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冷!冷!冷!降溫天寒,專家叮囑:慎防家中老人發生腦血管意外!

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廣東好醫生”, 快速關注

大寒時節, 冷空氣將再度來襲, 每年此階段無論是急診還是病房, 都會住滿腦中風的病人, 臨床研究也已明確:寒潮和氣壓驟變是腦中風發病的重要誘發因素之一。 今天,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神經外科黃濤主任將以問答的方式分兩期和大家聊一下寒冬臘月如何防治中風。

什麼是中風?

中風是急性腦血管意外的統稱, 是老百姓對該類疾病最熟悉的稱呼, 也叫腦卒中。 中風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 它好發于老年人, 尤以55-65歲居多, 近年來的相關資料提示40-50歲的中年患者數量亦在上升, 發病患者男性多於女性, 主要症狀為突發的言語不利、口角歪斜及半身不遂(偏癱), 嚴重者表現為突發昏迷, 部分出血性中風患者還多伴有頭痛、惡性嘔吐等症狀。

中風的發病原因或機制相對較為明確, 簡單說來如下:隨著年齡或其他因素, 如高血脂、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積累, 人的動脈特別是腦動脈的血管壁內出現脂質的沉積, 這些沉積的加重及其引發的無菌性炎症等反應產生惡性循環, 使原來內壁光滑、富有彈性的血管變得局部狹窄和僵硬,

如同用了幾十年的水管, 生銹老化, 如遇到降溫或情緒波動、血壓升高等誘發因素, 血管出現了堵塞或破裂, 患者就發生了腦梗死(缺血性中風)或腦出血(出血性中風)。

哪些人容易患中風?

這個問題可以從中風的危險因素說起,

中風發生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制和可控制的2種。

不可控制的因素, 即無法改變的因素, 這些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或民族、家族遺傳史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 中風發病的會增加, 特別是對於55歲以上的人群, 男性高於女性, 另外家族中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發生中風, 家庭成員發生中風的幾率也會增加;

可控制的因素, 即可以通過人為的方法改變的因素, 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患者都是中風的高發人群, 特別是高血壓病, 被認為是中風的罪魁禍首, 如果這些病人能高度重視, 獲得正規的治療, 血壓、血糖、血脂得以有效的控制, 中風的發生幾率會明顯下降, 這類因素中還包括吸煙、酗酒、暴飲暴食及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為什麼天氣寒冷, 老年人會更容易中風?

臨床研究已證實, 天氣寒冷是中風的重要誘因之一, 氣溫降低時, 毛細血管通過收縮減少散熱, 以維持體溫恒定, 這是人的自我調節和保護, 但這同時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加之天冷, 飲水和活動少,血流慢,從而容易形成血栓。天氣寒冷散熱快,人體為了保持體溫,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如果有疲勞、緊張、暴躁等應激情況出現,出血性中風發生的幾率大大升高。此外,冬季進補不當也是中風高發的一大原因,“秋冬進補”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如果不結合自我的體質,盲目進補、過度進補,也是常見誘發中風的因素。

老年人,機體應激能力變差,腦動脈硬化腦血管彈性差,戶外戶內環境變化突然,溫差大時,更易出現中風發作。

中風可以預防嗎?寒冷季節,老年人如何更好地預防中風?

很多人對於中風存在誤解,認為中風是老年病,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觀點是嚴重錯誤的,我們要牢記“中風是可以預防的”!首先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例如清淡飲食、戒煙,避免過度飲酒,作息規律,適當的體育鍛煉,保持平和的心態等。另外對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正規的治療非常重要,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控制飲食,正規服藥,定期監測,使血壓、血脂和血糖控制在要求範圍內。很多患者擔心長期飲用降血壓、降血糖和降血脂藥物,會有副作用,會給身體帶來嚴重傷害,這種擔心是不科學的,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新型的降壓降糖和降脂藥物,副作用甚微,可以長期安全服用,只要按專科醫生的指導,很少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有20%的中風患者1年內可能發生再次中風,因而預防再次中風(醫學上稱之為二級預防)尤為關鍵,該類患者要按照專科醫生的指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等,並定期監測血壓、血脂等指標。

寒冷季節,老人家做好上述內容同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寒潮襲來、氣溫驟降時,要及時添加衣服。以下生活小細節,值得向老人家們推薦:

醒來時不要立刻離開被褥,請家人將室內變暖和。

早晨醒後不要立即起床下地,醒後5-10分鐘後起身下床,動作輕柔。

洗臉、刷牙要用溫水。

如廁時,特別是夜間,應穿著暖和。

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

現使浴室溫度上升後,再脫衣入浴。

希望能幫到大家!

家校健康APP,為您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下載!

飲水和活動少,血流慢,從而容易形成血栓。天氣寒冷散熱快,人體為了保持體溫,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如果有疲勞、緊張、暴躁等應激情況出現,出血性中風發生的幾率大大升高。此外,冬季進補不當也是中風高發的一大原因,“秋冬進補”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如果不結合自我的體質,盲目進補、過度進補,也是常見誘發中風的因素。

老年人,機體應激能力變差,腦動脈硬化腦血管彈性差,戶外戶內環境變化突然,溫差大時,更易出現中風發作。

中風可以預防嗎?寒冷季節,老年人如何更好地預防中風?

很多人對於中風存在誤解,認為中風是老年病,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觀點是嚴重錯誤的,我們要牢記“中風是可以預防的”!首先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例如清淡飲食、戒煙,避免過度飲酒,作息規律,適當的體育鍛煉,保持平和的心態等。另外對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正規的治療非常重要,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控制飲食,正規服藥,定期監測,使血壓、血脂和血糖控制在要求範圍內。很多患者擔心長期飲用降血壓、降血糖和降血脂藥物,會有副作用,會給身體帶來嚴重傷害,這種擔心是不科學的,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新型的降壓降糖和降脂藥物,副作用甚微,可以長期安全服用,只要按專科醫生的指導,很少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有20%的中風患者1年內可能發生再次中風,因而預防再次中風(醫學上稱之為二級預防)尤為關鍵,該類患者要按照專科醫生的指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等,並定期監測血壓、血脂等指標。

寒冷季節,老人家做好上述內容同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寒潮襲來、氣溫驟降時,要及時添加衣服。以下生活小細節,值得向老人家們推薦:

醒來時不要立刻離開被褥,請家人將室內變暖和。

早晨醒後不要立即起床下地,醒後5-10分鐘後起身下床,動作輕柔。

洗臉、刷牙要用溫水。

如廁時,特別是夜間,應穿著暖和。

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

現使浴室溫度上升後,再脫衣入浴。

希望能幫到大家!

家校健康APP,為您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下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