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冷水塘魚——此物只應天上有

徽州人疏池蓄水利用山間清泉養殖“冷水魚”的歷史可追溯到八百多年前。 南宋《新安志》記載:“歙居山間, 無大陂澤, 其溪流清淺, 春夏潦水注之則深, 往往有魚而不常得。 疏池以養者, 多鯉鯇與鯖。 鯉黃鯇黑而鯖青, 大率相類。 首春鬻魚苗者來自湖口界中, 買才數寸, 日取草飼之, 又蓄鰱其中, 使相從以長。 是數魚者不過終歲盈尺矣。 ”

山泉清冽, 不利於魚兒生長, 加之以草為主食飼之, 冷水塘魚生長十分緩慢,

常常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長成, 如此這般稀少, 冷水塘魚顯得彌足珍貴。

養魚, 水是關鍵。 婺源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 發源於邑內的段莘水、古坦水、高砂水、橫槎水、賦春水幾條支流, 匯入下游的樂安省, 流經信江, 注入鄱陽湖, 是名副其實的源頭水。 尤其在大鄣山頂和沱川鄉溪水源頭處, 隨處可見一口口池塘。 池塘多靠近溪邊, 砌有一進一出兩個水口。 水流從上游灌入, 帶走池裡的泥沙和廢料, 使得池塘裡的水永久保持清澈和活力。 優質的生成環境、原生態的餵養方式造就了口味鮮美、營養豐富的冷水塘魚。

冷水塘魚最適合清燉了。 魚肉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 湯味鮮美粘稠, 尤其在加入鹹豬油提味之後, 濃郁的湯汁立刻有了靈魂, 喝起來也需小心謹慎:用勺子輕輕撥開浮於表面的油盞, 舀一勺抿一口, 舌頭輕碰湯汁的瞬間即刻精神一震, 此時你需要立馬吃下第二口湯, 不然嘴唇會被粘住, 仿佛不忍讓人多吃一口。 冷水塘魚的精華全在燉湯裡, 喝湯是吃冷水塘魚最極致的享受。 等熱湯喝盡, 剩下的湯汁和著攪碎的魚肉用來拌米飯也是極品。 吃貨們不妨照著一試。

最正宗的冷水塘魚燉湯是極好的, 但面對日益漲大的胃口, 古法養殖的冷水塘魚早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池塘裡的魚多數為“洗澡魚”,

既先養大再入清池中寄養一段時間的魚。 即使這樣, 如此的“冷水塘魚”依然美味, 十分推薦嘗試。

婺源的粉蒸魚是一大特色, 寄養的冷水塘魚魚頭和魚尾用來燒湯, 魚肉則粉蒸, 可謂一魚多吃。 更講究的做法是用山泉水煮:現將魚頭魚尾入鍋煎香, 然後加入山泉水煮, 先放魚背脊上的厚肉, 再放魚腩, 簡單調味, 加薑蔥即可。 煮好的魚湯汁濃厚, 魚肉滑嫩, 鮮香無比。

冷水塘魚是婺源人的寶貝,在端午、中秋和春節三大傳統節日之時是女婿給岳父端節的送禮佳品,常聽說有人翻山越嶺去買魚,價錢出得再高也依然空手而歸的故事。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養育了這般美味尤物,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接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文章版權歸『在婺源公眾號』所有,轉載請聯繫授權

冷水塘魚是婺源人的寶貝,在端午、中秋和春節三大傳統節日之時是女婿給岳父端節的送禮佳品,常聽說有人翻山越嶺去買魚,價錢出得再高也依然空手而歸的故事。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養育了這般美味尤物,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接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文章版權歸『在婺源公眾號』所有,轉載請聯繫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