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皿方罍:“世界那麼大,我只想回家”

從古至今, 世界各地收藏的中國書畫、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數不勝數。

但其中無數國寶是被迫離開家鄉。 有的是鴉片戰爭後列強從中國搶走的;有的是來華的外國人偷走的;有的是盜墓者、反動軍閥和奸商勾結, 以極低的價格大量偷運出境的……

曾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過一個統計: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藏品, 多達百萬件, 而西方民間收藏的數量, 更是無從統計。

而這些背井離鄉、被拐賣到世界各地的國寶身體裡, 都有一個不滅的靈魂, 在櫥窗中面對一張張異國的陌生面容, 心中只有兩個字:回 家 。 只有回家靈魂才能真正活過來。

為了讓國寶回家, 數十年來無數人在背後默默努力著。 最近隨著《國家寶藏》的播出, 在朋友圈掀起一股愛國熱潮, 人們讚歎國家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同時, 也忍不住被尋找丟失國寶的坎坷經歷痛心不已。

其中有一期印象深刻, 1919年, “皿方罍”在湖南出土, 從長沙輾轉到上海, 20世紀戰亂叢生的年代, 器身被文物販子偷偷販賣到法國賺錢, 後來又被送到日本、美國供人觀賞。 在異國他鄉四處漂泊數十年, 我們國人耗費幾十年去尋找, 就為了讓它回家。

很難想像

它有一天會出現在互聯網社交平臺的“熱搜”榜單上

《國家寶藏》第六期播出後

皿方罍話題熱度超過20萬

這大概是《國家寶藏》開播以來最讓人淚目的國寶故事…

而這個故事要從黃渤和王嘉搭檔出演器身和器蓋來

演繹“方罍之王”的回家之路說起

要說這皿方罍的前世傳奇

它可是橫貫了整個動盪起伏的二十世紀辛酸淚

直到2001年, 當我們好不容易找到失散多年的“皿方罍”, 但它竟然在國外公開拍賣,按當時的國力,東拼西湊帶著錢趕去美國,結果眼睜睜看著法國人用924.6萬美元(按當時匯率,近7千萬人民幣)的價格,壓過我們國人,再次把它從眼前生生帶走。

究竟該怎麼辦,母親讓自己的孩子回家就這麼難?在2014年它又被拍賣,等待了十多年,我們中國人又去了,這一次我們終於把“皿方罍”器身帶回了湖南,而付給拍賣行的美金卻高到驚人……

看一下“皿方罍”的前世今生

(花費上億人民幣才洽購成功)

無論是幾百萬,還是幾千萬,還是上億元,只要能讓國寶回家,花多少錢我們都拼了。看到視頻中全球華人和國家都集體發聲的那一刻,令人震撼。

這近百年的流浪終於結束,回到中國與家人團聚,“皿方罍”器身與器蓋合體,那個中國魂終於活了過來,為背後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點贊!

歷史上,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文物最多: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從我國掠奪走約1800多箱、總計近10萬件珍貴文物,破壞古跡700多處,據說當時連“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都被他們奪走,令人氣憤歎息。

如今國人在海外正通過各種方式把失散的國寶帶回家。英國古籍經銷商稱:“一些中國買家認為本屬於他們的寶貝當年被奪走了,如今要把它們帶回去。以前競拍的海外華僑比較多,但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大陸買家加入進來。”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獸首銅像流失海外。自2000年開始,愛國人士出鉅資從拍賣會救回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鼠首、兔首等7件文物,無償送還給國家,收藏於藝術博物館。

除此之外,據說目前龍首在臺灣,保存完好。而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2009年,一枚“九州清晏”寶璽在法國拿出來拍賣,最終被一位華人以138萬歐元救走。這方璽印製於18世紀清乾隆年間,晶瑩剔透的寶璽底部呈現四方形,刻有“九州清晏之寶”六字。

為了讓國寶回家,無數國人在默默努力著。是國家軟實力的增強,更是民族文化的自信。

美國《紐約時報》曾經這樣說:“中國人正頑強地從全世界的拍賣行追回中國文化遺產”。因為這些國寶,不只是價值連城,更是我們民族代代相傳的根源。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文物只有在原生地,才最有尊嚴。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樣流失海外,就沒有尊嚴”。只有回到自己的家裡,讓這些國寶的代表的中華文化得以傳承,國寶才能活起來。

事實上,《國家寶藏的》九大博物館有著同樣的使命:傳承中華文脈,讓中華文化煥發出生生不息的光輝——

一張張動圖,

給一件件靜態的國寶活靈活現,

宣傳了國寶故事,更傳承千年歷史。

來源 | 綜合自視覺志 文廣新長沙

但它竟然在國外公開拍賣,按當時的國力,東拼西湊帶著錢趕去美國,結果眼睜睜看著法國人用924.6萬美元(按當時匯率,近7千萬人民幣)的價格,壓過我們國人,再次把它從眼前生生帶走。

究竟該怎麼辦,母親讓自己的孩子回家就這麼難?在2014年它又被拍賣,等待了十多年,我們中國人又去了,這一次我們終於把“皿方罍”器身帶回了湖南,而付給拍賣行的美金卻高到驚人……

看一下“皿方罍”的前世今生

(花費上億人民幣才洽購成功)

無論是幾百萬,還是幾千萬,還是上億元,只要能讓國寶回家,花多少錢我們都拼了。看到視頻中全球華人和國家都集體發聲的那一刻,令人震撼。

這近百年的流浪終於結束,回到中國與家人團聚,“皿方罍”器身與器蓋合體,那個中國魂終於活了過來,為背後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點贊!

歷史上,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文物最多: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從我國掠奪走約1800多箱、總計近10萬件珍貴文物,破壞古跡700多處,據說當時連“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都被他們奪走,令人氣憤歎息。

如今國人在海外正通過各種方式把失散的國寶帶回家。英國古籍經銷商稱:“一些中國買家認為本屬於他們的寶貝當年被奪走了,如今要把它們帶回去。以前競拍的海外華僑比較多,但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大陸買家加入進來。”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獸首銅像流失海外。自2000年開始,愛國人士出鉅資從拍賣會救回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鼠首、兔首等7件文物,無償送還給國家,收藏於藝術博物館。

除此之外,據說目前龍首在臺灣,保存完好。而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2009年,一枚“九州清晏”寶璽在法國拿出來拍賣,最終被一位華人以138萬歐元救走。這方璽印製於18世紀清乾隆年間,晶瑩剔透的寶璽底部呈現四方形,刻有“九州清晏之寶”六字。

為了讓國寶回家,無數國人在默默努力著。是國家軟實力的增強,更是民族文化的自信。

美國《紐約時報》曾經這樣說:“中國人正頑強地從全世界的拍賣行追回中國文化遺產”。因為這些國寶,不只是價值連城,更是我們民族代代相傳的根源。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文物只有在原生地,才最有尊嚴。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樣流失海外,就沒有尊嚴”。只有回到自己的家裡,讓這些國寶的代表的中華文化得以傳承,國寶才能活起來。

事實上,《國家寶藏的》九大博物館有著同樣的使命:傳承中華文脈,讓中華文化煥發出生生不息的光輝——

一張張動圖,

給一件件靜態的國寶活靈活現,

宣傳了國寶故事,更傳承千年歷史。

來源 | 綜合自視覺志 文廣新長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