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汽新能源講述八年成績單,“開放共用” 實踐2025戰略

1月29日, “2018北汽新能源全球夥伴大會”在北京舉行。 北汽新能源面向價值鏈夥伴正式發佈了“開放共用戰略”, 介紹了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共建情況, 並舉行“衛藍生態聯盟”戰略合作專案簽約儀式。 第一個八年同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長與思考, 發佈下一個八年“引領2025”的戰略、目標與路徑。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在會上回顧了第一個八年同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長與思考, 他表示, “開放和共用”將是北汽新能源面向2025年提出的關鍵戰略。

八年成績單

一是戰略領航。 2008年北汽集團率先提出新能源發展計畫, 2009 收購薩博平臺並同步電動化改造。 2014年北汽新能源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6年成為首家實行混改的國有新能源汽車企業。

二是規模領航。 2017年, 北汽新能源首闖年度獨角獸企業榜單, 估值位列全球第五。 五年時間內, 北汽新能源資金規模擴至30倍、員工人數翻7倍、營業收入38倍,

總部製造基地+自建製造基地+集團內部製造資源+合作夥伴資源實現超80萬輛產能。

三是市場領航。 2017年, 北汽新能源產銷103199輛純電動車, 佔據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23%份額。 同時, 北汽新能源還擁有包括18.8萬用戶、100T使用者大資料在內的海量大資料資源。

四是創新領航。 在體制機制創新上, 北汽新能源已經完成B輪融資, 金額達到111.18億元;北汽新能源還是國企改革員工持股試點, 是北京首個員工持股試點的國有控股企業。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行銷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一秀介紹了7項突破, 包括:

突破政府補貼依賴, 推出的國民車在不限購單補城市銷售占比達36%。

突破充電里程焦慮, 推出換電模式, 現擁有換電車5000輛, 換電站100+座, 打造擎天柱計畫。 此外, 對私建樁4.2萬個, 對公建樁1.4萬個, 和44家運營商合作, 打通1.8萬個點位, 13個充電樁。

突破產品的油改電開發模式, 推出EC系列和LITE, 打造更適合電動汽車的結構佈局, 更高效的供應鏈協同效應, 更經濟的開發成本。

突破混網銷售的管道運營模式, 獨立建網, 在全國25省139個城市建立了280家銷售店和249家服務站, 提升服務及運營水準。

突破國際出口壁壘, 北汽新能源獲得了中國純電動領域第一張歐盟出口資質認證。

打造出行模式, 已在全國12個城市投放了8000輛新能源運營車, 是全國排名第四的分時租賃運營商。

打造生態圈建設, 涵蓋新能源汽車研發、供應、製造、行銷、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聚焦技術和產品

在產業技術創新上, 北汽新能源研發團隊已突破千人規模, 五年科研投入平均占比高達12.8%, 累計專利2620項, 打造了四個純電動車全新平臺。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兼工程研究院高級副院長Marcus Hafkemeyer在會上介紹了電動系統、智慧駕駛、輕量化三方面的技術突破。 降低整車能耗, 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及品質提升。

精細化管理技術開發

構建“五國七地”創新的研發網路

在技術上,北汽新能源聚焦全新純電動整車平臺、無人駕駛技術、大資料應用、智慧充電和智慧出行服務。未來將形成三個產品組合和一個爆款跨界車,續航里程全面提升。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還在創新鏈、產業鏈、生態鏈等領域進行創新,打造產品+X的模式。其中,X包括服務、體驗、移動出行、生態、能源管理等。

開放共用

本次大會上,北汽集團引領2025戰略再次得到強調,圍繞新能源汽車市“1個總目標“、“2個世界級”、3個引領展開。其中,“開放共用”是關鍵字,鄭剛介紹,北汽新能源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資源不設限、企業無邊界和創新無屏障。

未來,北汽新能源將與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北汽新能源研發總部及海外研究中心、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資源開放共用資源池。鄭剛堅持,把蛋糕做大的價值遠高於零和博弈的價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北汽新能源也將把成熟的商業業務運營模式,和供應商進行分享。與戰略制定相比,戰略落地更為重要。

為了保障戰略的落地,北汽新能源將從組織、機制、思想三方面給予相應保障。在組織上,北汽新能源將打造新型的企業聯盟,通過體系化建設、目標導向、自由匹配等方面進行保障;在機制上,北汽新能源將打造創新體系化機制,包括投融資機制、利益分享機制和激勵機制;在思想上,北汽新能源將樹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認同,用開放心態、開放思維和共用理念對戰略落地起到良好保障。

會上,在華為、日本瑞薩、江蘇宏微科技、北京世紀金光半導體等北汽新能源合作夥伴的共同參與和見證下,北汽新能源電力電子與電驅技術協同開發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時,大會進行的“衛藍生態聯盟”戰略合作項目簽約,是北汽新能源“開放共用”戰略的直觀體現。本次簽約的企業有,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興民智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時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充換電配套設施、擎天柱計畫、共用汽車、大資料服務、智慧生態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衛藍生態聯盟”的締結,創新性整合了上下游產業鏈不僅使各方傳統商業模式在統一的聯盟中得到更大市場及發展空間,將不斷完善“智慧交通,綠色出行”整體解決方案,促進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綠色發展計畫,讓國人更加方便、快捷、舒適地享用綠色低碳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集團還入選了央視“國家品牌計畫”,並在本次大會上與央視簽署2018國家品牌計畫行業領跑者合作協定。經過多年發展,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譜系最全的純電動車型,連續五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普及,帶動了一大批行業價值鏈夥伴的共同成長。成立八年來,北汽新能源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加強與各相關方的合作共贏,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

· END ·

· 第一電動汽車網 ·

最懂新能源汽車的平臺,新能源汽車資訊第一選擇

精細化管理技術開發

構建“五國七地”創新的研發網路

在技術上,北汽新能源聚焦全新純電動整車平臺、無人駕駛技術、大資料應用、智慧充電和智慧出行服務。未來將形成三個產品組合和一個爆款跨界車,續航里程全面提升。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還在創新鏈、產業鏈、生態鏈等領域進行創新,打造產品+X的模式。其中,X包括服務、體驗、移動出行、生態、能源管理等。

開放共用

本次大會上,北汽集團引領2025戰略再次得到強調,圍繞新能源汽車市“1個總目標“、“2個世界級”、3個引領展開。其中,“開放共用”是關鍵字,鄭剛介紹,北汽新能源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資源不設限、企業無邊界和創新無屏障。

未來,北汽新能源將與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北汽新能源研發總部及海外研究中心、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資源開放共用資源池。鄭剛堅持,把蛋糕做大的價值遠高於零和博弈的價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北汽新能源也將把成熟的商業業務運營模式,和供應商進行分享。與戰略制定相比,戰略落地更為重要。

為了保障戰略的落地,北汽新能源將從組織、機制、思想三方面給予相應保障。在組織上,北汽新能源將打造新型的企業聯盟,通過體系化建設、目標導向、自由匹配等方面進行保障;在機制上,北汽新能源將打造創新體系化機制,包括投融資機制、利益分享機制和激勵機制;在思想上,北汽新能源將樹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認同,用開放心態、開放思維和共用理念對戰略落地起到良好保障。

會上,在華為、日本瑞薩、江蘇宏微科技、北京世紀金光半導體等北汽新能源合作夥伴的共同參與和見證下,北汽新能源電力電子與電驅技術協同開發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時,大會進行的“衛藍生態聯盟”戰略合作項目簽約,是北汽新能源“開放共用”戰略的直觀體現。本次簽約的企業有,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興民智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時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充換電配套設施、擎天柱計畫、共用汽車、大資料服務、智慧生態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衛藍生態聯盟”的締結,創新性整合了上下游產業鏈不僅使各方傳統商業模式在統一的聯盟中得到更大市場及發展空間,將不斷完善“智慧交通,綠色出行”整體解決方案,促進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綠色發展計畫,讓國人更加方便、快捷、舒適地享用綠色低碳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集團還入選了央視“國家品牌計畫”,並在本次大會上與央視簽署2018國家品牌計畫行業領跑者合作協定。經過多年發展,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譜系最全的純電動車型,連續五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普及,帶動了一大批行業價值鏈夥伴的共同成長。成立八年來,北汽新能源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加強與各相關方的合作共贏,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

· END ·

· 第一電動汽車網 ·

最懂新能源汽車的平臺,新能源汽車資訊第一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