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咖啡師都在玩旅行青蛙:這遊戲為何這麼火?

“網路流行”是具有時效性的, 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有那個店了。 但是《旅行青蛙》的爆火讓我頓悟:原來“佛系”並沒有消失, 只是從青年轉向了遊戲。

這幾天, 朋友圈都在忙著曬蛙, 擔心著青蛙夜不歸宿, 抱怨著回家不給自己帶明信片, 讓我明白未婚並不會使母性的光輝黯淡。

彈幕差點讓我以為誰家孩子丟了

你們的坐立難安撥動了我的同情心, 所以先給你們一波福利, 祝你早日成為最好的蛙媽。

↓↓↓

—200秒速成攻略—

這是個單機版手遊, 投入精力不限, 回饋隨緣, 卻依然讓許多朋友欲罷不能。

有人說, 看著原諒蛙的生活, 會讓人聯想到父母眼裡的自己, 難免感同身受;我倒覺得更應該關注玩遊戲的人, 不求回報的付出, 不問終點的堅持, 像極了當初義無反顧投身咖啡的自己。

同樣讓人沉迷, 喜歡咖啡卻是一個容易“受傷”的選擇。

對於普通顧客, 之所以不斷嘗試陌生的咖啡館,

除了體驗新鮮感以外, 更是為了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這個味道離他有多遠, 無人知曉。

對於愛好者, 因為愛上了, 所以不遺餘力地自我提升, 想要把興趣做成驕傲, 從來沒考慮過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 也不去計較咖啡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對於咖啡師, 職業和熱愛並重, 或者是為了提供陌生顧客一杯滿意的咖啡, 或者是為了賽事榮譽奔波於全國, 背後的汗、眼角的淚只有自己記得。

對於咖啡館老闆, 開店需要勇氣, 可能一個月下來收入還不如員工多, 依然嘔心瀝血地運營著, 一邊為了活著, 一邊為了讓咖啡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對於烘豆師, 名揚天下或默默無聞, 認真烘好每一鍋豆子, 是他們的義務與職責, 銷得多不傲慢, 銷得少不心寒, 甚至有時候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全是家常便飯, 早已看淡。

圖源:武漢美女木婭的作品

對於莊園主,管理一畝三分地是工作,改良生豆性質是情懷。他的情懷下,結果是否會往預期方向發展不得而知,最長的週期,最基層的堅守,實屬不易。

精品咖啡宣導“從種子到杯子”,我認為應該延長一步:從杯子到日子。做得再好也得讓顧客體會到其中的好,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為此而奮鬥,最後消費者心滿意足地埋單才是終點。

沒有成績不必一蹶不振,事有所成也無須沾沾自喜。不急躁、不冒進、不膨脹、不焦慮,付出終會有所收穫。做一杯好喝的咖啡是我們的責任,而引導顧客認可一杯咖啡是我們的使命。

如圖: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看呐,原諒蛙都知道回家了,你離夢想還遠嗎?

話說......你的蛙兒子怎麼樣了?

本人從事推廣咖啡文化工作將近5年,去過雲南/臺灣/印尼等咖啡莊園以及義大利德國等咖啡消費城市,愛精品咖啡,想交一樣愛咖啡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長期分享交流精品咖啡、拉花與開店知識。

圖源:武漢美女木婭的作品

對於莊園主,管理一畝三分地是工作,改良生豆性質是情懷。他的情懷下,結果是否會往預期方向發展不得而知,最長的週期,最基層的堅守,實屬不易。

精品咖啡宣導“從種子到杯子”,我認為應該延長一步:從杯子到日子。做得再好也得讓顧客體會到其中的好,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為此而奮鬥,最後消費者心滿意足地埋單才是終點。

沒有成績不必一蹶不振,事有所成也無須沾沾自喜。不急躁、不冒進、不膨脹、不焦慮,付出終會有所收穫。做一杯好喝的咖啡是我們的責任,而引導顧客認可一杯咖啡是我們的使命。

如圖: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看呐,原諒蛙都知道回家了,你離夢想還遠嗎?

話說......你的蛙兒子怎麼樣了?

本人從事推廣咖啡文化工作將近5年,去過雲南/臺灣/印尼等咖啡莊園以及義大利德國等咖啡消費城市,愛精品咖啡,想交一樣愛咖啡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長期分享交流精品咖啡、拉花與開店知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