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是一名維修工,工作之餘核雕18羅漢,同事羡慕:太癡迷了

核雕藝術是我國的一項民間工藝, 被稱為微型雕刻藝術, 一般就是用橄欖核、桃核等作為原材料, 經過刻刀藝術加工, 成為精美的藝術品。

我們今天講到的這位核雕手藝人, 他的手藝是自己學來的, 然而他並不是以手藝為生, 而是一名鐵路維修工, 在閑餘時間才玩玩自己的手藝。

他叫張繼新, 從爺爺那輩就是一名鐵路維修工了, 接下來的父親和自己都是鐵路維修工, 自己已經工作20多年了,

核雕藝術成了他業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隨聲攜帶的刻刀, 一有空餘時間就會拿出來雕刻一會兒。

張繼新自己講到, 自己最拿手的就是雕刻十八羅漢了, 每一個人物的面部表情都深深的印在了自己腦海裡, 同事朋友們都說他癡迷的厲害。

在上班的廠房裡, 張繼新有一個自己的“辦工桌”, 一個角落裡, 擺著一張課桌, 一個充電寶連接的小檯燈, 上面放著核雕手藝的相關書籍。

吃完中午飯有午休的時間, 同事們都會抽上一根煙互相聊聊天, 而張繼新就會拿出自己的刻刀雕刻一會,

如果困了就在凳子上眯一會。

張繼新說自己愛研究, 喜歡研究一些藝術類的東西, 而核雕說起來應該是爺爺留下來的手藝, 也不算繼承吧, 因為都沒有什麼好的成就, 都是瞎琢磨。

當初爺爺也是在閑餘時間雕著玩, 所以自己也就耳融目染的愛上了這門藝術, 但是都沒有把這作為事業來幹, 沒有拜師, 都是自己琢磨學來的, 就是一個興趣愛好。

雖然張繼新把雕刻刀帶在身邊, 但是自己的工作一點都不耽誤, 工作認真積極, 技能在廠子裡也是出類拔萃的, 數控機床、電焊等一些證書都有, 各種操作證書都齊全,廠裡的每一項工作他都熟悉也都能做的了。

在張繼新的家裡,自己又有一個辦公桌,旁邊是一個玻璃罩子,裡邊放了18個羅漢頭像,張繼新說這一套十八羅漢花了3個月的時間才完成,自己年紀大了,有時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雕刻起來就不動了,沒一會兒眼睛就花了看不見了,因為這太小了,只能是歇一會才能繼續雕。

張繼新說最近在和一位師傅學習葫雕手藝,就在那種小葫蘆上雕刻,自己也很感興趣,這些都屬於微雕藝術,葫雕比核雕好學一點,因為核雕的核太硬了,雕刻起來比較麻煩。

不過這雕刻也講究創意,沒有創意也很難做出眾人認知的作品,有時候沒事幹,也會上網學習學習現在人們的潮流方向。看看別的師傅雕刻的手法,活到老學到老嘛,只有學習才會有進步。

各種操作證書都齊全,廠裡的每一項工作他都熟悉也都能做的了。

在張繼新的家裡,自己又有一個辦公桌,旁邊是一個玻璃罩子,裡邊放了18個羅漢頭像,張繼新說這一套十八羅漢花了3個月的時間才完成,自己年紀大了,有時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雕刻起來就不動了,沒一會兒眼睛就花了看不見了,因為這太小了,只能是歇一會才能繼續雕。

張繼新說最近在和一位師傅學習葫雕手藝,就在那種小葫蘆上雕刻,自己也很感興趣,這些都屬於微雕藝術,葫雕比核雕好學一點,因為核雕的核太硬了,雕刻起來比較麻煩。

不過這雕刻也講究創意,沒有創意也很難做出眾人認知的作品,有時候沒事幹,也會上網學習學習現在人們的潮流方向。看看別的師傅雕刻的手法,活到老學到老嘛,只有學習才會有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