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電視份額僅占13%,輸出Os獲客能否“曲線救國”?

[ 釘科技述評 ] 彩電業多年不遇的大蕭條, 不僅讓傳統巨頭承壓嚴重, 更讓大量新興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難以為繼。 釘科技注意到, 在互聯網電視市場持續萎靡的同時, 不少互聯網品牌開始了新一輪的策略調整, 那就是在銷售硬體的同時, 對外輸出自己的Os系統, 以達到“曲線救國”的目的。 那麼, 這一舉動又能否奏效呢?

輸出Os漸成普遍選擇

不久前, 創維旗下互聯網電視運營公司酷開宣佈, 目前酷開運營終端累計啟動總量超過3100萬, 其中, 酷開自有終端數超過2672萬。 其他還有幾百萬台終端並非酷開自有終端,

而是其他品牌的電視產品。

據釘科技瞭解, 在終端層面, 酷開系統不僅搭載於創維繫的自有終端上, 同時也開放給其他終端廠商。 目前松下、飛利浦、熊貓等品牌也都有使用酷開系統, 相應的終端數量分別達到20萬台以上(松下)、250萬台以上(飛利浦)、35萬台以上(熊貓)。

類似酷開這樣將Os系統開放給其他終端廠商的做法, 其實在其他互聯網電視品牌身上也正在發生。

比如風行。 據釘科技瞭解, 風行的FUNUI系統除了搭載在自有品牌的風行電視和JVC電視上, 還通過“Os輸出”的方式, 植入到合作品牌的電視以及主機板廠商的產品中。 公開信息顯示, 風行通過聯合品牌和Os輸出方式進行合作的品牌達到了20家。

釘科技注意到, 去年6月, PPTV也推出了內容開放共用戰略,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做法就是, 與深度合作廠商聯合推出合作品牌開放定制終端, 以硬體植入PPOS的方式向合作廠商開放全部內容。 當時, 飛利浦、康佳、夏普都宣佈與PPTV合作, 推出了定制化的新產品。

另外, 釘科技此前在走訪看尚時, 其負責人也表示已經規模對外輸出了Os系統。

綜合來看, 除了銷售自有品牌的電視、盒子等硬體, 對外輸出Os系統, 漸成互聯網品牌的共同選擇。

新獲客方式有三大挑戰

在手機領域, 作業系統的可選擇性並不多, 除了蘋果自有的iOs之外, 開源的Os系統穀歌的Android一家獨大, 這也形成了Android事實性壟斷的局面。

但在電視領域, 作業系統就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幾乎所有的主流電視廠商, 都會推出自有的作業系統。 在這樣的背景下, 互聯網電視品牌的Os輸出戰略目的何在, 又能否奏效?

就目的來說, 釘科技分析認為, 最主要其實只有一點, 那就是獲客。

互聯網電視品牌獲客途徑相對來說比較困難。 如果僅僅依靠銷售自有品牌終端獲客, 將十分困難。

要知道, 即便是巔峰期的樂視, 年出貨量也沒有突破600萬台, 其他互聯網電視品牌年出貨量都在100萬台以下, 獲客規模和速度緩慢。

另外, 釘科技注意到, 當下的市場大環境也十分不利於互聯網品牌通過銷售自有品牌電視終端獲客。 奧維雲網資料顯示, 2017整個彩電市場銷量下滑6.6%, 互聯網品牌的市場份額只占13%, 比2016年下降了6個百分點, 新推機型數量也同比下滑了11%。

對於互聯網品牌來說, 獲客的目的在於可持續的內容服務運營, 從而獲得可持續的盈利來源, 而達成這一目的並不僅限於銷售自有品牌終端。 如果有終端品牌願意搭載其Os系統, 同樣基本可以達到上述目的。

試想一下, 如果在售的電視終端和如今的智慧手機一樣, 都搭載某一個Os系統, 那麼這個系統運營方的商業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但設想很美好, 真正落地其實並不容易。 產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分析認為, 主要有三大挑戰:

其一, 如前所述, 主流電視品牌都會開發自有Os系統, 不可能將系統運營主動權交給協力廠商, 即便偶有合作,也只是基於個別型號開展,目的在於獲得差異化內容;其二,與其他不知名廠商的合作,不僅規模受限,而且使用者品質不會很高,可運營的空間有限;其三,現在很多互聯網品牌都在爭相輸出Os,在這一領域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總體看,互聯網電視品牌在終端市場萎靡的大環境下,以輸出Os的方式獲客,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困難和挑戰依然很多,並不能因此就會徹底扭轉當前不利的局勢。(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即便偶有合作,也只是基於個別型號開展,目的在於獲得差異化內容;其二,與其他不知名廠商的合作,不僅規模受限,而且使用者品質不會很高,可運營的空間有限;其三,現在很多互聯網品牌都在爭相輸出Os,在這一領域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總體看,互聯網電視品牌在終端市場萎靡的大環境下,以輸出Os的方式獲客,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困難和挑戰依然很多,並不能因此就會徹底扭轉當前不利的局勢。(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