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床位到底“享”的是什麼?

“共用經濟”方興未艾, 各種共用事物如雨後春筍, 層出不窮, 一時間, 難免泥沙俱下, 如果發展到連床位都可與異性共用, 不是噱頭, 就是引誘。

忽然有一天, 你住賓館的時候, 可以和一個陌生的女士(男士)共用一個床位, 什麼感覺?恐怕男士都會想, “哎呀, 還有這好事?”女士呢? 怕是要退避三舍, 避之不及吧!再說, 怎麼會有這樣的事?

事實上, 互聯網時代,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沒有做不到的。

“異性拼床”模式慘遭流產

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如果遠超人們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註定曇花一現, 難以走遠。

“和TA一起睡, 重返20歲”。 近日,

一款主打"床位共用"小程式在微信上“橫空出世”, 只是用戶還沒來及體驗, 就因涉及低俗、性暗示或色情資訊而遭微信封殺, 要求其進行整改維護。

讓人浮想聯翩的廣告語, “勾搭”、“異性”等挑逗性的詞語, 讓人感覺這哪是住房, 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引誘嗎?

哪個人看到這些詞語,

還想著是單純地住房啊, 恐怕都是另有所圖吧!

央視報導, 該程式宣揚的“異性拼房”, 有涉黃之嫌。 記者體驗中, 甚至有異性拼房者提出性暗示。

也許有些人蠢蠢欲動, 躍躍欲試,

但大部分人估計都想開罵了:“這是哪個鱉孫子想的餿主意”。

甚至有媒體用“喪盡天良”來表達內心的憤慨。

倫理道德是做人的底線, 也是社會公德的禁區, 一旦突破, 遭來的不僅是唾駡, 更是應有的懲罰。

央廣網發表評論, 開宗明義, 直指“共用床位”就是偽創新;

法律界人士認為, “同住酒店拼房”平臺, 採用暗示性、傾向性的宣傳語, 並公開鼓勵“異性拼房”, 可能為涉黃活動提供平臺;

微信也不想成為眾矢之的, 強制要求其下線整改。

一個即將引發社會公德問題的小程式就此流產, 胎死腹中。

共用床位到底 “享”的是什麼?

共用床位所引發的衝動讓人忽略了它的原有功能, 如果不是無意為之, 就是劍走偏鋒, 游走于法律與道德的灰色地帶, 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共用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

一度受到市場的熱捧, 火的有點“摸不得, 碰不得”。

借助“共用”的風口, 共用單車, 共用充電寶, 共用汽車, 共用公寓, 共用健身房等等共用模式隨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尤其是共用單車, 更是成為大眾熟悉的事物, 同時, 也給大眾帶來很多便利。

共用經濟模式, 也由此被很多企業借勢而行, 或打造新的增長點, 或讓企業起死回生, 或套用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共用床位算是把共用經濟的模式推上了新境界, 讓我們再一次刷新了 自己的“三觀”。

先不說, 共用床位模式的 “錢景”如何, 單看“異性拼房”時, 拼房者的心態就可窺之一二了。

這哪是拼房啊,簡直就是在拼人,這不就是赤裸裸的約炮嗎?

尤其是遭遇過“跳大神”的網友,估計更會嗤之以鼻吧!

然開發者卻自己的一套 “理想”說辭:

"我們願意用自身行動證明人性中的真摯與美好,足夠抵抗惡念的誘惑。"2017年7月15日,該小程式正式上線。

真想畫地為牢啊!不知道是開發者太天真了,還是我被社會污染太嚴重了。

退一步講,即使兩個拼房者的心態純正,萬一對方有傳染病,被傳染了誰來負責?

再說,忽然兩個陌生的人同床就寢,睡得著嗎?能睡好嗎?到底是你睡床還是床在睡你呢?別說休息了,那是越睡越累,完全與休息的目的相背離。

而且,“同住酒店拼房”的審核也需注意,如果確定入住的雙方都是 “靠譜”的,其中的安全防範誰又來保證?

一切的一切,都有待解決。

小程式創始人起初是怎麼想的,怎麼想出這麼一個燒腦的小程式呢?

小程式的官方運營為廣州與子同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註冊資本五十萬元人民幣,創始人和執行董事均為吳旭陽。

共用床位公司針對的用戶群是沒有午休場地的職場白領,以膠囊酒店的形式為辦公室職員尋找一個可以小睡的地方。

吳旭陽覺得自己的初衷是提供同性拼房,利用閒置資源,如此一來就可以節省費用,又可以交友。

能不能交友,反正不知道,只是這樣的房間,職場中的人誰又敢和異性同住?今天住了,明天還指不定被歪曲到什麼程度,流言可畏啊!

而且照這樣的邏輯,是不是也可以和陌生人拼吃呢?拼到最後,不知道還能不能拼孩子。

到此,突然想到微信附近的人,陌陌聊天,支付寶紅包門,以及各類涉黃直播平臺……共用床位的出現,一句話總結:簡單高效!

不管手段如何,反正共用床位火了,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目的吧!

共用床位 “重新做人”

像“共用床位”這種從一開始就不合乎道德邏輯,更可能涉黃的所謂“創新”,從其一露頭就應該予以嚴厲打擊,這也遠不是其運營者所稱“我們只是一個平臺……與我們無關”能推卸責任的。

同樣,這也是大眾的呼聲。微信更乾脆,直接讓其走人。

共用床位難道會就此“退出江湖”嗎?

造足了噱頭,吸足了眼球,賺足了 “名聲”,孫子都做了,豈能灰溜溜淡出江湖。

賠本的買賣,誰幹?

小程式新版本預計在2月1日上線。創始人吳旭陽表示,曖昧廣告已全部下線,而新版本也會關閉異性拼房的功能。

真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惡俗行銷這招對很多人來說真是屢試不爽 。

曾經支付寶旗下一個名叫獨行妹的社區平臺,由於大尺度的照片,被網友戲稱直接秒殺約炮神器陌陌,和最近流行的"秀下線求禮物"的直播有"異曲同工之妙",果然符合"支付鴇"之名。

雖然支付寶最後刪除了這些圖片,但獨行妹接下來卻及時轉行,開展了怎麼將支付寶變成我們的貼心小管家,什麼獨身打造美容秘笈、幫你剝螃蟹,等等業務,成功擺脫涉黃的帽子。

但不知道即將重新上線的共用床位小程式,能否借勢成功,至此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星光大道。

只是不清楚,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多少。

這哪是拼房啊,簡直就是在拼人,這不就是赤裸裸的約炮嗎?

尤其是遭遇過“跳大神”的網友,估計更會嗤之以鼻吧!

然開發者卻自己的一套 “理想”說辭:

"我們願意用自身行動證明人性中的真摯與美好,足夠抵抗惡念的誘惑。"2017年7月15日,該小程式正式上線。

真想畫地為牢啊!不知道是開發者太天真了,還是我被社會污染太嚴重了。

退一步講,即使兩個拼房者的心態純正,萬一對方有傳染病,被傳染了誰來負責?

再說,忽然兩個陌生的人同床就寢,睡得著嗎?能睡好嗎?到底是你睡床還是床在睡你呢?別說休息了,那是越睡越累,完全與休息的目的相背離。

而且,“同住酒店拼房”的審核也需注意,如果確定入住的雙方都是 “靠譜”的,其中的安全防範誰又來保證?

一切的一切,都有待解決。

小程式創始人起初是怎麼想的,怎麼想出這麼一個燒腦的小程式呢?

小程式的官方運營為廣州與子同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註冊資本五十萬元人民幣,創始人和執行董事均為吳旭陽。

共用床位公司針對的用戶群是沒有午休場地的職場白領,以膠囊酒店的形式為辦公室職員尋找一個可以小睡的地方。

吳旭陽覺得自己的初衷是提供同性拼房,利用閒置資源,如此一來就可以節省費用,又可以交友。

能不能交友,反正不知道,只是這樣的房間,職場中的人誰又敢和異性同住?今天住了,明天還指不定被歪曲到什麼程度,流言可畏啊!

而且照這樣的邏輯,是不是也可以和陌生人拼吃呢?拼到最後,不知道還能不能拼孩子。

到此,突然想到微信附近的人,陌陌聊天,支付寶紅包門,以及各類涉黃直播平臺……共用床位的出現,一句話總結:簡單高效!

不管手段如何,反正共用床位火了,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目的吧!

共用床位 “重新做人”

像“共用床位”這種從一開始就不合乎道德邏輯,更可能涉黃的所謂“創新”,從其一露頭就應該予以嚴厲打擊,這也遠不是其運營者所稱“我們只是一個平臺……與我們無關”能推卸責任的。

同樣,這也是大眾的呼聲。微信更乾脆,直接讓其走人。

共用床位難道會就此“退出江湖”嗎?

造足了噱頭,吸足了眼球,賺足了 “名聲”,孫子都做了,豈能灰溜溜淡出江湖。

賠本的買賣,誰幹?

小程式新版本預計在2月1日上線。創始人吳旭陽表示,曖昧廣告已全部下線,而新版本也會關閉異性拼房的功能。

真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惡俗行銷這招對很多人來說真是屢試不爽 。

曾經支付寶旗下一個名叫獨行妹的社區平臺,由於大尺度的照片,被網友戲稱直接秒殺約炮神器陌陌,和最近流行的"秀下線求禮物"的直播有"異曲同工之妙",果然符合"支付鴇"之名。

雖然支付寶最後刪除了這些圖片,但獨行妹接下來卻及時轉行,開展了怎麼將支付寶變成我們的貼心小管家,什麼獨身打造美容秘笈、幫你剝螃蟹,等等業務,成功擺脫涉黃的帽子。

但不知道即將重新上線的共用床位小程式,能否借勢成功,至此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星光大道。

只是不清楚,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多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