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鏞:李輔同志在平遙

在短暫的人生歷程中, 總有許多難忘之事, 尤其是那些留在記憶深邃中的往事, 常常給人一種激勵。

一九八二年初到一九八三年底, 我在縣委辦公室工作, 任主任。 從我記憶, 這兩年平遙工作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 改革深化, 經濟快速發展的兩年, 是平遙這個“大、難、窮”的地方變化大的兩年。 所謂“大”, 平遙是全省四個大縣之一, 人口四十萬以上;所謂“難”, 基礎條件差, “文革”中又是重災區, 工作難度大;所謂“窮”, 經濟綜合實力不強, 財政連年赤字, 是個窮縣。 兩年中, 縣委一班人, 腳踏實地, 深入實踐, 不圖虛名,

真抓實幹, 使貧窮面貌大有改觀, 後進局面開始扭轉, 縣委提出的“團結奮鬥, 治窮致富, 深化改革, 致富平遙。 ”“要想平遙富, 走通‘六條路’。 ”“一加工、二流通、植樹造林鬧翻身”的行動口號深入人心。 兩年時間摘了“三頂帽”創了“三個優”, 走了“三條路”, 抓了“三件大事”, 辦了兩件實事, 受到省地領導的讚賞。

摘了“三頂帽”, 就是摘掉了歷史上吃供應的帽子, 也摘掉了赤字縣的帽子和落後名聲的帽子。 連續兩年糧棉增產, 農民增收, 一日三紅(高粱面)的生活, 變成了一日三白(吃白麵), 農民非常滿意, 過去連年財政有赤字, 兩年變成盈餘縣。

創了“三個優”, 一是小麥一九八三年總產達到7926萬斤, 比歷史最高的一九六七年總產6100萬斤, 增加了28%;畝產362斤, 比歷史最高的一九七九年,

畝產241斤, 增加了50%。 二是棉花一九八三年總產達到900萬斤, 平均畝產90多斤, 是平遙歷史上的新突破, 新飛躍。 當時群眾有三句話:想不到的產量、賣不完的棉花、估不透的收人。 僅棉花一項收入達1670萬元, 占農業總收入的20%。 全縣8萬戶植棉戶, 33萬棉農, 戶均收入233元。 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2元, 比歷史最高年增加51.1%。

走了“三條路”, 一是走了科技興農的路。 普及農業科學技術, 這在平遙歷史上是空前的, 如:磷肥施用、地膜覆蓋、高粱三項技術推廣, 小麥規模化生產等。 推廣農業科學技術, 在糧棉增產上起了巨大作用。 二是走了開發性生產的路, 如鹼地利用, 荒山荒坡承包, 山莊窩鋪開發取得明顯效果, 湧現出典型40多個。 突出的有原東郭村黨支部書記王炳先,

敢為天下先, 三中全會後, 用自己搞建築賺來的錢第一個上山承包了南依澗鄉一個貧困村, 扶貧幫困通水通電, 發展林業和果園, 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冀郭村宋振華, 三中全會後第一個承包了本村幾十畝荒涼果園, 使其起死回生後, 讓給了全村群眾, 他上山搞開發性生產, 植樹造林, 發展牧業, 被評為省勞動模範。 南城村郭映萱, 一隻母雞起家成了萬元戶。 十九街村劉廷漢搞規模養雞致富。 西胡村侯桂梅除搞農業外, 發展奶山羊, 成了養羊專業戶, 並帶動全村160多戶村民養了奶山養, 使二百多戶人家的西胡村, 成了養羊專業村。 西山湖梁世榮, 鹼地利用獲豐收等, 都是當時勤勞致富的帶頭人。
三是走了發展社隊企業的路。 全縣909個企業推行了承包責任制, 搞活了一批社隊企業, 並有了新的發展。 東郭村農民劉生武,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帶頭承包了本村虧損嚴重、處於停產的村辦機械廠, 使其起死回生, 成為平遙第一個農民企業家, 致富後為東郭村辦了不少公益事業, 被評為省勞動模範。 東泉沙棘、靳村玻璃器皿產業, 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抓了“三件大事”, 一是下大力抓了農村這個大頭, 認真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全面發展的方針, 糾正了單純以糧為綱、高粱為王的片面性, 落實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並從土地承包發展到林、牧、工、副的全面承包。 到一九八二年底, 大包乾面就上到了90%多。 同時, 抓了“兩戶”的發展,

這一年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的各類專業戶、重點戶發展到5000多戶, 他們在發展生產上起了帶頭示範作用, 在致富平遙上起了骨幹、表率作用, 一九八二年八月三十一日的《人民日報》報導了這方面的情況。 二是認真抓了工商企業責任制, 改進了經營管理, 提高了經濟效益, 短短兩年, 工業扭虧損, 商業增盈利, 財政增收人, 改變了赤字縣的面貌。 三是狠抓了後進單位和作風建設, 從改革人手, 整頓領導班子, 尤其是後進單位, 縣營9個企業就有6個虧損, 經過整頓到一九八三年底扭轉了虧損, 實現了盈利。 在作風建設上, 狠抓了端正黨風教育, 首先抓了縣委一班人端正黨風的問題, 在縣委內部約法八章, 嚴格組織生活。 (1)不准以權謀私;(2)不准搞特殊化;(3)不准開後門,走後門,要秉公辦事;(4)不准請客送禮;(5)以務實為本,不搞花架子;(6)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解決問題;(7)對不正之風,要敢於拼硬,敢抓敢管;(8)對中央精神要雷厲風行,堅決貫徹。並要求縣委每個同志要過好五關。即:金錢關、廉潔關、人情關、用權關、用人關,做到認認真真學習,勤勤懇懇工作,清清白白掌權,公公道道辦事,乾乾淨淨讓位,全縣上下出現了風氣正,人心順,上下都使勁,專心謀事,勇於擔事,踏實幹事,善待群眾,不謀私利的局面,這就是平遙兩年發生變化的原因所在。辦了兩件多年來群眾盼、人們喊、有人說、沒有幹的實事。一件是修建了城南2華里的柳根路,把高低不平的土路改建成了公路,為來往車輛提供了方便,也起到了維護柳根河的作用。另一件是通過開挖地下退水道解決了城內退水問題,防止了一下大雨水亂流問題,保護了古城安全。

平遙兩年工作能有這樣的變化,實事求是地說是縣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齊心協力、團結戰鬥的結果,但縣委書記李輔同志起了核心作用,他功不可沒。我與他工作相處兩年,受益非淺,感受深的是,他黨性強,有思想水準,有領導才能,尊重科學,重視人才,對同志以誠相待,對群眾滿腔熱誠,對工作嚴格要求,不打折扣,不以虛情待人,更不以假話騙人,作風深人,注重實踐,嚴以律己,勤政廉潔,從不特殊,在招待所從不白吃白拿,拿二斤牛肉還要付錢。他經常深人基層調查研究,到地頭、上炕頭,訪專業戶和重點戶,一次他冒著雨上麓臺山拜訪搞開發性生產的專業戶宋振華,使他受到很大鼓舞。他雖是縣委主要領導,從沒官架子,掃院,清廁所,倒垃圾都參加,在幹部和群眾中都有這樣的說法,說他是管大事、辦實事、有本事、想群眾的書記,在機關食堂糧食緊張時,他請求襄汾縣幫助,調來一汽車白麵,解決了食堂暫時困難。他這種實幹精神,高貴品格,優良作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影響。

我在縣委辦公室工作的兩年,感受深的還有一點是嚴師出高徒。在李輔書記的直接領導下,縣委辦的同志,心往一處想,步往一處邁,勁往一處使,團結戰鬥,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助手作用,我作為辦公室主任不能怠慢,只能用實際行動影響大家。兩年中工作上加班加點,節假日不休息,早上班晚下班是常事。記得一九八二、八三兩年過春節,只是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初二就上班,初四準備召開一年一度的全縣三級幹部會議,有時隨同辦公室同志下農村,到工廠搞調查研究,為縣委決策提供依據,還要做聯繫點的工作。兩年的工作實踐,辦公室同志都有一個共同感覺,工作雖然辛苦,但心裡甜,頗有收穫,確有提高。外面也有一種看法,縣委辦出來的人,思想認識、工作作風就是不一樣。事實也是這樣,辦公室先後有十二位同志走上了不同的領導崗位,為平遙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裴林民同志從辦公室到南依澗鄉搞了鄉長,後任黨委書記,幾年時間在山區開發、恢復山莊窩鋪,吸引大戶上山搞開發,大搞植樹造林,種草養畜,因地制宜發展果園上取得了明顯成效,群眾說裴書記為南依澗人栽下了富根。常學溫同志從搞事務的崗位上任了將要破產的平遙乳品.廠、廠長,他大抓了發展奶牛,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保證了奶源,同時開發市場,加強經營管理,嚴格制度,搞活了企業,兩年時間全廠扭虧為盈,受到國家商業部和輕工部表彰。

李輔同志離開平遙已有二十七年,雖然在平遙工作僅僅兩年,但還能聽到人們的讚揚聲、懷念情,他是平遙人沒有忘記的人。

2013年

(1)不准以權謀私;(2)不准搞特殊化;(3)不准開後門,走後門,要秉公辦事;(4)不准請客送禮;(5)以務實為本,不搞花架子;(6)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解決問題;(7)對不正之風,要敢於拼硬,敢抓敢管;(8)對中央精神要雷厲風行,堅決貫徹。並要求縣委每個同志要過好五關。即:金錢關、廉潔關、人情關、用權關、用人關,做到認認真真學習,勤勤懇懇工作,清清白白掌權,公公道道辦事,乾乾淨淨讓位,全縣上下出現了風氣正,人心順,上下都使勁,專心謀事,勇於擔事,踏實幹事,善待群眾,不謀私利的局面,這就是平遙兩年發生變化的原因所在。辦了兩件多年來群眾盼、人們喊、有人說、沒有幹的實事。一件是修建了城南2華里的柳根路,把高低不平的土路改建成了公路,為來往車輛提供了方便,也起到了維護柳根河的作用。另一件是通過開挖地下退水道解決了城內退水問題,防止了一下大雨水亂流問題,保護了古城安全。

平遙兩年工作能有這樣的變化,實事求是地說是縣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齊心協力、團結戰鬥的結果,但縣委書記李輔同志起了核心作用,他功不可沒。我與他工作相處兩年,受益非淺,感受深的是,他黨性強,有思想水準,有領導才能,尊重科學,重視人才,對同志以誠相待,對群眾滿腔熱誠,對工作嚴格要求,不打折扣,不以虛情待人,更不以假話騙人,作風深人,注重實踐,嚴以律己,勤政廉潔,從不特殊,在招待所從不白吃白拿,拿二斤牛肉還要付錢。他經常深人基層調查研究,到地頭、上炕頭,訪專業戶和重點戶,一次他冒著雨上麓臺山拜訪搞開發性生產的專業戶宋振華,使他受到很大鼓舞。他雖是縣委主要領導,從沒官架子,掃院,清廁所,倒垃圾都參加,在幹部和群眾中都有這樣的說法,說他是管大事、辦實事、有本事、想群眾的書記,在機關食堂糧食緊張時,他請求襄汾縣幫助,調來一汽車白麵,解決了食堂暫時困難。他這種實幹精神,高貴品格,優良作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影響。

我在縣委辦公室工作的兩年,感受深的還有一點是嚴師出高徒。在李輔書記的直接領導下,縣委辦的同志,心往一處想,步往一處邁,勁往一處使,團結戰鬥,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助手作用,我作為辦公室主任不能怠慢,只能用實際行動影響大家。兩年中工作上加班加點,節假日不休息,早上班晚下班是常事。記得一九八二、八三兩年過春節,只是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初二就上班,初四準備召開一年一度的全縣三級幹部會議,有時隨同辦公室同志下農村,到工廠搞調查研究,為縣委決策提供依據,還要做聯繫點的工作。兩年的工作實踐,辦公室同志都有一個共同感覺,工作雖然辛苦,但心裡甜,頗有收穫,確有提高。外面也有一種看法,縣委辦出來的人,思想認識、工作作風就是不一樣。事實也是這樣,辦公室先後有十二位同志走上了不同的領導崗位,為平遙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裴林民同志從辦公室到南依澗鄉搞了鄉長,後任黨委書記,幾年時間在山區開發、恢復山莊窩鋪,吸引大戶上山搞開發,大搞植樹造林,種草養畜,因地制宜發展果園上取得了明顯成效,群眾說裴書記為南依澗人栽下了富根。常學溫同志從搞事務的崗位上任了將要破產的平遙乳品.廠、廠長,他大抓了發展奶牛,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保證了奶源,同時開發市場,加強經營管理,嚴格制度,搞活了企業,兩年時間全廠扭虧為盈,受到國家商業部和輕工部表彰。

李輔同志離開平遙已有二十七年,雖然在平遙工作僅僅兩年,但還能聽到人們的讚揚聲、懷念情,他是平遙人沒有忘記的人。

2013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