趕到了火廠坪公社, 可公社辦公室的負責人說:“書記來來去去從不打招呼, 都是直接上工地, 你們去工地找他吧!”後來, 好不容易在去亂石山的田野裡碰上了他。 他留著很深的頭髮和鬍子, 穿著一身破舊衣服,肩上掛著一個黃色舊挎包,衣服和鞋子上還有很多黃泥漿,看得出他剛從工地下來。在我的鏡頭中,他打扮得比當地幹部和老百姓還土氣。

【本文原標題《七十年代的縣委書記》,原載作者博客,作者唐大柏,系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湖南日報攝影組組長。曾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第四、第六、第七次代表大會,多次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穿著一身破舊衣服,肩上掛著一個黃色舊挎包,衣服和鞋子上還有很多黃泥漿,看得出他剛從工地下來。在我的鏡頭中,他打扮得比當地幹部和老百姓還土氣。

【本文原標題《七十年代的縣委書記》,原載作者博客,作者唐大柏,系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湖南日報攝影組組長。曾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第四、第六、第七次代表大會,多次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