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記者體驗︱中川機場開啟“刷臉登機”模式 快看看有多方便

“乘機時, 當旅客通過安檢到達登機口時, 無須持證件和登機牌, 人臉識別系統與旅客名單自動人臉匹配。 匹配成功後, 短短幾秒之內即可過閘完成登機。 ”1月27日,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人臉識別系統正式啟用。

這標誌著旅客可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APP、航旅縱橫APP或網上值機後, 無須列印登機牌, 經安檢環節和登機口環節人臉識別系統無障礙、無紙化通關。 也標誌著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率先實現全流程人臉識別登機系統實際應用的千萬級大型機場。

當日,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來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現場觀摩了“刷臉登機”的整個過程。

告別“登機牌” 實現無紙化通關

1月27日, 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從蘭州前往嘉峪關的曾天巍成為人臉識別系統的首位“嘗鮮者”。 記者從安檢口看到, 安檢的工作人員正在掃他手機上的二維碼, 二維碼上可以看到曾天巍詳細的座位資訊。 隨後, 記者一路從安檢口跟隨曾天巍來到111號登機口。

首位無紙化通關的旅客正在接受攝像頭的採集。

12點20分, 到了該趟航班的登機時間, 記者在負責登機的工作人員的電腦上看到, 當登機的旅客站到登機口時, 上方的攝像頭會自動採集旅客的肖像, 並迅速顯示到電腦螢幕上, 同時旅客的航班、姓名、證件、座位等相關資訊隨即而出。

“比以前登機方便許多。 我不用再時時把登機牌拿在手中, 不用操心它被放在何處, 只需站在登機口前刷下臉, 就能登上飛機。 ”曾天巍向記者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取像到識別完成的過程為3秒

記者在整個觀摩過程中瞭解到, 旅客通過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官方APP、航空公司官網或航旅縱橫APP等互聯網平臺,

在機場之外就可完成值機手續, 手機上會適時生成一個二維碼。 到機場之後, 如果沒有托運行李的旅客不用去櫃檯辦理值機手續, 可直接利用手機的二維碼與身份證通過安檢環節。 登機時, 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 完全進行刷臉操作。

當天, 安檢部分的旅客識別通過率為100%, 平均通過時間為15秒, 其中從取像到識別完成的過程為3秒。 在登機環節時, 識別率達98%, 未識別的旅客均有報警。 整個登機過程人均耗時8-10秒。 而在這些未識別出的旅客中, 有部分是中轉換乘的旅客, 以及因為身高夠不到或是超出攝像頭能掃描到的範圍, 從而掃描不到人臉。

據悉, 第一次安檢刷臉, 是為了驗證是否本人,

也是為了驗證你是否買的該機場的票, 而登機刷臉則是為了驗證你是否這趟航班的乘客。

此外, 全國各機場還未做到資料資訊普及與傳送, 資訊未完全對接, 所以中轉旅客的人臉識別登記暫時還未實現。

建議旅客通過手機APP或互聯網辦理值機

“建議廣大旅客通過手機APP和互聯網辦理值機, 節省時間, 便捷出行。 ”蘭州中川機場的工作人員表示, 在旅客大面積使用二維碼以後, 登機口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可直接放行旅客, 縮短旅客在機場的候機時間。

據悉, 旅客安檢和登機全流程人臉識別系統由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與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開發, 是借助前沿網路資訊和生物識別技術, 基於旅客離港系統和安檢資訊系統,

利用中航信人臉識別雲平臺的智慧化服務專案, 實現了全流程人像資訊的採集和即時認證。

該技術經工作人員歷時6個多月的研發和測試, 系統的啟用將極大地提升機場安檢效率和安防能力, 為旅客在安檢、登機過程中提供良好交互體驗。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王思璿

編輯:楊倩雲 實習生:梁紅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