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專訪|ABB S.M.馮鏡曉:培植“漫感”作品,為網劇開闢新方向

從2016年夏天被網友大呼“有毒”“辣眼睛”的《親愛的, 公主病》到其CP劇《親愛的王子大人》, “親愛的”系列就以不同于傳統瑪麗蘇套路, 但依舊保持偶像劇夢幻觀感而被觀眾心心念念。 而作為製作方的ABB S.M.一直深藏幕後, 不顯山露水。

而2017年的冬天, 將科幻、懸疑、二次元等多種元素完美結合, 豆瓣評分7.9的燒腦網劇《端腦》再一次驚豔到觀眾後, ABB S.M.創始人馮鏡曉及其團隊才逐漸走進觀眾視野, 被大眾所熟知。

1

常規故事的再次解讀,

將反套路進行到底

在馮鏡曉和ABB S.M.團隊看來, 無論是哪部作品, 哪個專案, 在題材選擇上, 不會過分強調題材的標新立異, 並不是一定要做前面沒人做過的題材。 而即使在傳統固有的題材之下, 也能夠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視角去切入,

也就是所謂的“反套路”。

“切入點的視角會帶來一些新的體驗, 就是我們比較俗的一句話, 換個角度來看世界。 你不只看到這一面, 你還能看到另外一面, 如果這個東西是我們能看到的另外一面, 我們就很有興趣去做。 ”馮鏡曉說道。

ABB S.M.創始人 馮鏡曉

ABB S.M.最早開始做的電視劇《媽媽像花兒一樣》, 是一個關於癌症的故事, 這樣的題材很悲傷, 但團隊想嘗試用喜劇的方式來講述一個悲情故事, 並帶入“瑪麗蘇”元素, 重拾生活的美好, 並且相信會有奇跡出現。 電視劇《繁星四月》, 其實是一個很容易套路的故事, 不外乎姐姐扔掉了妹妹, 妹妹後來如何艱辛, 勵志。 但ABB S.M.更希望換一個角度來展開, 姐姐並不是壞人, 她只是害怕妹妹奪走她的一切, 她的內心很善良, 這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 而這樣的視角, 有別于傳統故事類型。

之後ABB S.M.開始進軍網劇市場, 對他們而言, 網劇能夠給團隊更大的發揮空間。 《親愛的, 公主病》作為團隊的第一部網劇, 馮鏡曉和團隊希望能夠帶有童話感, 但就相較於“白雪公主與王子”的傳統童話故事來說, 他們在人設上依舊充滿了“反套路”。 女主不是彬菜式的草根女主, 而是高高在上的公主, 男主也不是霸道總裁, 而是出身普通的打工學生。 而故事切入點由女二展開, 而不是傳統的女主視角。

這樣的創新與反套路對於觀眾來說更加有趣,在對傳統觀念及套路的顛覆中,ABB S.M.尋求的不是劍走偏鋒,但卻在一部部作品中自成一派。

2

甜膩少女漫+燒腦少年漫,

培植觀眾漫感

縱觀ABB S.M.的作品,除了劇情滿滿的“反套路”外,作品中諸如“瑪麗蘇”、“少女心”、“少年漫”的漫畫風格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親愛的,公主病》作為ABB S.M.最早製作的網劇,最初就是希望可以做“少女漫”質感的戀愛劇,而戀愛作品最重要的是把握“少女心”,ABB S.M.擅長在“漫畫感”中巧妙融入“少女心”。對於如何拿捏好這種感覺,馮鏡曉坦言,首先要明白瞭解“少女漫”是什麼,少女的懵懂加之漫畫風格,無論是情緒的表達還是對於事情的理解與思考都有很強的符號特色。明白這些,再具體與劇情進行契合,才能有產生最佳效果。

而《親愛的王子大人》更加偏向童話感,從創作開始ABB S.M.就希望可以有粉粉的感覺,而童話最能夠體現這種底色。

相較於“親愛的”系列更自由的創作空間,《端腦》則是一部實打實的漫改作品,而如何在真人化的過程中完整保留下原著的“漫感”,成為擺在馮鏡曉和ABB S.M.面前的全新考驗。在馮鏡曉看來,任何一部漫改真人,絕對不是簡單的copy,而是要抓住“神髓”,也就是如何把二次元的東西轉化成三次元,這就要找到漫畫的內核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強調《端腦》的科幻屬性,但我們認為它的本質是一個科幻外衣下的懸疑推理故事,這是我們必須在改編中要展現和把握的,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科幻更重要。”馮鏡曉解釋到。

在這個把握拿捏的過程中,臺詞是觀眾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如果完全使用漫畫中的臺詞,在表演中可能會很“中二”,而這就需要主創進行必要的嘗試和摸索。一些臺詞,如果認為這是核心的,哪怕它“中二”,也會被保留下來。這是不能觸碰的紅線,在馮鏡曉看來不可以把原著最“神髓”,最好的東西改掉,其他則可以酌情選擇。

在拍攝中,導演和編劇每天在片場就像解密一樣,畫圖切割,解釋分析每個遊戲關卡,保證每位工作人員都能明白遊戲規則。在場景道具方面,劇組重金搭建的場景可能只是為了滿足幾個鏡頭,後期特效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共完成了3752個特效鏡頭。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將原著漫畫中的“漫感”完整還原出來,有別於“親愛的”系列瑪麗蘇滿滿的“少女漫”,網劇《端腦》所呈現的是緊張刺激,高智商燒腦的“少年漫”。馮鏡曉透露,在《端腦》第二季中,主人公狀態會更加成熟,整體定位也將更高一些,“少年漫”將過渡到“青年漫”。

3

保持“漫感”風格,

堅持打造精品

從最初的《媽媽像花兒一樣》到如今的《端腦》,馮鏡曉和ABB S.M.始終在堅持自己的風格,無論題材如何變化,ABB S.M.的內核依舊是“反套路”+“漫感”,這樣的表現方式明顯區別於行業其他團隊,這也讓ABB S.M.作品更加旗幟鮮明。

ABB S.M.由ABB劇本工坊(ABB Story)和ABB良品製造(ABB Making)組成,兩個團隊相輔相成,從劇本源頭開始把控內容,到最終拍攝,保證影視化內容的呈現始終統一。在馮鏡曉看來,來自同一團隊,有著相同審美、相似理念的事業夥伴顯然更能理解對方的意圖。貫穿影視製作全流程的一體化作業,讓故事、創意得以充分落地執行,最終產生1+1>2的理想效果。

接下來,除了《端腦》第二季,2018年ABB S.M.團隊還將推出《從前有座靈劍山》,雖是仙俠題材,但卻是喜劇。馮鏡曉和團隊期待能夠給觀眾在喜劇和仙俠劇之間帶來全新的體驗。

不管是什麼作品,馮鏡曉和ABB S.M.團隊將來會繼續在打造具有“漫感”的作品道路上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對於未來,馮鏡曉希望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創作和製作上,他相信“用心會被看見”,就像團隊ABB的含義一樣,Always Be Better。

文|潘狗蛋兒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彙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資訊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説明影視人獲得更多資訊、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業務合作: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這樣的創新與反套路對於觀眾來說更加有趣,在對傳統觀念及套路的顛覆中,ABB S.M.尋求的不是劍走偏鋒,但卻在一部部作品中自成一派。

2

甜膩少女漫+燒腦少年漫,

培植觀眾漫感

縱觀ABB S.M.的作品,除了劇情滿滿的“反套路”外,作品中諸如“瑪麗蘇”、“少女心”、“少年漫”的漫畫風格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親愛的,公主病》作為ABB S.M.最早製作的網劇,最初就是希望可以做“少女漫”質感的戀愛劇,而戀愛作品最重要的是把握“少女心”,ABB S.M.擅長在“漫畫感”中巧妙融入“少女心”。對於如何拿捏好這種感覺,馮鏡曉坦言,首先要明白瞭解“少女漫”是什麼,少女的懵懂加之漫畫風格,無論是情緒的表達還是對於事情的理解與思考都有很強的符號特色。明白這些,再具體與劇情進行契合,才能有產生最佳效果。

而《親愛的王子大人》更加偏向童話感,從創作開始ABB S.M.就希望可以有粉粉的感覺,而童話最能夠體現這種底色。

相較於“親愛的”系列更自由的創作空間,《端腦》則是一部實打實的漫改作品,而如何在真人化的過程中完整保留下原著的“漫感”,成為擺在馮鏡曉和ABB S.M.面前的全新考驗。在馮鏡曉看來,任何一部漫改真人,絕對不是簡單的copy,而是要抓住“神髓”,也就是如何把二次元的東西轉化成三次元,這就要找到漫畫的內核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強調《端腦》的科幻屬性,但我們認為它的本質是一個科幻外衣下的懸疑推理故事,這是我們必須在改編中要展現和把握的,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科幻更重要。”馮鏡曉解釋到。

在這個把握拿捏的過程中,臺詞是觀眾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如果完全使用漫畫中的臺詞,在表演中可能會很“中二”,而這就需要主創進行必要的嘗試和摸索。一些臺詞,如果認為這是核心的,哪怕它“中二”,也會被保留下來。這是不能觸碰的紅線,在馮鏡曉看來不可以把原著最“神髓”,最好的東西改掉,其他則可以酌情選擇。

在拍攝中,導演和編劇每天在片場就像解密一樣,畫圖切割,解釋分析每個遊戲關卡,保證每位工作人員都能明白遊戲規則。在場景道具方面,劇組重金搭建的場景可能只是為了滿足幾個鏡頭,後期特效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共完成了3752個特效鏡頭。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將原著漫畫中的“漫感”完整還原出來,有別於“親愛的”系列瑪麗蘇滿滿的“少女漫”,網劇《端腦》所呈現的是緊張刺激,高智商燒腦的“少年漫”。馮鏡曉透露,在《端腦》第二季中,主人公狀態會更加成熟,整體定位也將更高一些,“少年漫”將過渡到“青年漫”。

3

保持“漫感”風格,

堅持打造精品

從最初的《媽媽像花兒一樣》到如今的《端腦》,馮鏡曉和ABB S.M.始終在堅持自己的風格,無論題材如何變化,ABB S.M.的內核依舊是“反套路”+“漫感”,這樣的表現方式明顯區別於行業其他團隊,這也讓ABB S.M.作品更加旗幟鮮明。

ABB S.M.由ABB劇本工坊(ABB Story)和ABB良品製造(ABB Making)組成,兩個團隊相輔相成,從劇本源頭開始把控內容,到最終拍攝,保證影視化內容的呈現始終統一。在馮鏡曉看來,來自同一團隊,有著相同審美、相似理念的事業夥伴顯然更能理解對方的意圖。貫穿影視製作全流程的一體化作業,讓故事、創意得以充分落地執行,最終產生1+1>2的理想效果。

接下來,除了《端腦》第二季,2018年ABB S.M.團隊還將推出《從前有座靈劍山》,雖是仙俠題材,但卻是喜劇。馮鏡曉和團隊期待能夠給觀眾在喜劇和仙俠劇之間帶來全新的體驗。

不管是什麼作品,馮鏡曉和ABB S.M.團隊將來會繼續在打造具有“漫感”的作品道路上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對於未來,馮鏡曉希望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創作和製作上,他相信“用心會被看見”,就像團隊ABB的含義一樣,Always Be Better。

文|潘狗蛋兒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彙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資訊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説明影視人獲得更多資訊、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業務合作: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