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處處有南沙!省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廣州十大發展機遇,南沙今年這樣幹……

加快建設製造強省, 推進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攜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樞紐和航運中心……

資料圖

2018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全省今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 其中透露出廣州發展的十大機遇, 處處有南沙!都有些什麼乾貨?小南為你細細梳理。

關鍵字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報告原文:加快建設製造強省。 實施智慧製造示範工程, 開展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 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 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 推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去年, 廣州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中國製造2025”的一線城市。 以IAB(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產業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為引領, 廣州正圍繞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 加強高精尖技術和項目引進, 加快建設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資料圖

日前, 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畫》。

2017年, 亞信、微軟等人工智慧巨頭企業紛紛落戶南沙, 全球人工智慧圓桌論壇於2017年5月在南沙舉行,

由此, 南沙有望形成世界人工智慧研發新高地。

資料圖

關鍵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報告原文:攜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樞紐和航運中心。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推動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 充分發揮珠三角各市在大灣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促進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今年發佈的《關於廣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8年計畫草案的報告》提出, 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作用,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基金組建, 爭取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推動一批重大事項和專案納入國家年度實施計畫。

資料圖

同時, 全方位打造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 加快粵港產業深度合作園建設, 共建區域科技產業創新體系。 用好廣深港高速鐵路等重要通道, 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資料圖

關鍵字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報告原文:深化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援廣州港、深圳港等拓展全球海運網路,抓好中歐、中亞班列組織運營,提高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

開放是廣州的城市基因。其中,疊加擁有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和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城市副中心等國家及省、市戰略機遇的南沙,在去年前三季度新設企業17525家。目前已經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專案超過90個。

資料圖

打造全球海運網路方面,廣州港去年新增12條國際班輪航線,貨物輸送量5.9 億噸,集裝箱輸送量達2035萬標箱,穩居世界前列。

今年,廣州將推動落實南沙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加大制度創新力度, 推進跨境人民幣資金業務、商事登記和證照分離等方面先行先試,並積極爭取自由貿易港政策。

資料圖

同時,進一步提升國際航運戰略樞紐能級。制定實施新一輪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推進6個港口工程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樞紐港區。

關鍵字沿海經濟帶建設

報告原文:實施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提升科學用海水平,打造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廣東黃金海岸,建設海洋強省。

去年底,《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將廣州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南沙郵輪母港碼頭建設。

南沙郵輪母港效果圖

在空間佈局上,廣州市海洋經濟將以南沙新區為核,建設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引擎。

資料圖

關鍵字對標國際一流城市

報告原文:提高城市建設品質,對標國際一流促進珠三角城市核心區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

為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廣州堅持用“繡花”功夫推動精細化、品質化城市管理,著力構建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和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的宜居宜業水準和市民的幸福感。

資料圖

在環境治理方面,全面推行河長制,國家督辦的35條黑臭河湧治理初見成效;對標國際一流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廣州市提出,2030年前廣州建成區八成以上面積要成為海綿城市;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實現“掃碼乘車”、微信辦事等多項智慧服務。

資料圖

關鍵字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報告原文:優化全省高鐵網路佈局,加快推進廣汕、深茂、贛深、合湛等鐵路建設,推進廣湛等專案前期工作。加快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積極推進白雲機場三期擴建。

日前,廣州市發改委官網發佈《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廣州市2018年重點專案計畫的通知》,今年全市計畫投資逾2547億元建設325個重點專案。小南梳理發現,由市發改委、市國資局、廣州港務局、南沙區政府等部門主管的超過40個項目落地南沙,涵蓋基礎設施、產業建設、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專案總數在全市各區排在前列。

資料圖

華南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建設項目將於今年竣工,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實驗學校等專案確定開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多個醫療健康項目將在今年“上馬”開工……

關鍵字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原文: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一批知名農產品品牌,創建國家(廣東)種業科技創新中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州在行動。去年,廣州正式啟動建設國際種業中心,計畫10年內重點建設113個專案,加快推進種業的科技體制創新,通過重點工程和示範專案帶動,預計到2025年形成總產值近5000億元、增加值2850億元的大種業產業集群。

資料圖

位於南沙的廣州種業小鎮是廣州國際種業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廣州種業小鎮已接待超過500家國內外種業企業代表的項目考察和洽談,並成功引進“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戶。

編輯:hui

資料圖

關鍵字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報告原文:深化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援廣州港、深圳港等拓展全球海運網路,抓好中歐、中亞班列組織運營,提高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

開放是廣州的城市基因。其中,疊加擁有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和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城市副中心等國家及省、市戰略機遇的南沙,在去年前三季度新設企業17525家。目前已經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專案超過90個。

資料圖

打造全球海運網路方面,廣州港去年新增12條國際班輪航線,貨物輸送量5.9 億噸,集裝箱輸送量達2035萬標箱,穩居世界前列。

今年,廣州將推動落實南沙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加大制度創新力度, 推進跨境人民幣資金業務、商事登記和證照分離等方面先行先試,並積極爭取自由貿易港政策。

資料圖

同時,進一步提升國際航運戰略樞紐能級。制定實施新一輪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推進6個港口工程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樞紐港區。

關鍵字沿海經濟帶建設

報告原文:實施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提升科學用海水平,打造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廣東黃金海岸,建設海洋強省。

去年底,《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將廣州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南沙郵輪母港碼頭建設。

南沙郵輪母港效果圖

在空間佈局上,廣州市海洋經濟將以南沙新區為核,建設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引擎。

資料圖

關鍵字對標國際一流城市

報告原文:提高城市建設品質,對標國際一流促進珠三角城市核心區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

為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廣州堅持用“繡花”功夫推動精細化、品質化城市管理,著力構建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和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的宜居宜業水準和市民的幸福感。

資料圖

在環境治理方面,全面推行河長制,國家督辦的35條黑臭河湧治理初見成效;對標國際一流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廣州市提出,2030年前廣州建成區八成以上面積要成為海綿城市;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實現“掃碼乘車”、微信辦事等多項智慧服務。

資料圖

關鍵字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報告原文:優化全省高鐵網路佈局,加快推進廣汕、深茂、贛深、合湛等鐵路建設,推進廣湛等專案前期工作。加快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積極推進白雲機場三期擴建。

日前,廣州市發改委官網發佈《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廣州市2018年重點專案計畫的通知》,今年全市計畫投資逾2547億元建設325個重點專案。小南梳理發現,由市發改委、市國資局、廣州港務局、南沙區政府等部門主管的超過40個項目落地南沙,涵蓋基礎設施、產業建設、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專案總數在全市各區排在前列。

資料圖

華南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建設項目將於今年竣工,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實驗學校等專案確定開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多個醫療健康項目將在今年“上馬”開工……

關鍵字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原文: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一批知名農產品品牌,創建國家(廣東)種業科技創新中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州在行動。去年,廣州正式啟動建設國際種業中心,計畫10年內重點建設113個專案,加快推進種業的科技體制創新,通過重點工程和示範專案帶動,預計到2025年形成總產值近5000億元、增加值2850億元的大種業產業集群。

資料圖

位於南沙的廣州種業小鎮是廣州國際種業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廣州種業小鎮已接待超過500家國內外種業企業代表的項目考察和洽談,並成功引進“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戶。

編輯:hu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