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織給你的毛衣,你要好好的收著|有故事的人

百無聊賴的日子我騎上我那二六圈的小鐵驢, 到處瞎逛。 經過橋頭, 遠遠看見馬路邊上兩棵行道樹之間搭了一個偌大的蛇皮布棚子, 那裡聚集了好多女人, 出於好奇我也擠過去看看。

我的編織歲月

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1095個作品

作者:墨馨

曾經很喜歡編織。 織過毛衣毛褲, 織過圍巾手套。 那時候, 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買來一堆自己喜歡的毛線, 繞成團, 編織想要的毛衣或者毛褲。

可以說, 手工編織不僅可以解決自己和家人的保暖問題, 同時還有修身養性的作用。 說到這, 可能有人會很不屑, 很不以為然, 或者笑話我把這個庸俗慣常的個人愛好煞有介事地提升到修身養性的高度。 我要說的是, 這是真的!但凡有過編織經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切身體悟, 而非我誇張。

編織的時候需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不能胡思亂想任思緒神遊, 不然就織錯了,

織錯了就得拆掉重織, 這不像寫字寫錯了有橡皮擦輕輕一擦那麼容易。 為了避免同樣的工作反復進行, 枯燥乏味, 就只有一心一意, 心無旁騖。

別人買毛線是一件毛衣需要多少線她就買多少線, 織出來的毛衣是純色, 也好搭配外衣。 但是那樣買毛線價格於我而言太奢侈。

百無聊賴的日子我騎上我那二六圈的小鐵驢, 到處瞎逛。 有一次閒逛經過三馬路便橋頭, 遠遠看見馬路邊上兩棵行道樹之間搭了一個偌大的蛇皮布棚子, 那裡聚集了好多女人, 出於好奇我也擠過去看看。

原來是甘絨廠的職工在賣春風絨線廠生產的各種質地各種顏色的毛線, 聚集到這裡的女人是來買毛線的。 有幾個年齡大些的買了些處理的毛線頭, 說是拿回去給家裡人勾拖鞋。 我一聽, 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一瞬間有了自己的想法。

棚子裡面整包的毛線碼得像座山, 毛線頭也很多, 最多的線頭有半斤, 一般是二三兩的多一些, 這些毛線頭很整齊地搭在兩棵樹之間的繩子上。 本來純毛毛線一斤要六十塊錢的, 二八毛的毛線整斤賣要四十五元, 而這裡不論何種成分的毛線頭統統一兩一塊五。

我發現了這一點, 心裡無比興奮。 找粗細一樣, 含毛量一樣, 顏色能搭配在一起的毛線頭, 買了200多塊錢的, 收拾在一塊, 裝了一大包, 我都忘了當時是怎麼帶回家的,

記得愛人下班回家看到那麼多毛線, 大發雷霆, 怒氣衝衝的問:

“你收拾那麼多垃圾準備吃啊?”

經濟狀況的窘迫讓每個人都沒好心情, 他的生氣我理解, 我沒理會他。

從那以後每天下班回家做完家務, 我便開始了我的編織生活。 我把含毛量一樣, 顏色搭配在一起好看的毛線挑出來, 準備給愛人織一件插肩袖的條紋套頭毛衫。 就這樣, 我經常不知不覺織到深夜, 往往腦袋歪在床頭就睡著了, 手裡還拿著半成品毛衣, 愛人看見了, 輕輕地拿開, 嘴裡還不忘數落幾句:

我看就是閑的, 沒事找事呢, 把人累成這樣!何必呢!

當第一件毛衣毛褲織成的時候,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慫恿他快點穿上試試看,他看了一眼我手裡捧著的毛衣表情很漠然,有些不情願,皺皺眉頭說:這麼花咋穿呢?我說毛衣毛褲是用來取暖的,不是穿在外面給人看的,就算是有錢人家的品牌毛衫不也是在裡面穿著嗎?你見誰把毛衣毛褲穿外面就出門的?你試試吧!穿在外衣裡面誰也看不見,咱自己暖和就對了。

他試穿過之後,笑意自眼角眉梢蕩漾開來,我知道我成功了。

的確,條紋插肩袖毛衫配牛仔褲運動鞋看上去整個人很精神很陽光,他的這種滿意的表情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有些沾沾自喜,為自己辛辛苦苦成就的作品,積累了更多信心,又開始了第二件,第三件……

愛人穿著合體的毛衫受到了單位同事的關注,那是他在單位衛生大掃除的時候,他脫掉外衣,人家看見了他的條紋毛衫。

有一個富家子弟直接問他身上的毛衫哪裡買的,多少錢?當愛人說是我織的以後,好幾個人都睜大眼睛,異口同聲的說:哇!不會吧?起哄開玩笑鬧成一團。但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那是我用低價處理來的毛線頭拼接織成的,都以為是我手巧有創意專門織成那樣的。

有人調侃我愛人說你這毛衣應該叫愛妻號,也有人建議叫好太太牌。愛人回來把消息回饋給我的時候,不自覺地一張臉樂成了一朵花。我想起剛買來毛線回來時他生氣的樣子,就捶著他的胸說你不是說這是垃圾嗎?怎麼在你的同事眼裡就是愛妻號好太太牌呢?難不成人家比你有眼光?他訕笑著推開我說:

“讓開!我去做飯!”

一種滿足和幸福自心裡洋溢開來,彌漫在我今後的日子裡。

接著給娃織,給我自己織,給娃織了大小五套,給我自己織了兩套,直到把所有的毛線都織完,我織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來一年我幾乎每天都在織,剩餘的線頭我織成了手套和圍巾。以後的每年我都織,嘗到甜頭的我對織毛線活空前地熱情高漲。給娃織的毛衣毛褲從上幼稚園穿的一直織到了上初中穿的,織好以後,裡面放上花椒(防蟲蛀)碼得整整齊齊。

有一次我婆婆來我家,吃完飯聊天的時候,我把我織的毛線活拿出來顯擺,我婆婆一件件地摩挲,仔細研究,之後對我大加讚賞,說我織的條紋插肩袖毛衣比毛線店裡賣的手工毛衣樣品都漂亮,一件手工毛衣要好幾百塊錢呢,也就是說我織的那麼多的毛衣毛褲任何一套的線錢還遠遠不夠人家毛線店一件的,而我的這些毛衣毛褲物美價廉,保暖效果絲毫不比那些品牌毛衣毛褲差。

那些年,我用我的努力和堅韌以及對家人的愛,編織生活,編織幸福。我的辛苦付出換來了一家人的溫暖踏實和親朋好友的讚譽,心智也得到了激勵和歷練,某些方面的匱乏,卻也成就了我在織毛線這方面的收穫。我用我的勤奮和辛勞賺取了我想要的平安喜樂,簡單的幸福,我很知足!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普遍提高,現在的人們已經很少穿手工毛衣了,一是覺得織起來費勁,二是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已經沒有耐心去花很長時間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手工編織上,有的人寧肯打麻將也不願坐下來做毛線活,畢竟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專賣店的各式男女毛衫引領時尚風騷占盡,且大多以羊絨水貂絨犛牛絨為主,普通大眾商場普通店面以款式新穎,風格各異而吸引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八零後九零後織毛衣的更是寥寥無幾,她們對毛線活嗤之以鼻,她們熱衷網購,流行啥穿啥,只要手指一點,大門不出,要啥有啥,還有人送貨上門,服務周到。

前段時間我有些莫名其妙的浮躁,於是就想辦法想讓自己安定下來。逛商場的時候,看到一些毛線,用手一摸,熟悉的溫暖自指尖傳遞到全身,驀然生出不如織件毛衣的想法,思忖再三想好了想要的款式以後,果斷地買了一斤二兩黑毛線,拿回家繞成團,邊織邊回味曾經的編織歲月。

曾經我不遺餘力用我滿腔的熱情,用我手裡那一根根交錯纏繞的毛線編織生活,編織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當我再次拿起木針,無論我怎麼用心,竟再也編不出當年的況味了,不由悵然。

仔細想來,不是手藝不行了,而是心境不同了。當年的激情隨著歲月的推移和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逐漸削減,隨之而來的是對流年的感歎,不願身體力行的浮躁,迷茫,疏懶。儘管時間充裕,寧肯翻看手機,也不願靜下心來編織了。也罷!有些美好,非我之力可以經久不衰,就讓它封存於記憶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

投稿郵箱:istory2016@163.com

『有故事的人』長期徵稿,並提供稿酬。頭條故事600元/篇,非頭條故事500元/篇。

一經採用,即可獲得鳳凰新聞用戶端、一點資訊用戶端、企鵝號等中國知名網路媒體等大量強勢的傳播資源,並有機會被改編成廣播劇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故事酒吧》(調頻FM95.4)播出。

『有故事的人』是鳳凰網旗下一個為每個普通人提供講述機會的非虛構故事平臺。“人人都有故事”——都是一段值得被記錄、被記住的故事,都有一個值得被珍視的、活生生的人。我們鼓勵多元化的題材,探索非虛構寫作的技法,希望收集和發佈的故事均具有非虛構的特質——那些你我真實經歷、耳聞目睹的事,人的回憶和講述,對一件事情的記錄,對一個事物的描述。除接受日常投稿以外也會定期發佈主題徵稿。

審稿週期30天,歡迎長期關注、來稿。

責編:野行人

本文版權歸屬有故事的人,轉載請與後臺聯繫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人都有故事

有 | 故 | 事 | 的 | 人

投稿郵箱:istory2016@163.com

合作郵箱:story@ifeng.com

當第一件毛衣毛褲織成的時候,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慫恿他快點穿上試試看,他看了一眼我手裡捧著的毛衣表情很漠然,有些不情願,皺皺眉頭說:這麼花咋穿呢?我說毛衣毛褲是用來取暖的,不是穿在外面給人看的,就算是有錢人家的品牌毛衫不也是在裡面穿著嗎?你見誰把毛衣毛褲穿外面就出門的?你試試吧!穿在外衣裡面誰也看不見,咱自己暖和就對了。

他試穿過之後,笑意自眼角眉梢蕩漾開來,我知道我成功了。

的確,條紋插肩袖毛衫配牛仔褲運動鞋看上去整個人很精神很陽光,他的這種滿意的表情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有些沾沾自喜,為自己辛辛苦苦成就的作品,積累了更多信心,又開始了第二件,第三件……

愛人穿著合體的毛衫受到了單位同事的關注,那是他在單位衛生大掃除的時候,他脫掉外衣,人家看見了他的條紋毛衫。

有一個富家子弟直接問他身上的毛衫哪裡買的,多少錢?當愛人說是我織的以後,好幾個人都睜大眼睛,異口同聲的說:哇!不會吧?起哄開玩笑鬧成一團。但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那是我用低價處理來的毛線頭拼接織成的,都以為是我手巧有創意專門織成那樣的。

有人調侃我愛人說你這毛衣應該叫愛妻號,也有人建議叫好太太牌。愛人回來把消息回饋給我的時候,不自覺地一張臉樂成了一朵花。我想起剛買來毛線回來時他生氣的樣子,就捶著他的胸說你不是說這是垃圾嗎?怎麼在你的同事眼裡就是愛妻號好太太牌呢?難不成人家比你有眼光?他訕笑著推開我說:

“讓開!我去做飯!”

一種滿足和幸福自心裡洋溢開來,彌漫在我今後的日子裡。

接著給娃織,給我自己織,給娃織了大小五套,給我自己織了兩套,直到把所有的毛線都織完,我織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來一年我幾乎每天都在織,剩餘的線頭我織成了手套和圍巾。以後的每年我都織,嘗到甜頭的我對織毛線活空前地熱情高漲。給娃織的毛衣毛褲從上幼稚園穿的一直織到了上初中穿的,織好以後,裡面放上花椒(防蟲蛀)碼得整整齊齊。

有一次我婆婆來我家,吃完飯聊天的時候,我把我織的毛線活拿出來顯擺,我婆婆一件件地摩挲,仔細研究,之後對我大加讚賞,說我織的條紋插肩袖毛衣比毛線店裡賣的手工毛衣樣品都漂亮,一件手工毛衣要好幾百塊錢呢,也就是說我織的那麼多的毛衣毛褲任何一套的線錢還遠遠不夠人家毛線店一件的,而我的這些毛衣毛褲物美價廉,保暖效果絲毫不比那些品牌毛衣毛褲差。

那些年,我用我的努力和堅韌以及對家人的愛,編織生活,編織幸福。我的辛苦付出換來了一家人的溫暖踏實和親朋好友的讚譽,心智也得到了激勵和歷練,某些方面的匱乏,卻也成就了我在織毛線這方面的收穫。我用我的勤奮和辛勞賺取了我想要的平安喜樂,簡單的幸福,我很知足!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普遍提高,現在的人們已經很少穿手工毛衣了,一是覺得織起來費勁,二是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已經沒有耐心去花很長時間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手工編織上,有的人寧肯打麻將也不願坐下來做毛線活,畢竟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專賣店的各式男女毛衫引領時尚風騷占盡,且大多以羊絨水貂絨犛牛絨為主,普通大眾商場普通店面以款式新穎,風格各異而吸引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八零後九零後織毛衣的更是寥寥無幾,她們對毛線活嗤之以鼻,她們熱衷網購,流行啥穿啥,只要手指一點,大門不出,要啥有啥,還有人送貨上門,服務周到。

前段時間我有些莫名其妙的浮躁,於是就想辦法想讓自己安定下來。逛商場的時候,看到一些毛線,用手一摸,熟悉的溫暖自指尖傳遞到全身,驀然生出不如織件毛衣的想法,思忖再三想好了想要的款式以後,果斷地買了一斤二兩黑毛線,拿回家繞成團,邊織邊回味曾經的編織歲月。

曾經我不遺餘力用我滿腔的熱情,用我手裡那一根根交錯纏繞的毛線編織生活,編織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當我再次拿起木針,無論我怎麼用心,竟再也編不出當年的況味了,不由悵然。

仔細想來,不是手藝不行了,而是心境不同了。當年的激情隨著歲月的推移和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逐漸削減,隨之而來的是對流年的感歎,不願身體力行的浮躁,迷茫,疏懶。儘管時間充裕,寧肯翻看手機,也不願靜下心來編織了。也罷!有些美好,非我之力可以經久不衰,就讓它封存於記憶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

投稿郵箱:istory2016@163.com

『有故事的人』長期徵稿,並提供稿酬。頭條故事600元/篇,非頭條故事500元/篇。

一經採用,即可獲得鳳凰新聞用戶端、一點資訊用戶端、企鵝號等中國知名網路媒體等大量強勢的傳播資源,並有機會被改編成廣播劇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故事酒吧》(調頻FM95.4)播出。

『有故事的人』是鳳凰網旗下一個為每個普通人提供講述機會的非虛構故事平臺。“人人都有故事”——都是一段值得被記錄、被記住的故事,都有一個值得被珍視的、活生生的人。我們鼓勵多元化的題材,探索非虛構寫作的技法,希望收集和發佈的故事均具有非虛構的特質——那些你我真實經歷、耳聞目睹的事,人的回憶和講述,對一件事情的記錄,對一個事物的描述。除接受日常投稿以外也會定期發佈主題徵稿。

審稿週期30天,歡迎長期關注、來稿。

責編:野行人

本文版權歸屬有故事的人,轉載請與後臺聯繫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人都有故事

有 | 故 | 事 | 的 | 人

投稿郵箱:istory2016@163.com

合作郵箱:story@ifeng.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