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杭州,我發現你有點膨脹了

上個月, 我差點和一個北京朋友鬧翻

事情是這樣的, 我以前實習時認識了幾個朋友, 最近有3個人都要陸續離開北京了, 我們便約了當時比較熟悉的一些同事, 一起吃飯, 算作送行

吃飯時大家不免聊起未來的計畫, 我才發現, 他們3個都打算去杭州, 作為半個杭州人, 我當然很高興, 就跟他們開始聊起了杭州的家長里短

而在這個期間, 我沒有注意到的是, 北京人小方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到最後, 他突然說:“我覺得你們杭州最近膨脹了”

大家可以想像, 當時的場面可以說是非常尷尬, 聽到他說這句話的時候, 我也是懵逼的, 但是我仔細回想了一下, 我最近看到的一些朋友圈, 我好像又有點理解他的小情緒了

最近我的朋友圈總是被杭州刷屏, 比如說前幾天, 江南下雪了, 斷橋殘雪驚現西湖

有小夥伴發朋友圈說:“杭州不常下雪, 但是一下起雪, 是這樣的——”

杭州的同學們字裡行間難掩自豪, 這也引發了不少北京同學吐槽, 連江南都下雪了, 北京竟然還不下雪, 全國只有北京還沒下雪了

最熱門的一條評論說:“全國人給馬雲爸爸納稅, 馬雲爸爸給杭州納稅”。

我想小方可能也看了不少這樣的刷屏, 果然, 他開始發言了, 他說:“其實杭州這幾年是蠻厲害的, 但是你們未免有點把它捧上天了”, “有沒有搞錯, 你們以為杭州是首都嗎?”

我還一時沒想好要怎麼搭腔,李凱卻先說話了:“小方,我們不是說杭州比北京好,只是你也知道,我是咱們幾個裡面年級最大的,我碩士畢業以後,一直在北京工作,也有快10年了,但是我在北京,買不了車,也買不了房,因為我沒有北京戶口”

這話一出,現場的氛圍有點凝重,顯然,大家都在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北京的房價,大家已經都不想再提,因為你連北京戶口都沒有,哪有什麼資格聊北京房價?

圖:杭州

其實杭州戶口,弄起來也說不上容易,但是和北上深比起來,基本就算是白送一樣了,只要上點心,再來點耐心,弄總是能弄到的,除了手續麻煩點。

這也不是說杭州就有多完美,只是要感謝其他地方的襯托。

李凱接著說:“其實我本來已經做好了,落戶手續很麻煩的準備,但是我發現杭州卻連這一步都解決了”

李凱上個月剛剛把戶口遷到了杭州,可以說是很有感觸了,因為在這個遷戶口的過程中,他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杭州市似乎發現了“手續麻煩”這個弱點,於是出人意料地,他們用了突破性的新辦法,竟然連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這就是——“最多跑一次”改革。

什麼叫“最多跑一次”呢?簡單來說,就是讓老百姓辦事的時候,最多只需要跑一次,就能把事情辦完。

這個事情我是知道的,因為我曾經丟了身份證,回杭州補辦,我給大家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當天我去杭州某部門辦身份證,由於我有嚴重的拖延症,該部門5點關門,我到地方的時候已經4點55分。結果是,在關門之前,我辦完了。

從我的觀察看來,為了讓你“最多跑一次”,所有的原本需要提前開具的證明,這裡一定會有一個印表機或者表格機,讓之前毫無準備的你,也可以當場列印;如果這個證明裡需要照片,這裡一定會提供照相服務。

而且,為了防止由於等待時間過長而排隊,最後有人沒排上隊而辦不完,所有的流程儘量實現了機器化、自助化,填表格、列印都可以在自助機上,自己操作。

當然,更重要的是,似乎“最多跑一次”,是這裡的一個核心績效指標,工作人員們顯然都非常在意。

所以,在我辦證的那5分鐘裡,我的感受是:

1. 公務員小姐姐指引我去列印(5秒)

2. 用機器列印了幾個不知道什麼鬼(2分鐘)

3. 拿給小姐姐(5秒)

4. 看她劈裡啪啦一套操作(2分鐘)

5. 辦完了並目瞪口呆(50秒)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最後50秒裡,我目瞪口呆的心情。

在我們一般群眾看來,一方面,辦事流程複雜這種事情,當時是很要命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其實也明白,在中國,這種事情是很難改善的。因為中國人多,各種登記管理系統也複雜,為了不出錯、確保資訊真實正確,要耗費更長的時間和更複雜的審核流程,似乎也是沒辦法的事。

但是杭州竟然就是三下五除二,就把這種老大難問題解決了,這就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我前幾天還看到了新聞,說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滿意率94.7%。

“杭州9593個事項實現了最多跑一次,不動產登記全流程‘60分鐘領證’跑出全國最快速度”

“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平均縮短36天,平均支出減少46%”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表面效果。而深層的效果是什麼呢?在網上還有一個新聞,說杭州市長自己跑去暗訪,結果辦了四件事,都沒辦成。回來之後,市長拉著大家總結,自己在暗訪裡碰到了“軟釘子”,討論以後怎麼避免軟釘子。

當一個在杭州生活的人,看到這樣的新聞以後,從此以後你上政府部門辦事的時候,你腰杆是挺直的。這就是深層的效果。

說到這裡,李凱接過了我的話頭:“小方,你是老北京,咱們就不提落戶口了,你說說,在北京辦個事有多難?不說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怎麼樣,光是排隊都能排死人”

小方還是有點氣鼓鼓的,但是他是講道理的人,也知道李凱說的有道理,他又轉向王麗:“你呢,為什麼要去杭州?”

王麗是一個出了名的顏控,愛追星愛帥哥,很喜歡看綜藝和韓劇,經常被劇情感動得稀裡嘩啦

圖:杭州

王麗說:“我去年去杭州旅遊了一次,那時候我就決定要定居杭州了”

我們以為王麗要說北京的霧霾、乾燥的氣候等等,沒想到王麗卻沒提這些,而是繪聲繪色地形容了,她愛上杭州的那一夜——

去年暑假她來杭州玩,剛出賓館的門,就遇到3次汽車主動讓他先走。

王麗屬於內心戲比較多的人。不過但凡來杭州的人,其實都有過類似的感受:

在過馬路的時候,一輛車“哢嗞”一個刹車,王麗看向司機,發現他正拼命揮手讓她先走。

接著,王麗的心情是:

“他這是幹什麼——他是讓我先走嗎?——噢他真的是讓我先走——謝謝謝謝”;

司機的表情是:

“你先走——對,是你——好的,我知道你第一次來——今天你這樣的我見8個了——以及,歡迎你來杭州”。

在這個互相乾瞪眼的30秒裡,雙方誰都沒動,期間也沒有一輛車按喇叭。

過了那個馬路,在北方大平原長大的王麗差點崩潰,但是那一刻她明白了,這裡就是我未來生活的地方,我希望我以後的孩子在這裡出生成長。

其實話說回來,杭州的交通並不好,不但不好,可以算是非常糟糕。在杭州的所有缺點裡,“堵車”大概是唯一可以讓人罵娘的一項。但是就是在這樣乾瞪眼的30秒,和3次“司機揮手讓你先走”之後,你的埋怨一掃而空,這時候你再反過來想想,中國有哪個大城市不堵車?突然之間杭州就跟天堂一般了。

圖:杭州周邊小鎮,西塘

我看到小方的臉色還是不大好,於是就吐槽了兩句:“也不知道為什麼,杭州市在開發旅遊這件事上,行銷思維突然就和國際接軌了,竟然懂得打造亮點借勢炒作。在我心裡,如果說“最多跑一次”,是杭州市的移民廣告,那麼杭州旅遊局,可以說是旅遊界的杜蕾斯了。”

沒想到一提到“杜蕾斯”,愛看八卦的王麗更來勁了,她說,我回來之後特意研究了一下,杭州的旅遊業,還真的算是一朵奇葩,甚至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西湖模式”

圖:杭州,日出斷橋

“西湖模式”在旅遊業很出名,大概是在全國前赴後繼開發旅遊區、爭先恐後想靠賣門票賺錢的時候,2002年,西湖突然宣佈:所有景點門票免費。自那一天起,除了幾個少數景點為了限制人流,沒敢免費,西湖進入了免門票時代

這個模式在當時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在國內景區門票漲聲一片中逆市而行,再加上各地媒體的競相報導,形成了一個現象級的刷屏事件。而且不僅是當時,後來鳳凰古鎮門票漲價的時候,西湖模式又被拉出來大大討論了一波,這個景點那個景點收費不合理,杭州又被拉出來示範一波……

光是這一波又一波熱點省下的廣告費,就不知道帶來了多少收益。所以我說,這是個杜蕾斯級別的公關方案。

圖:杭州西湖,雪花紛飛

而2002年至今,杭州已經一步步成長成了,中國頂尖的旅遊景區之一,旅遊如今是杭州的支柱產業。

它向世人證明:旅遊不是門票的生意,是流量的生意。

而更加讓人珍惜的是,我在杭州生活的8年間,在所有週末活動中“去西湖逛一逛”,是我的第一選擇。這在很多城市,是不可想像的。本地人誰會去那種門票貴的要死、還全都是旅行團的景區玩呢?

在我所知道的全國旅遊城市裡,只有杭州人會去。

王麗說,我每次帶朋友逛北京城,總要被吐槽景區的東西太貴,連水都買不起

而在西湖周邊消費,卻沒有想像中貴。或者說,你想貴的話可以非常貴,但是平價的東西這裡也都有。這裡也不像一般景區那樣,商人都想著法宰客,甚至明碼標價宰客。因為這裡除了是景區以外,也是杭州人真正生活的地方。這才是“不賣門票”真正的魅力所在

其實,本來杭州做旅遊業,在一開始是不被外界看好的,這是因為,江浙一帶的人,原本是算不上熱情好客的,但是杭州,卻一步一步成為了,全國口碑最好的旅遊城市之一。

這就是這個文明的氣質:即使我心裡不大喜歡被外來的人打擾,但是我也尊重你,並且以禮相待。其實萍水相逢,原本也不需要1秒就稱兄道弟的,能夠講道理、不欺生,就是恰到好處的分寸。

王麗這邊剛剛說完,程式猿陳東也開口了,他說:“小方你別氣,其實也和職業有關係,我其實考察了一遍,全國大大小小的一二線城市,列了個表格做了一下分析,最後我覺得,對於互聯網行業的人來說,去杭州是最合適的”

陳東是典型的理工男思維,凡事要講資料、講邏輯,在他的調查裡,其實成都、廈門、南京等等,這幾個新興城市,在綜合分數上,都和杭州非常接近,只能說是各有各的優勢。

但是,在互聯網行業的,幾個關鍵點上,杭州卻都略勝一籌。

圖:杭州,阿裡巴巴總部大樓

首先當然是阿裡巴巴。馬雲爸爸對杭州人民的貢獻,不必多說,但這絕不是“賺得多”,這幾個字那麼簡單。

阿裡巴巴帶動杭州的,電商業、服裝業、網紅業迅猛發展,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同時,杭州也算是爭氣,杭州號稱“江浙滬包郵區老大”的強大物流系統、原本就蓬勃的輕工業基礎、還有浙商豁得出去的衝勁,是阿裡得以在這裡成長壯大的基礎,也在如今繼續反哺阿裡,形成一個羨煞旁人的良性迴圈。

另一個良性迴圈,就是杭州的大學。其實浙江的重點大學很少,985、211都只有浙江大學一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浙江大學統治級別的光芒背後,杭州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傳媒大學、浙江工商大學……

他們也許排名不如浙大,但是都有著一樣的杭州特質:

機智、勤奮、敢拼。

當別的城市的年輕人,總是為找工作而在大城市間奔波的時候,得益于杭州,蓬勃的旅遊業和互聯網業的帶動,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同學,想在杭州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都不會太難,經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們,在杭州的大小企業工作,這便是第二個良性迴圈

圖: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說了這麼一大通之後,小方的表情有點緩和,也許他理解到每個人欣賞的城市,原本就是不同的,所以決定勉為其難同意我們,總之,這一餐差不多算是,在歡樂的氣氛裡結束了

在那之後,我心裡就多了一分b數,就是我不再當著小方的面誇杭州了

讓我沒想到的是,上個週末,小方突然給我打電話,問我杭州的房價,托我介紹個浙大的同學,幫他看看杭州的房子,我說,“你這是怎麼了,杭州只是個普通地方省會……”

他說,我要結婚了,有戶口,父母在四環裡有房子,但是我總不能帶著老婆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吧!想買婚房,買不起。本來想等等,結果越等越買不起。但是孩子上學怎麼辦?學區怎麼辦?你知道海澱的學區房現在多少錢嗎?

當時我的表情是——

就這樣,小方研究了一遍全國的房價,結論是,在全國的大城市裡,杭州的房價是最合適他的。

說實話,杭州的房子也不便宜。但是杭州就是這樣,房子貴,但是對,計畫在大城市買房子的人來說,它貴得剛剛好,貴到讓你無法輕輕鬆松,但是忍忍割點肉也就買下來了。有點不開心,但是和別的地方一比,你又沒法生氣。

我在杭州前後待過8年的時間,我對整座杭州城的印象就是這樣——這是一個剛剛好的地方。

圖:杭州西湖

雖然杭州很堵車,但是路邊的公共自行車不要錢;雖然西湖的高檔會所比上海還貴,但是旁邊的景點門票卻免費;雖然杭州話你完全聽不懂,但是你能看明白,公車司機在揮手讓你先走。

有時候你覺得杭州很小,有時候你覺得杭州很大。這座城市的魔力,就在於它讓你忘記了小的擁擠,只記住了小的便利;它讓你忘記了大的壓力,只記住了大的繁華。

圖:杭州西湖

杭州就這樣把所有的大大小小,融到了自己的氣質裡,竟有一種迷之和諧。無論你是現代派還是古典流,在這裡,互聯網人組團參觀阿裡巴巴,歷史愛好者相約憑弔岳飛西施;無論你是富甲一方還是窮游中華,這裡有1000塊一兩的西湖雨前龍井,也有3塊錢一份的新白鹿麻婆豆腐;無論你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這裡有白居易蘇軾,也有白娘子傳奇。

這就是杭州的氣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我還一時沒想好要怎麼搭腔,李凱卻先說話了:“小方,我們不是說杭州比北京好,只是你也知道,我是咱們幾個裡面年級最大的,我碩士畢業以後,一直在北京工作,也有快10年了,但是我在北京,買不了車,也買不了房,因為我沒有北京戶口”

這話一出,現場的氛圍有點凝重,顯然,大家都在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北京的房價,大家已經都不想再提,因為你連北京戶口都沒有,哪有什麼資格聊北京房價?

圖:杭州

其實杭州戶口,弄起來也說不上容易,但是和北上深比起來,基本就算是白送一樣了,只要上點心,再來點耐心,弄總是能弄到的,除了手續麻煩點。

這也不是說杭州就有多完美,只是要感謝其他地方的襯托。

李凱接著說:“其實我本來已經做好了,落戶手續很麻煩的準備,但是我發現杭州卻連這一步都解決了”

李凱上個月剛剛把戶口遷到了杭州,可以說是很有感觸了,因為在這個遷戶口的過程中,他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杭州市似乎發現了“手續麻煩”這個弱點,於是出人意料地,他們用了突破性的新辦法,竟然連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這就是——“最多跑一次”改革。

什麼叫“最多跑一次”呢?簡單來說,就是讓老百姓辦事的時候,最多只需要跑一次,就能把事情辦完。

這個事情我是知道的,因為我曾經丟了身份證,回杭州補辦,我給大家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當天我去杭州某部門辦身份證,由於我有嚴重的拖延症,該部門5點關門,我到地方的時候已經4點55分。結果是,在關門之前,我辦完了。

從我的觀察看來,為了讓你“最多跑一次”,所有的原本需要提前開具的證明,這裡一定會有一個印表機或者表格機,讓之前毫無準備的你,也可以當場列印;如果這個證明裡需要照片,這裡一定會提供照相服務。

而且,為了防止由於等待時間過長而排隊,最後有人沒排上隊而辦不完,所有的流程儘量實現了機器化、自助化,填表格、列印都可以在自助機上,自己操作。

當然,更重要的是,似乎“最多跑一次”,是這裡的一個核心績效指標,工作人員們顯然都非常在意。

所以,在我辦證的那5分鐘裡,我的感受是:

1. 公務員小姐姐指引我去列印(5秒)

2. 用機器列印了幾個不知道什麼鬼(2分鐘)

3. 拿給小姐姐(5秒)

4. 看她劈裡啪啦一套操作(2分鐘)

5. 辦完了並目瞪口呆(50秒)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最後50秒裡,我目瞪口呆的心情。

在我們一般群眾看來,一方面,辦事流程複雜這種事情,當時是很要命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其實也明白,在中國,這種事情是很難改善的。因為中國人多,各種登記管理系統也複雜,為了不出錯、確保資訊真實正確,要耗費更長的時間和更複雜的審核流程,似乎也是沒辦法的事。

但是杭州竟然就是三下五除二,就把這種老大難問題解決了,這就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我前幾天還看到了新聞,說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滿意率94.7%。

“杭州9593個事項實現了最多跑一次,不動產登記全流程‘60分鐘領證’跑出全國最快速度”

“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平均縮短36天,平均支出減少46%”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表面效果。而深層的效果是什麼呢?在網上還有一個新聞,說杭州市長自己跑去暗訪,結果辦了四件事,都沒辦成。回來之後,市長拉著大家總結,自己在暗訪裡碰到了“軟釘子”,討論以後怎麼避免軟釘子。

當一個在杭州生活的人,看到這樣的新聞以後,從此以後你上政府部門辦事的時候,你腰杆是挺直的。這就是深層的效果。

說到這裡,李凱接過了我的話頭:“小方,你是老北京,咱們就不提落戶口了,你說說,在北京辦個事有多難?不說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怎麼樣,光是排隊都能排死人”

小方還是有點氣鼓鼓的,但是他是講道理的人,也知道李凱說的有道理,他又轉向王麗:“你呢,為什麼要去杭州?”

王麗是一個出了名的顏控,愛追星愛帥哥,很喜歡看綜藝和韓劇,經常被劇情感動得稀裡嘩啦

圖:杭州

王麗說:“我去年去杭州旅遊了一次,那時候我就決定要定居杭州了”

我們以為王麗要說北京的霧霾、乾燥的氣候等等,沒想到王麗卻沒提這些,而是繪聲繪色地形容了,她愛上杭州的那一夜——

去年暑假她來杭州玩,剛出賓館的門,就遇到3次汽車主動讓他先走。

王麗屬於內心戲比較多的人。不過但凡來杭州的人,其實都有過類似的感受:

在過馬路的時候,一輛車“哢嗞”一個刹車,王麗看向司機,發現他正拼命揮手讓她先走。

接著,王麗的心情是:

“他這是幹什麼——他是讓我先走嗎?——噢他真的是讓我先走——謝謝謝謝”;

司機的表情是:

“你先走——對,是你——好的,我知道你第一次來——今天你這樣的我見8個了——以及,歡迎你來杭州”。

在這個互相乾瞪眼的30秒裡,雙方誰都沒動,期間也沒有一輛車按喇叭。

過了那個馬路,在北方大平原長大的王麗差點崩潰,但是那一刻她明白了,這裡就是我未來生活的地方,我希望我以後的孩子在這裡出生成長。

其實話說回來,杭州的交通並不好,不但不好,可以算是非常糟糕。在杭州的所有缺點裡,“堵車”大概是唯一可以讓人罵娘的一項。但是就是在這樣乾瞪眼的30秒,和3次“司機揮手讓你先走”之後,你的埋怨一掃而空,這時候你再反過來想想,中國有哪個大城市不堵車?突然之間杭州就跟天堂一般了。

圖:杭州周邊小鎮,西塘

我看到小方的臉色還是不大好,於是就吐槽了兩句:“也不知道為什麼,杭州市在開發旅遊這件事上,行銷思維突然就和國際接軌了,竟然懂得打造亮點借勢炒作。在我心裡,如果說“最多跑一次”,是杭州市的移民廣告,那麼杭州旅遊局,可以說是旅遊界的杜蕾斯了。”

沒想到一提到“杜蕾斯”,愛看八卦的王麗更來勁了,她說,我回來之後特意研究了一下,杭州的旅遊業,還真的算是一朵奇葩,甚至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西湖模式”

圖:杭州,日出斷橋

“西湖模式”在旅遊業很出名,大概是在全國前赴後繼開發旅遊區、爭先恐後想靠賣門票賺錢的時候,2002年,西湖突然宣佈:所有景點門票免費。自那一天起,除了幾個少數景點為了限制人流,沒敢免費,西湖進入了免門票時代

這個模式在當時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在國內景區門票漲聲一片中逆市而行,再加上各地媒體的競相報導,形成了一個現象級的刷屏事件。而且不僅是當時,後來鳳凰古鎮門票漲價的時候,西湖模式又被拉出來大大討論了一波,這個景點那個景點收費不合理,杭州又被拉出來示範一波……

光是這一波又一波熱點省下的廣告費,就不知道帶來了多少收益。所以我說,這是個杜蕾斯級別的公關方案。

圖:杭州西湖,雪花紛飛

而2002年至今,杭州已經一步步成長成了,中國頂尖的旅遊景區之一,旅遊如今是杭州的支柱產業。

它向世人證明:旅遊不是門票的生意,是流量的生意。

而更加讓人珍惜的是,我在杭州生活的8年間,在所有週末活動中“去西湖逛一逛”,是我的第一選擇。這在很多城市,是不可想像的。本地人誰會去那種門票貴的要死、還全都是旅行團的景區玩呢?

在我所知道的全國旅遊城市裡,只有杭州人會去。

王麗說,我每次帶朋友逛北京城,總要被吐槽景區的東西太貴,連水都買不起

而在西湖周邊消費,卻沒有想像中貴。或者說,你想貴的話可以非常貴,但是平價的東西這裡也都有。這裡也不像一般景區那樣,商人都想著法宰客,甚至明碼標價宰客。因為這裡除了是景區以外,也是杭州人真正生活的地方。這才是“不賣門票”真正的魅力所在

其實,本來杭州做旅遊業,在一開始是不被外界看好的,這是因為,江浙一帶的人,原本是算不上熱情好客的,但是杭州,卻一步一步成為了,全國口碑最好的旅遊城市之一。

這就是這個文明的氣質:即使我心裡不大喜歡被外來的人打擾,但是我也尊重你,並且以禮相待。其實萍水相逢,原本也不需要1秒就稱兄道弟的,能夠講道理、不欺生,就是恰到好處的分寸。

王麗這邊剛剛說完,程式猿陳東也開口了,他說:“小方你別氣,其實也和職業有關係,我其實考察了一遍,全國大大小小的一二線城市,列了個表格做了一下分析,最後我覺得,對於互聯網行業的人來說,去杭州是最合適的”

陳東是典型的理工男思維,凡事要講資料、講邏輯,在他的調查裡,其實成都、廈門、南京等等,這幾個新興城市,在綜合分數上,都和杭州非常接近,只能說是各有各的優勢。

但是,在互聯網行業的,幾個關鍵點上,杭州卻都略勝一籌。

圖:杭州,阿裡巴巴總部大樓

首先當然是阿裡巴巴。馬雲爸爸對杭州人民的貢獻,不必多說,但這絕不是“賺得多”,這幾個字那麼簡單。

阿裡巴巴帶動杭州的,電商業、服裝業、網紅業迅猛發展,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同時,杭州也算是爭氣,杭州號稱“江浙滬包郵區老大”的強大物流系統、原本就蓬勃的輕工業基礎、還有浙商豁得出去的衝勁,是阿裡得以在這裡成長壯大的基礎,也在如今繼續反哺阿裡,形成一個羨煞旁人的良性迴圈。

另一個良性迴圈,就是杭州的大學。其實浙江的重點大學很少,985、211都只有浙江大學一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浙江大學統治級別的光芒背後,杭州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傳媒大學、浙江工商大學……

他們也許排名不如浙大,但是都有著一樣的杭州特質:

機智、勤奮、敢拼。

當別的城市的年輕人,總是為找工作而在大城市間奔波的時候,得益于杭州,蓬勃的旅遊業和互聯網業的帶動,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同學,想在杭州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都不會太難,經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們,在杭州的大小企業工作,這便是第二個良性迴圈

圖: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說了這麼一大通之後,小方的表情有點緩和,也許他理解到每個人欣賞的城市,原本就是不同的,所以決定勉為其難同意我們,總之,這一餐差不多算是,在歡樂的氣氛裡結束了

在那之後,我心裡就多了一分b數,就是我不再當著小方的面誇杭州了

讓我沒想到的是,上個週末,小方突然給我打電話,問我杭州的房價,托我介紹個浙大的同學,幫他看看杭州的房子,我說,“你這是怎麼了,杭州只是個普通地方省會……”

他說,我要結婚了,有戶口,父母在四環裡有房子,但是我總不能帶著老婆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吧!想買婚房,買不起。本來想等等,結果越等越買不起。但是孩子上學怎麼辦?學區怎麼辦?你知道海澱的學區房現在多少錢嗎?

當時我的表情是——

就這樣,小方研究了一遍全國的房價,結論是,在全國的大城市裡,杭州的房價是最合適他的。

說實話,杭州的房子也不便宜。但是杭州就是這樣,房子貴,但是對,計畫在大城市買房子的人來說,它貴得剛剛好,貴到讓你無法輕輕鬆松,但是忍忍割點肉也就買下來了。有點不開心,但是和別的地方一比,你又沒法生氣。

我在杭州前後待過8年的時間,我對整座杭州城的印象就是這樣——這是一個剛剛好的地方。

圖:杭州西湖

雖然杭州很堵車,但是路邊的公共自行車不要錢;雖然西湖的高檔會所比上海還貴,但是旁邊的景點門票卻免費;雖然杭州話你完全聽不懂,但是你能看明白,公車司機在揮手讓你先走。

有時候你覺得杭州很小,有時候你覺得杭州很大。這座城市的魔力,就在於它讓你忘記了小的擁擠,只記住了小的便利;它讓你忘記了大的壓力,只記住了大的繁華。

圖:杭州西湖

杭州就這樣把所有的大大小小,融到了自己的氣質裡,竟有一種迷之和諧。無論你是現代派還是古典流,在這裡,互聯網人組團參觀阿裡巴巴,歷史愛好者相約憑弔岳飛西施;無論你是富甲一方還是窮游中華,這裡有1000塊一兩的西湖雨前龍井,也有3塊錢一份的新白鹿麻婆豆腐;無論你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這裡有白居易蘇軾,也有白娘子傳奇。

這就是杭州的氣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