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形意拳是先有五行拳還是先有十二形?「老拳師酒後吐真言2」

先欣賞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趣味武術界短篇小說——老拳師酒後吐真言, 社會青年自學練成實戰高手-第3、第4章節:

第1、2節複讀:半步崩拳郭雲深晚年的形意拳有什麼變動?(老拳師酒後吐真言1)

頭哥感覺自己活得有點累, 一直得跟個衣服架子似的裝狠。 往那一站, 甭管穿著唐裝還是西裝, 都得是一副毒梟雇傭兵的架勢。 裝狠是很高級技術, 本來是一種職業病, 他們的職業性質讓他們沒心情嬉笑, 每時每刻都繃著神經, 任務之後身心疲憊, 所以他們往往精瘦而冷漠, 很少願意講話, 動手就下死手, 一看上去確實非同凡響。

頭哥, 就得硬裝出來這副樣子, 其實裝的跟真的還是有差別的, 只是大家看到他這副虎逼的樣子, 雖不相信他的戰鬥力, 卻也感覺這人腦子不太正常, 也就絕少招惹他了。 只是頭哥越來越胖了, 越來越像個山炮了, 這讓頭哥很犯愁,

換了幾個髮型都沒有得到改善。

自從馬老闆提拔上了一位特別會拍馬屁的馮秘書, 這個馮秘書又招聘來一位特種兵, 頭哥就感覺, 風氣慢慢變了, 兄弟們跟自己越來越疏遠了。 以至於老闆給自己開了許多方便, 讓自己可以安心自己的武術事業, 這是什麼意思?

頭哥摸了摸自己的絡腮胡跟下巴, 點開了歌曲《映山紅》, “MMP, 這日子真TM沒勁, MD不管了, 喝酒。 ”

老木提議頭哥也喝點白的, 都這個點了, 老闆不會回來的。 頭哥道, 回拉我也不怕, 我已經安排好人員了。 頭哥下了一口白乾, 嗆得直吐舌頭, “咳咳, 哎, 連酒都跟老子過不去。 老白乾, 哼, 老子這幾年恐怕要白乾了。 ”

頭哥點了根煙靠在沙發上, 感覺暈乎乎身上又熱, 頭哥舌頭嗚嚕著問老木:“木哥,

老師傅教你的時候, 有沒有說五行拳其實就是三拳?”

“他講過, 招數是越練越少, 倒沒具體說是幾拳。 ”

“哦?那你都會幾拳?”

“我是五行拳, 十二形不全。 ”

“其實, 五行拳就是老三拳!”

“你說幾拳就幾拳, 反正眼前沒人打得過你。 ”

“艸, 木哥!你不能這麼講, 我就是吃了太實戰的虧!就會三拳, 我開不了拳館。 你說, 人家一個免費體驗就學走了, 付費不付費一個屌樣, 還怎麼擴大業務?”

“你過去帶徒弟給老闆攻城掠地的時候, 不是挺能收人的麼?”

“木哥, 別人不知道, 你還看不出來?要不是忽悠他們以打帶練, 我有什麼能教的?”

“要不你就學點套路。 ”

“艸, 我一學套路, 我還怎麼好意思說實戰。 ”

“套路練好了也能實戰。 ”

頭哥原本按著拳譜創編了不少動作, 但怎麼打都不順,

編來編去還是這三下, 想到這就憋氣。 酒精起了作用, 頭哥心中豪情萬丈, “論武功世間我就最高, 哪有人會比我更強?”

虧得老師傅留下了拳譜, 裡邊有很多話, 怎麼講都能說得過去。 現在流行國學講堂, 揣著本《論語》《弟子規》就怎麼忽悠怎麼有。 頭哥深受啟發, 不斷發明新玩意拿徒弟實驗, 而且還神秘兮兮的, 好像本來不打算講, 因為喝多了才一不小心透露出來, 這非常令人感慨:唉, 又露活了。 當遇著沒編排好, 前後矛盾的地方, 頭哥就講:核心不還是混元樁麼?混元樁練好了, 任意變化勢無窮。 我這人不藏私的, 第一課就教給你們了!然後趕緊改進。 有時候, 他也會露活給木哥看, 木哥如果順著往下練, 就算是賺到了。

“木哥,

你學拳那會我還小, 學的不底細, 你把你的五行拳正經練練, 咱們對對譜。 ”

“說的是, 當時你還吃奶呢!”木哥心裡嘟囔著, 你見過我師父麼?但他強忍著不能這麼說, “我都撂下多少年了, 也就眼力還有點, 功夫早沒了。 五行拳, 比劃起來大同小異。 ”

“好吧!我是實在人, 我練給你看看!”頭哥把睡衣往後一撂, 這就狂舞起來, 兩手上下翻飛, 步子一出一近, 嗯!現在這些練形意拳的, 這個氏那個氏的, 還不都是從我手上這本拳譜上學的?都不是正解!世上根本就沒有十二形!根本就沒有五行拳!這都是後來附會的!

前手直拳後手直拳, 上勾平勾斜勾, 跳步掄擺, 蹬腿鞭腿……蹬腿鞭腿要少用, 五行拳講究腳下有根, 嗯以後不用了……一招一式虎虎生風。 頭哥打得如瘋似癲,但是喝的急了還是有點腿軟腦子暈,腳下一滑跪在了地上,哇的一聲就吐了一大口。

頭哥順著撈了一把,好似為了展示順機應變才模擬滑倒的一般。

“殺狗掏心,好招!武術,怎麼用不是用?”

“哥,你取笑我不是?笑你也笑了,當著你我也不裝,這回該告訴我你的看法了。”大頭靠在沙發上噓噓地喘著。

“大頭,你先說說,老三拳是哪三拳?”

“是鑽、炮、崩!”大頭講,“就根本沒有什麼五行生克!橫拳是意,不是拳,橫不見橫,意在鑽崩。劈拳是格鬥勢,變化無窮!準確說五行拳就是一個崩拳!鑽拳是崩拳的變向,炮拳是崩拳的閃躲打法,也就是前後直拳的變化!”

大頭又比劃起來,前手直拳、後手直拳、架打搖避變勾拳、上步切別是劈拳……看得老木連連稱讚。

“歇會吧!”老木招呼頭哥,忽忽悠悠的看著心慌。

頭哥坐下來,一邊吃著豬耳朵拌菜,一邊催促老木說說看法,老木很少正面批評,這讓頭哥有點著急,他主動問:“木哥,你說形意拳的練法兩條腿走一條直線上,這TM能站穩麼?”

老木也低頭吃了幾筷子菜,似無意道:“大頭,如果你跟那個特種兵打打,你有幾成把握?”

頭哥講:“那還說得准?哈哈,要我說我能打死他,你也不信啊。”

“你得做準備啊,萬一哪天大培訓,你倆誰聽誰的?你是大頭兒,但現在是軍體化訓練,他那套考評,你上是不上?”

頭哥嘟囔道:“艸!那套東西,我剛組建班子的時候也設置過,網上還有教學視頻呢!有個屁用?咱們又不是保衛領導人,現在部隊也都是科技化作戰,你都不知道手上的是任務還是演習,都完成任務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完成了。餘外那些素質訓練,目的就是一個——服從!真是動手的時候,就是老遠的扣一下扳機!這個我懂!那人是入伍之前就拿過拳館交流賽地區冠軍,我要跟他打,按什麼打?按競爭上崗?”

老木知道頭哥好面子,他找自己喝酒,絕對不是發發牢騷那麼簡單,他是通過發牢騷這種方式,讓自己主動講點什麼。但這種事情多了,老木也不太樂意傳授他東西但不被領情了。

“五行拳,”老木點著哈爾賓紅腸拌豆腐圈道,“就好比是五個雞扒炒成一盤菜,吃起來是一個雞扒味兒。這在你剛才的拳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三回九轉是一勢,而任意變化勢無窮。大頭,你行了!能練得五拳都是一個味,出手不見形,你行了!”

“我行了?”

“行了!”老木斬釘截鐵地說。

(未完)原作:硬派老禪師

武作家點評:

1

情感上,這段故事講出了傳統武術開館教學的難處。你得有東西教才行。在武館還不是以健身為主的時代,散打館最容易倒閉,比較容易發展起來的反而是綜合格鬥,柔術為主的。因為柔術給人感覺技術多,花樣多,各種的投技、固技、寢技什麼的,比太極拳還要豐富。段位一級一級往上升,甚至你學了一年都還有沒遇見的技術,並且隨著世界各地的綜合格鬥比賽,也總有新的技術案例在擂臺上被發明,好似下棋複盤,很有研究趣味。

散打就不成了,拳、腿、摔,很容易就接觸完了,以至於很多人學不到摔就沒了興趣,或者感覺自己已經會了。就頭哥這兩下子,還不如散打豐富正規,只能說是疑似散打的站樁體驗。說到站樁,還不如公園站著,好歹能呼吸到新鮮空氣。

所以說武術推銷是很難的,能夠立起來的都不簡單。頭哥現在躍躍欲試,而木哥是已經敗下陣來,木哥在鎮上有過一個拳館,如今也就剩下了木真拳道的招牌還靠門豎著。

2

知識上,這段故事主要是兩個重點:

1五行拳從何而來?繼而引發出:先有十二形還是先有五行拳?

2老三拳是哪三拳?是具體的三拳嗎?

頭哥的說法是,先有五行拳,後來擴充十二形為演法。這是很多愛好者的共識。

因為從三到萬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畢竟五少十二多,五拳簡單,十二形複雜,那從五到十二,從簡單到複雜,似乎很合常規。

而且五行拳各支別都差不多,但是十二形似乎各地都有不同,所以認為五行拳就是形意拳,十二形是各自的延伸,這推理也不難理解。

但是事實是,無論五行拳是形意拳祖師李洛能從戴家傳授的心意拳十大形中匯總,還是戴家祖師從前身心意拳十大形中匯總,總之,肯定李洛能是會十大形的,而且又增添了兩形擴充為十二形,而且也規矩了五行拳體系。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只是大家忽略了孰先孰後而已,畢竟現在學習都是五行拳為先。於是大多人習慣性的以為:先學五行拳,後學十二形,所以就是五行拳為基礎,是先有的……

說五行拳涵蓋十二形,變化出十二形,也不是不對,要說十二形行濃縮規矩為五行拳,這倒可以成立。比如說五行拳的劈拳,與鷹熊合演的劈拳,都是出自鷹捉把,但這兩個劈拳的發力方式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你要說練了劈拳就能用鷹熊合演發力,你可以試試,是很難受的,更別說還不知道鷹熊合演(十二形)到底什麼樣的朋友了。

而練成了鷹熊合演,你卻能打出劈拳鑽勁與劈拳搨勁,尤其至關重要的搨勁你先有了。如果沒有經過熊形單練,而直接從劈拳中來,劈拳搨勁很難練成的。搨勁不成,劈勁就更難了。劈勁出不來,只有三個結果,不是推就是撓,餘下就是瞎比劃了。上篇中的老師傅用了掄劈發力,雖然不是五行拳本意了,但至少還在心意拳的範疇。

這就說明了五行拳與十二形的生髮關係,五行拳在老體系中,是高級的東西,在新體系中,又降為基礎內容,而後參照十二形不斷提升,歸位元高級內容。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形意拳才算學著了。

這裡邊的道理很深,五行劈拳與鷹熊劈拳的不同,是起落髮力與束展發力的側重不同,訓練手段自然也是不同的【此處為連貫篇幅,省略深層技術講解,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在讚賞之後索取字元,點亮隱藏內容】。

3

一些流派講,形意有老三拳為裹、踐、躦,也有說前身有裹拳、踐拳、躦拳。可以說形意拳有裹打、踐打、躦打,也可以拆解出來專門練訓練的裹法、踐法、躦法,但是在形意拳中,裹踐躦不分家,是身法形態的三大要素。

裹、踐、躦又不是籠統的身法要領,更多是包含打法的進身要領。如果用表現來說,裹是控制、踐是衝撞、躦是衝擊,每一拳只要發拳,就要具備破壞控制對手攻擊的能力,而同時是衝撞(踐躥縱力)而上,落地(打上了)還有一躦,是為整勁衝擊,這才算是接上手了,後邊還要繼續追打,七星並進。

這就必須要求,身體移動的作用不是以拉近距離為要,而是以衝撞摧撼對手為要,不是隔著三米用三米的躥縱拉近,而是隔著半米,用三米的躥縱去貫穿對方。破壞他的攻擊,破壞他的身架(調整),而同時攻擊他。所以也必須是衝擊形態的短打,只有短打,才是多個部位同步以及輪番進攻。

這裡踐躥是個重中之重。如果省略了遠距離縱力(透勁),又要保證裹、踐、躦,其實意拳的鉤掛衝撞之中打出拳擊,也合乎這個形態,只是展現程度的問題。要說形意拳本身應該如何,不去過多探討了【這裡依然省略為隱藏內容】。

頭哥也知道,形意拳失傳太多了,他也一直在搜集挖掘,接下來繼續聽頭哥的故事,他們很快就探討到了形意拳直線進身與直線發力的問題了。躥縱即有直線形態,也有折線形態,還有弧線形態,就是見過沒見過與信與不信的區別了。

頭哥打得如瘋似癲,但是喝的急了還是有點腿軟腦子暈,腳下一滑跪在了地上,哇的一聲就吐了一大口。

頭哥順著撈了一把,好似為了展示順機應變才模擬滑倒的一般。

“殺狗掏心,好招!武術,怎麼用不是用?”

“哥,你取笑我不是?笑你也笑了,當著你我也不裝,這回該告訴我你的看法了。”大頭靠在沙發上噓噓地喘著。

“大頭,你先說說,老三拳是哪三拳?”

“是鑽、炮、崩!”大頭講,“就根本沒有什麼五行生克!橫拳是意,不是拳,橫不見橫,意在鑽崩。劈拳是格鬥勢,變化無窮!準確說五行拳就是一個崩拳!鑽拳是崩拳的變向,炮拳是崩拳的閃躲打法,也就是前後直拳的變化!”

大頭又比劃起來,前手直拳、後手直拳、架打搖避變勾拳、上步切別是劈拳……看得老木連連稱讚。

“歇會吧!”老木招呼頭哥,忽忽悠悠的看著心慌。

頭哥坐下來,一邊吃著豬耳朵拌菜,一邊催促老木說說看法,老木很少正面批評,這讓頭哥有點著急,他主動問:“木哥,你說形意拳的練法兩條腿走一條直線上,這TM能站穩麼?”

老木也低頭吃了幾筷子菜,似無意道:“大頭,如果你跟那個特種兵打打,你有幾成把握?”

頭哥講:“那還說得准?哈哈,要我說我能打死他,你也不信啊。”

“你得做準備啊,萬一哪天大培訓,你倆誰聽誰的?你是大頭兒,但現在是軍體化訓練,他那套考評,你上是不上?”

頭哥嘟囔道:“艸!那套東西,我剛組建班子的時候也設置過,網上還有教學視頻呢!有個屁用?咱們又不是保衛領導人,現在部隊也都是科技化作戰,你都不知道手上的是任務還是演習,都完成任務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完成了。餘外那些素質訓練,目的就是一個——服從!真是動手的時候,就是老遠的扣一下扳機!這個我懂!那人是入伍之前就拿過拳館交流賽地區冠軍,我要跟他打,按什麼打?按競爭上崗?”

老木知道頭哥好面子,他找自己喝酒,絕對不是發發牢騷那麼簡單,他是通過發牢騷這種方式,讓自己主動講點什麼。但這種事情多了,老木也不太樂意傳授他東西但不被領情了。

“五行拳,”老木點著哈爾賓紅腸拌豆腐圈道,“就好比是五個雞扒炒成一盤菜,吃起來是一個雞扒味兒。這在你剛才的拳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三回九轉是一勢,而任意變化勢無窮。大頭,你行了!能練得五拳都是一個味,出手不見形,你行了!”

“我行了?”

“行了!”老木斬釘截鐵地說。

(未完)原作:硬派老禪師

武作家點評:

1

情感上,這段故事講出了傳統武術開館教學的難處。你得有東西教才行。在武館還不是以健身為主的時代,散打館最容易倒閉,比較容易發展起來的反而是綜合格鬥,柔術為主的。因為柔術給人感覺技術多,花樣多,各種的投技、固技、寢技什麼的,比太極拳還要豐富。段位一級一級往上升,甚至你學了一年都還有沒遇見的技術,並且隨著世界各地的綜合格鬥比賽,也總有新的技術案例在擂臺上被發明,好似下棋複盤,很有研究趣味。

散打就不成了,拳、腿、摔,很容易就接觸完了,以至於很多人學不到摔就沒了興趣,或者感覺自己已經會了。就頭哥這兩下子,還不如散打豐富正規,只能說是疑似散打的站樁體驗。說到站樁,還不如公園站著,好歹能呼吸到新鮮空氣。

所以說武術推銷是很難的,能夠立起來的都不簡單。頭哥現在躍躍欲試,而木哥是已經敗下陣來,木哥在鎮上有過一個拳館,如今也就剩下了木真拳道的招牌還靠門豎著。

2

知識上,這段故事主要是兩個重點:

1五行拳從何而來?繼而引發出:先有十二形還是先有五行拳?

2老三拳是哪三拳?是具體的三拳嗎?

頭哥的說法是,先有五行拳,後來擴充十二形為演法。這是很多愛好者的共識。

因為從三到萬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畢竟五少十二多,五拳簡單,十二形複雜,那從五到十二,從簡單到複雜,似乎很合常規。

而且五行拳各支別都差不多,但是十二形似乎各地都有不同,所以認為五行拳就是形意拳,十二形是各自的延伸,這推理也不難理解。

但是事實是,無論五行拳是形意拳祖師李洛能從戴家傳授的心意拳十大形中匯總,還是戴家祖師從前身心意拳十大形中匯總,總之,肯定李洛能是會十大形的,而且又增添了兩形擴充為十二形,而且也規矩了五行拳體系。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只是大家忽略了孰先孰後而已,畢竟現在學習都是五行拳為先。於是大多人習慣性的以為:先學五行拳,後學十二形,所以就是五行拳為基礎,是先有的……

說五行拳涵蓋十二形,變化出十二形,也不是不對,要說十二形行濃縮規矩為五行拳,這倒可以成立。比如說五行拳的劈拳,與鷹熊合演的劈拳,都是出自鷹捉把,但這兩個劈拳的發力方式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你要說練了劈拳就能用鷹熊合演發力,你可以試試,是很難受的,更別說還不知道鷹熊合演(十二形)到底什麼樣的朋友了。

而練成了鷹熊合演,你卻能打出劈拳鑽勁與劈拳搨勁,尤其至關重要的搨勁你先有了。如果沒有經過熊形單練,而直接從劈拳中來,劈拳搨勁很難練成的。搨勁不成,劈勁就更難了。劈勁出不來,只有三個結果,不是推就是撓,餘下就是瞎比劃了。上篇中的老師傅用了掄劈發力,雖然不是五行拳本意了,但至少還在心意拳的範疇。

這就說明了五行拳與十二形的生髮關係,五行拳在老體系中,是高級的東西,在新體系中,又降為基礎內容,而後參照十二形不斷提升,歸位元高級內容。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形意拳才算學著了。

這裡邊的道理很深,五行劈拳與鷹熊劈拳的不同,是起落髮力與束展發力的側重不同,訓練手段自然也是不同的【此處為連貫篇幅,省略深層技術講解,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在讚賞之後索取字元,點亮隱藏內容】。

3

一些流派講,形意有老三拳為裹、踐、躦,也有說前身有裹拳、踐拳、躦拳。可以說形意拳有裹打、踐打、躦打,也可以拆解出來專門練訓練的裹法、踐法、躦法,但是在形意拳中,裹踐躦不分家,是身法形態的三大要素。

裹、踐、躦又不是籠統的身法要領,更多是包含打法的進身要領。如果用表現來說,裹是控制、踐是衝撞、躦是衝擊,每一拳只要發拳,就要具備破壞控制對手攻擊的能力,而同時是衝撞(踐躥縱力)而上,落地(打上了)還有一躦,是為整勁衝擊,這才算是接上手了,後邊還要繼續追打,七星並進。

這就必須要求,身體移動的作用不是以拉近距離為要,而是以衝撞摧撼對手為要,不是隔著三米用三米的躥縱拉近,而是隔著半米,用三米的躥縱去貫穿對方。破壞他的攻擊,破壞他的身架(調整),而同時攻擊他。所以也必須是衝擊形態的短打,只有短打,才是多個部位同步以及輪番進攻。

這裡踐躥是個重中之重。如果省略了遠距離縱力(透勁),又要保證裹、踐、躦,其實意拳的鉤掛衝撞之中打出拳擊,也合乎這個形態,只是展現程度的問題。要說形意拳本身應該如何,不去過多探討了【這裡依然省略為隱藏內容】。

頭哥也知道,形意拳失傳太多了,他也一直在搜集挖掘,接下來繼續聽頭哥的故事,他們很快就探討到了形意拳直線進身與直線發力的問題了。躥縱即有直線形態,也有折線形態,還有弧線形態,就是見過沒見過與信與不信的區別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