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環保部門將通過3年努力力爭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目標

製圖 徐楠

29日下午2時,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在省政務大廳新聞發佈廳召開省兩會新聞發佈會, 省環保廳巡視員、副廳長孫鐵介紹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關情況, 省環保廳水環境管理處處長梁冬梅、 省環保廳大氣環境管理處副處長李文輝和省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主任郭京衢出席了發佈會。

與“十二五”末相比

2017年我省污染天數減少了68%

黨的十八大以來, 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和視察吉林時重要講話精神,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吉林的重要抓手, 全面實施了清潔空氣、清潔水體、清潔土壤行動計畫,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特別是去年中央環保督察又推動我省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問題, 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 與“十二五”末相比, 2017年, 我省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上升了9.7個百分點, 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年均濃度下降了23.9%, 重污染天數減少了68%。 地表水48個國家考核斷面中, 優良水體比例上升了10.4個百分點, 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基本保持穩定, 全省97條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2.5%, 超過國家年度目標要求。

儘管我省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但仍然有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比如, 每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還易發頻發, 重點支流水污染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城市建成區中黑臭水體還沒有完全消除, 生活垃圾圍城、處理不規範的問題還比較普遍, 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已經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

將對我省環境品質

和環境治理水準進行攻堅

黨的十九大提出, 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堅戰。 全省經濟工作會和正在召開的全省兩會又具體部署了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和任務。

目前,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 省環保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吉林省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攻堅行動方案》, 已經初步確定了攻堅行動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

攻堅行動要重點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我省生態保護狀況總體良好,近期由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中央組織部發佈的《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顯示,我省生態保護指數在全國31個省(區、市)位於第8位,處於上游水準。而環境品質和環境治理水準相對較差,在全國排在第17位和第21位,總體處於中游偏下水準,特別是大氣、水、垃圾污染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還有部分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未達標、重污染天氣易發頻發,地表水中劣五類水體也就是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比例還較高、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還不夠深入、個別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還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水準較低、農村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環境突出問題攻堅行動,就是針對這些問題集中進行攻堅。

從5個方面16項工作任務入手攻堅

環保部門將通過3年努力,力爭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的目標,從5個方面16項工作任務入手。

為了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目標

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通過實施重點工程、開展專項行動、嚴格監管執法,著力解決煤煙型污染、秸稈露天焚燒污染、重點工業企業污染和城市揚塵污染問題。

在整治煤煙型污染方面,重點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各類園區集中供熱建設工程、燃煤鍋爐達標改造工程,深入開展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取締行動,建立健全清潔燃料供應體系。

在遏制秸稈露天焚燒污染方面,建立秸稈焚燒火點計分問責機制,壓實秸稈禁燒責任。加快秸稈資源多途徑、多層次利用步伐,大幅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準,從根本上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

在整治工業企業污染方面,重點實施城市建成區內重污染企業搬遷工程,開展“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減輕工業企業污染。

在管控城市揚塵污染方面,重點實施城市裸露地面消除工程和各類堆場、料場揚塵整治工程,進一步降低揚塵污染。

為了實現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的目標

將以河長制為抓手,加快推進汙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畜禽污染治理,保障好河流生態基流,逐步恢復河流水體使用功能。

在治理城鎮生活污水方面,實施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擴能工程,加快重點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在治理工業集聚區廢水污染方面,加快推進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並全部安裝線上監控裝置,確保工業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在整治畜禽污染方面,加快推進規模化養殖場配套糞汙處理設施建設,儘快完成禁養區內規模化養殖場(社區)和養殖專業戶關閉或搬遷。在保障生態基流方面,制定重點河流生態補水方案,保障河流基本生態用水,提高水體自淨能力。

為了實現基本消除城區黑臭水體的目標

將採取截汙控源、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全面整治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在解決河道內源污染方面,全面開展清河行動,依法取締非法排污口,清淤疏浚受污染河道及黑臭水體。

在實施生態修復和清淨補水方面,在重點河流沿岸建設植被緩衝帶和隔離帶,有效降低面源污染。同時,在城鎮汙水處理廠下游適宜河段建設人工濕地,並充分利用城鎮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水補充缺水水體水量,增加環境容量。

為了確保飲用水安全

將加快推進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堅決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違規問題,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在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方面,建立完善保護區標誌和隔離防護,提高飲用水源保護區風險防控與應急能力。同時,推動單一水源供水城市,加快建設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

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整治方面,全面開展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清理整治違法違規問題。

為了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的目標

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形成基本覆蓋全省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網路;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等級評定,全面整治不達標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強化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達標處理,妥善處置積存垃圾滲濾液;建立完善農村垃圾收、轉、運體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新文化記者 陸續兩會聲音

省政協委員趙平建議

嘗試開辦公辦私營的退休專家診所

生病了都往大醫院跑,大醫院患者多、醫生少,醫患供求矛盾突出,而更多的基層醫院“缺患者”,沒能更好地發揮“就近便捷”滿足醫療需求的作用。當前,為了讓資源流動,國家鼓勵大醫院同基層醫院定點合作,雙向交流,各級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有許多積極的醫改措施。如何最有效地發揮醫生群體作用,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省政協委員趙平格外關注的問題,她也帶來了一些建議。

現狀

就醫過程中分級診療難以實現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實施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重要載體,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並為之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趙平表示,目前,在推進基層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遇到了許多新困難。包括人們對就醫習慣改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短時間內不能完全接受基層首診的習慣,在實際就醫過程中分級診療難以實現;此外,基層醫療單位醫療服務能力與患者需求有差距,基層醫療單位醫療水準相對較低,引進人才存在困難,診療技術、服務能力跟不上,難以獲得患者的認同和信任;分級診療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形成非常完備的體系等。

趙平表示:“醫療單位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是醫生問題,如果能解決醫生問題,其他問題才可以通過資源配置方式相應解決。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如何調動廣大醫護人員的積極性,讓醫護人員這個群體真正流動起來。要結合我省具體情況,探索我省的醫療改革模式。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引進新的機制,促進醫生流動,應用新的技術和手段,慢慢地使醫療體系充滿活力,煥發出新的生命。”

建議

開展“共用醫療”建設

“我們國家的醫療行業體制,同其他行業體制一樣,都是三角形佈局,資源在上、需求在下,而實際醫療過程中則是倒三角現象,大量的病人聚集在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沒有患者,醫改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趙平建議,根據目前醫療體系改革的發展趨勢和我省的實際情況,可以嘗試開展醫生集團和醫生工作室、開展臨床全科醫生智慧診療系統建設,嘗試開辦公辦私營的退休專家診所,開展共用醫療建設。

“醫患關係,首先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關鍵是要有‘患者眼中的好醫生’。在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醫院退休專家和資深醫生是一種寶貴的醫療資源,他們有長期建立的醫患信任關係,能夠獲得患者的信任。”趙平表示,如果能讓這些退休專家在基層發揮作用,對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需要政府有所作為,有所投入,充分發揮好退休專家作為稀缺資源的特殊作用。針對如何讓現有基層醫療人員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診療水準的問題,她提出,借助現代智慧科技,通過推進臨床全科醫生智慧診療系統建設,甚至,將來隨著視覺技術水準的提高,可以開發患者自我診斷系統,初診無需走出家庭。

此外,她提出“共用醫療”,並不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高端診療和高端醫療共用服務,而是由政府主導建設,為醫生的多點執業提供平臺,讓優勢醫療資源在基層自主成長。建立患者健康檔案、提供預約診療、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等服務,而醫生可隨時入駐,無需考慮經營管理、執業場地、專業設備、品牌打造等問題。 新文化記者 黃豔麗

已經初步確定了攻堅行動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

攻堅行動要重點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我省生態保護狀況總體良好,近期由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中央組織部發佈的《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顯示,我省生態保護指數在全國31個省(區、市)位於第8位,處於上游水準。而環境品質和環境治理水準相對較差,在全國排在第17位和第21位,總體處於中游偏下水準,特別是大氣、水、垃圾污染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還有部分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未達標、重污染天氣易發頻發,地表水中劣五類水體也就是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比例還較高、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還不夠深入、個別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還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水準較低、農村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環境突出問題攻堅行動,就是針對這些問題集中進行攻堅。

從5個方面16項工作任務入手攻堅

環保部門將通過3年努力,力爭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的目標,從5個方面16項工作任務入手。

為了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目標

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通過實施重點工程、開展專項行動、嚴格監管執法,著力解決煤煙型污染、秸稈露天焚燒污染、重點工業企業污染和城市揚塵污染問題。

在整治煤煙型污染方面,重點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各類園區集中供熱建設工程、燃煤鍋爐達標改造工程,深入開展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取締行動,建立健全清潔燃料供應體系。

在遏制秸稈露天焚燒污染方面,建立秸稈焚燒火點計分問責機制,壓實秸稈禁燒責任。加快秸稈資源多途徑、多層次利用步伐,大幅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準,從根本上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

在整治工業企業污染方面,重點實施城市建成區內重污染企業搬遷工程,開展“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減輕工業企業污染。

在管控城市揚塵污染方面,重點實施城市裸露地面消除工程和各類堆場、料場揚塵整治工程,進一步降低揚塵污染。

為了實現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的目標

將以河長制為抓手,加快推進汙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畜禽污染治理,保障好河流生態基流,逐步恢復河流水體使用功能。

在治理城鎮生活污水方面,實施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擴能工程,加快重點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在治理工業集聚區廢水污染方面,加快推進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並全部安裝線上監控裝置,確保工業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在整治畜禽污染方面,加快推進規模化養殖場配套糞汙處理設施建設,儘快完成禁養區內規模化養殖場(社區)和養殖專業戶關閉或搬遷。在保障生態基流方面,制定重點河流生態補水方案,保障河流基本生態用水,提高水體自淨能力。

為了實現基本消除城區黑臭水體的目標

將採取截汙控源、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全面整治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在解決河道內源污染方面,全面開展清河行動,依法取締非法排污口,清淤疏浚受污染河道及黑臭水體。

在實施生態修復和清淨補水方面,在重點河流沿岸建設植被緩衝帶和隔離帶,有效降低面源污染。同時,在城鎮汙水處理廠下游適宜河段建設人工濕地,並充分利用城鎮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水補充缺水水體水量,增加環境容量。

為了確保飲用水安全

將加快推進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堅決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違規問題,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在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方面,建立完善保護區標誌和隔離防護,提高飲用水源保護區風險防控與應急能力。同時,推動單一水源供水城市,加快建設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

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整治方面,全面開展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清理整治違法違規問題。

為了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的目標

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形成基本覆蓋全省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網路;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等級評定,全面整治不達標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強化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達標處理,妥善處置積存垃圾滲濾液;建立完善農村垃圾收、轉、運體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新文化記者 陸續兩會聲音

省政協委員趙平建議

嘗試開辦公辦私營的退休專家診所

生病了都往大醫院跑,大醫院患者多、醫生少,醫患供求矛盾突出,而更多的基層醫院“缺患者”,沒能更好地發揮“就近便捷”滿足醫療需求的作用。當前,為了讓資源流動,國家鼓勵大醫院同基層醫院定點合作,雙向交流,各級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有許多積極的醫改措施。如何最有效地發揮醫生群體作用,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省政協委員趙平格外關注的問題,她也帶來了一些建議。

現狀

就醫過程中分級診療難以實現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實施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重要載體,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並為之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趙平表示,目前,在推進基層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遇到了許多新困難。包括人們對就醫習慣改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短時間內不能完全接受基層首診的習慣,在實際就醫過程中分級診療難以實現;此外,基層醫療單位醫療服務能力與患者需求有差距,基層醫療單位醫療水準相對較低,引進人才存在困難,診療技術、服務能力跟不上,難以獲得患者的認同和信任;分級診療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形成非常完備的體系等。

趙平表示:“醫療單位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是醫生問題,如果能解決醫生問題,其他問題才可以通過資源配置方式相應解決。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如何調動廣大醫護人員的積極性,讓醫護人員這個群體真正流動起來。要結合我省具體情況,探索我省的醫療改革模式。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引進新的機制,促進醫生流動,應用新的技術和手段,慢慢地使醫療體系充滿活力,煥發出新的生命。”

建議

開展“共用醫療”建設

“我們國家的醫療行業體制,同其他行業體制一樣,都是三角形佈局,資源在上、需求在下,而實際醫療過程中則是倒三角現象,大量的病人聚集在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沒有患者,醫改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趙平建議,根據目前醫療體系改革的發展趨勢和我省的實際情況,可以嘗試開展醫生集團和醫生工作室、開展臨床全科醫生智慧診療系統建設,嘗試開辦公辦私營的退休專家診所,開展共用醫療建設。

“醫患關係,首先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關鍵是要有‘患者眼中的好醫生’。在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醫院退休專家和資深醫生是一種寶貴的醫療資源,他們有長期建立的醫患信任關係,能夠獲得患者的信任。”趙平表示,如果能讓這些退休專家在基層發揮作用,對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需要政府有所作為,有所投入,充分發揮好退休專家作為稀缺資源的特殊作用。針對如何讓現有基層醫療人員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診療水準的問題,她提出,借助現代智慧科技,通過推進臨床全科醫生智慧診療系統建設,甚至,將來隨著視覺技術水準的提高,可以開發患者自我診斷系統,初診無需走出家庭。

此外,她提出“共用醫療”,並不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高端診療和高端醫療共用服務,而是由政府主導建設,為醫生的多點執業提供平臺,讓優勢醫療資源在基層自主成長。建立患者健康檔案、提供預約診療、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等服務,而醫生可隨時入駐,無需考慮經營管理、執業場地、專業設備、品牌打造等問題。 新文化記者 黃豔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