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民政部:農村留守兒童保護示範縣實行惡性事件一票否決制

民政部:農村留守兒童保護示範縣實行惡性事件一票否決制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1月30日電 (記者 李盈盈)今日, 記者從民政部瞭解到, 民政部正在開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示範縣(市、區、旗)評選活動, 但是, 此次評選實行一票否決制, 凡近兩年內發生涉及兒童權益、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極端事件, 造成惡劣影響的;凡存在沒有落實兒童監護責任的;凡存在沒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戶籍登記情況的, 存在以上三種情況之一的縣(市、區、旗)均不得參評。

圖片來源網路

日前, 民政部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示範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 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示範活動堅持以縣(市、區、旗)為主體, 以《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示範縣(市、區、旗)指導標準》(以下簡稱《指導標準》)為依據,

本著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申報、推薦和遴選, 每兩年開展一次。

《指導標準》要求協調領導機制, 由縣級建立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負責、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 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分工, 統籌推動開展工作。 同時, 鄉鎮建立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兒童工作機制。 縣級黨委或政府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 鄉鎮黨委或政府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 研究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重大問題、重要事項和重點個案, 並形成黨委或政府會議紀要。

而且,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經費保障由兩級組成,

一方面, 縣級政府通過統籌現有資金管道, 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支援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監護評估、救助幫扶、定期隨訪、政策宣傳引導、志願服務專案、未成年人保護熱線運行等工作。 另一方面, 通過財政資金、社會公益資金等多種管道, 做好城鄉社區兒童之家運行經費、村(社區)兒童主任(包括未成年人保護專幹、兒童福利督導員等)工作補貼以及鄉鎮、村(社區)兒童工作培訓等經費保障工作。

《指導標準》顯示, 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結合當地實際工作情況及財力情況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補貼標準增長機制對年滿十八周歲、仍然在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全日制本專科院校學習的孤兒, 繼續發放基本生活費;加大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力度。

各地根據實際工作開展情況, 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重病重殘等生活更為困難的困境兒童, 予以重點保障;對已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生活救助的困境兒童, 按照現行政策有效落實。

《指導標準》要求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監護落實到位。 首先, 是村(居)委會、鄉鎮(街道)工作人員, 學校、幼稚園教職工發現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等情況的, 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 公安機關要及時出警處置, 通過督促監護人履行監護責任或協助委託監護等方式確保每一個兒童得到有效監護。

其次, 對於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兒童, 納入孤兒安置管道, 採取親屬撫養、機構養育、家庭寄養等方式妥善安置。 符合送養條件的兒童, 對收養家庭撫養教育能力開展專業評估, 依法辦理收養登記。

再次, 對於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且無其他監護人的兒童, 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兒童, 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

切實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保障兒童合法權益的決策部署, 始終把兒童發展放在優先位置, 以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為根本, 以依法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合法權益為目標, 以加強制度保障、健全組織領導和運行機制、完善服務體系為主要內容, 建立運行監測預防、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五位一體”的救助保護機制。

不過,未來網記者發現,根據《指導標準》,並非所有的縣市都能參評,凡是近兩年內發生涉及兒童權益、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極端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僅此一條,就有很多地方被PASS。

建立運行監測預防、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五位一體”的救助保護機制。

不過,未來網記者發現,根據《指導標準》,並非所有的縣市都能參評,凡是近兩年內發生涉及兒童權益、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極端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僅此一條,就有很多地方被PAS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