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第二十三講 小兒常見病症推拿穴位

中醫小兒推拿, 簡單易學, 對治療小兒厭食、便秘、發熱、咳嗽、哮喘、泄瀉、腹痛、嘔吐、夜啼、驚風、遺尿、睡眠不好等, 有很好的效果。

【名稱】腎經(腎水)

【位置】小指末節羅紋面。

【功效】補腎經能補腎益腦, 溫養下元;清腎經能清利下焦濕熱。

【主治】遺尿、脫肛、久瀉、先天不足、久病體虛、小便赤澀、喘息等。

【操作手法】

由指根直推向指尖, 稱補腎經;

由指尖推向指根直推, 稱清腎經。 (清腎經要慎用)

【臨床應用】

(1)補腎經治療先天不足、久病體虛或久瀉、多尿、遺尿、虛汗喘息等症, 多與補脾經、補肺經、揉腎腧、捏脊、按揉足三裡、橫擦腰骶部合用。

(2)清腎經可用於治療膀胱蘊熱而致的小便赤澀等症, 多與清天河水、清小腸、推箕門等合用。 臨床上腎經穴一般多用補法, 需用清法時,

也多以清小腸代之。

(3)就目前而言, 關於腎經的推法各流派眾說紛紜。 即使用補, 有從指尖推向指根的, 有從指根推向指尖的。 如果認定上推為補;那事實上下推, 自認為是補的肯定就是清了。

可是, 各流派都認為自己的對的, 而且都沒有副作用的報導。 所以, 關於腎經穴---小指羅紋面的操作。

【推拿次數】

300-500次。 (以6個月-1歲寶寶為例。 次數根據寶寶大小調整。 )

【示例】

1、給寶寶做推拿時力道要輕柔均勻。

2、根據寶寶大小、穴位位置和身體情況等, 靈活掌握推拿次數。

3、對於上肢部的穴位, 一般不分男女, 一般均以左手為主(亦可先推左手,

再推右手, 或只推右手)。

4、若寶寶皮膚乾燥, 可適當使用介質, 如清水、油等。

【知識回顧】

第二十二講 小兒常見病症推拿穴位- 肺經(肺金)——止咳化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