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的“華爾街”——平遙

文/雨中思緒集

二十七年前在大學讀書時, 夥同我們宿舍的同學潦草游過山西平遙古城, 當時也沒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借去給太谷同學結婚, 我攜妻子轉道重游了平遙古城。 當我重新認知平遙古城時, 我對古城有一種震撼的感覺。 下午在平遙同學家稍時休息, 在同學的帶領下我們遊了古老而有珍貴文化考古價值的雙林寺就驅車直奔古城, 在我們看到那熟悉的高大的如長城的城牆時, 我們早早下了車。

在古城城牆外的甬道邊, 我們幾個人邊信步走著邊海聊著古城。 平遙舊稱古陶,

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 始建于西周, 春秋時屬晉國, 戰國屬趙國, 秦置平陶縣, 漢置中都縣, 為宗親王都城, 北魏改名為平遙縣。 明朝初年, 為防禦外族南擾, 始建城牆。 以後又擴修補修, 更新城樓, 增設敵臺。 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 築了四面大城樓, 使城池更加壯觀。 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 牆高約12米, 把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 城牆以外稱新城, 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又並駕齊驅的城市。

清人陸豹雯有一首寫平遙古城的詩, 也可看出平遙古城氣質風韻古已有之:

河橋望野

山明水秀絕纖埃,

四顧雲天畫作堆。

殿閣玲瓏空翠接,

鳧鷗出沒軟沙開。

行人歷歷長虹外,

短笛蕭蕭暮雨來。

珍重萬行宮柳路,

待成蔭後好登臺。

請看今天的外城:離城牆十幾米有一條護城河, 這條河有十幾米寬, 現在水沒有了, 成了密密的爬山虎的天地, 猛然看去像是一條綠色的河流, 圍繞著沉默了六百多年的城牆。 城牆上有三千個垛口, 象徵孔子的三千弟子, 而七十二堞樓代表七十二賢人。 僅從這點來說, 這座古城是崇尚儒文化的, 每過一段都有一個炮樓敵臺, 作防衛用的。 在這個城外, 在你未睹城內的真顏已感覺到古城的風韻, 護城河外有圍欄, 圍欄外是一條精緻的人行路, 路面乾淨整潔, 路外就是一圍長長的公園, 走在城外剛下過雨感覺不到焱日, 很好的綠化令我們神清氣爽。

到日暮的時候, 我們來到古城的北門。 北門是一個高大的門洞, 門洞的城牆上是個雄姿壯觀、飛簷翹角的閣樓, 夕陽西下, 高大的閣樓像在遠眺著天邊日暮。 城門外有一個修建整潔的地溝, 是為了專門標識城牆的原始高度, 由此看出新城的建築已高出古城的地平線一米以上, 那麼內城一定是在現今的地平線下了, 看內城就象觀賞西安地平線下的古兵馬傭了, 由此看出古老與現代總是處於不同層面的東西, 古老東西都願意處在現代的地平線下沉睡。 而古城卻不能安然如睡, 同學說平遙城有六十多萬人口, 我們和順縣城人口才十三四萬人口, 可見與同一地市的我們縣的人口比有巨大差別。 所以一到北門我們已感覺到人聲鼎沸。

進入城內, 北街街道並不寬, 兩邊是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就沒個喘息的餘地。 舊時的街道只有三四米寬, 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古玩店、小吃鋪擁擠地陳列在街道兩邊。 我感覺平遙古城是中國民間工藝品的集大成者, 任何城市都與這裡的民間工藝的豐富性無法比擬, 同學說這座城市的居民就是把製作和買賣這些工藝品當成一種主導的產業, 五一、國慶、過年、元宵這幾個重要的節日, 從全國各地來古城旅遊的人特別多, 當地居民的收入就這幾天就可把一年可觀的積蓄掙夠, 其他時間就是掙點零化錢, 這也是靠山吃山, 靠城吃城了。

北街上人很多, 兩邊的店鋪招牌多數是古時的風格, 許多小鋪沒有門牌都是插的黃色的旗子上寫的大大的招牌字型大小:有酒坊,

有醋, 有客棧, 有冠雲牛肉……, 琳琅滿目, 應有盡有。 夜暮降臨下各種店鋪掛在古屋簷下的一串串大紅燈籠, 就像秋天在城市街道花園生長的一簇簇串串紅, 非常的吸引人眼球。 我們邊拍照邊躲著川流不息的人與車, 我發現平遙古城街道上的車, 不是現代版的車, 就連摩托車也很少有, 是一種特殊造型的把三輪車改裝而成的專門拉人簡易裝置的車, 這種車既能載不少人, 又能靈活機動保證行人的安全。 現在不是節日, 街上卻像趕集, 同學說到那些大節的時候, 你就無法逍遙的看到兩旁的景物了, 因為你已被人流淹沒, 你只能看到街兩邊的屋簷古色古香整齊排列而成的一線天, 那時隨著浩浩蕩蕩的人流不由自主地往前湧,連回頭的機會都沒有了,可見人的多。

我們徜徉古城街道上,仿佛樣樣所見都給你驚奇,這邊看看這,那邊摸摸那,有時間或從賣鼓的店鋪處傳出劈劈啪啪的鼓聲,像非洲的街鼓,夾著人流聲,叫賣聲,讓我想到《清明上河圖》名畫一定有聲音,而且就是這種聲音。當我們深入到街心時,夜完全到來,精緻的古城建築上,有一彎明月高懸,我忽然想到一句古詩“高高秋月照長城”,我們只能領略古城現今的繁華,卻無法去感受他過去的風雲,而那一輪高高的明月卻能見證這一切。從街道兩邊露出的一排排整齊雅致的綠瓦飛簷,雕樑畫柱,我們可以想見這條街曾在歷史的某一段時間的商業繁榮景象。

當我們來到“日升昌記”時,同學停下腳步,他自豪的一字一句的給我們解說,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票號,可以說曾在某一段歷史時期,就在這,他指著說:是中國銀行的總部。日升昌票號,創立于道光四年,其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朝的經濟命脈。日升昌的黃金時期,年匯兌總金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可謂“日利千金”。其分號遍佈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被餘秋雨譽為,中國大地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後介休、太谷、祁縣效仿。

在歷史上大清國共有51家票號,山西有43家,平遙就有票號22家。由於這些大大小小的票號,使這座古城街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的美稱,是這些票號使中國的銀行有了雛形;是這些山西票號使中國的貨幣流通有了歷史性的改革,它標誌著中國近代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和金融業機體中生成。我們聽著解說,默默的對這個票號的山西人充滿敬意,歷史上總有一些人在推動著歷史的進程,他們的超凡睿智就和大江流的頭水,引領的不只是人民了而是歷史了。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看到在歷史轉折時的某個重要的人的作用,就跟這古城的票號一樣,正因為有更多的追隨者和競爭者,才形成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今天的平遙古城如果只有一兩家是形不成規模的,好奇的是當時中國富人好多都集中於此,所以才使這些街道形成的富商建築群產生對人的震撼,在當時對國家的經濟形成支配,在今天又通過旅遊資源形成當地的支柱產業。

而且有意思的是,當時的古城不僅僅是金融的雛形,也是市場經濟的雛形,同學說這些精明的買賣人,隨價而沽,一件東西人少時可買五六塊,人多時可賣到五六十塊,這都是無可非議的,不是沒規則,而恰恰是市場的規則。北街盡頭又有一個雄姿壯觀、飛簷翹角大閣樓,在夜暮下大紅燈籠的裝飾下,雍潤大氣,富貴華麗。同學說叫市樓,是古城的中心,其“市”正看出當時的人們的意識文化已形成市場經濟的雛形。

北街的東面有東街,比較冷清,同學說那裡是過去鏢局一條街的地盤,鏢局其實是民間的公安局,所以有點森嚴,平遙當時最有名的鏢局是王正清創辦的位於平遙古城南大街61號的同興鏢局。

後來我們又游了南街,南街的繁華不比北街差,物象也與北街大同小異,這裡自不多說。最後同學帶我們走了西街,西街是古城最早開發的街道,街道比北街南街都要寬,兩邊的古建築由於開發的早,保存的很好,更是古色古香的原汁原味的,同學說這條街是原來的平遙古城的當街,當街是百姓的地盤,所以比起北街南街深宅大院少,可知“侯門似海,相府似潭”。深藏的都是值錢的東西,而平頭百姓總是如小河流水,一清見底的。

當我們走出古城時,仿佛一身輕鬆,古城承載的東西太多了,古城走到今天太累了,我多麼希望夜色再來的快一些讓沉重的古城早早的安息,或許歷史的沉重只有夜和那一彎明月才是古城的知己,而古城的繁華只能是不停地打擾古城的清休,擾亂它的安寧而已。同學說整體看古城牆建築就是一個大大的龜形,這也體現一種思路:龜既是沉睡的象徵,說明山西人是重視內斂,不張揚,正合“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儒文化的儒商的理想;又是長壽的象徵,說明富人希望子孫富貴綿長之意。我想起我游了喬家大院時寫的詩:

《大話<喬家大院>》

一朝儒學涉商途,

亂世猶自起宏圖。

丈夫柔情成縱橫,

匯通天下作匹夫。

往月空照花自落,

庭深難鎖人仰慕。

無邊銀穀今何在,

年年芳草話商魂。

這首詩放在平遙古城也是頗為適用的,因為古城的商家的品質,它是不甘寂寞的,所以才又有了今日的繁華,成為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另一座為麗江古城)。成為國家四A級旅遊景點。

我們是從西門出的,在西門我們觀看了西門的門圍,我終於理解了古人的防衛意識的睿智,一個城門口並不是簡單的在城牆上開一個門洞,城口有一個緩衝餘地,叫甕城,取甕中捉鼈之意,萬不得城門已被攻破,還可以有另一機關,置侵略者甕中捉鼈的境地,再加上有幾十米厚的城牆,護城河,牆上有堞樓、垛口。一個城堡外人是不能輕易攻進城的,偌大的古城就象設置了層層密碼的保險櫃,可見為什麼山西富商都把平遙古城首選為居聚地,古城的建築思路正適合富人為保護自己的巨大的財富的設計。或者說這巨大的古城就成為清以後古近代中國富人的一個裝錢的口袋而已。今人有《平遙古城詠》可觀其一斑:

平遙古城詠

(一)

無愧有清“華爾街”,

龜城風韻冠塵埃。

平遙生意通天下,

票號風雲卷聚財。

(二)

匯通人間“日升昌”,

一花引得百花香。

百業俱興行行旺,

昂首雲天勝鳳凰。

走出平遙古城,我的感慨良多,它太豐富了,我們的走馬觀花只能窺見其皮毛,略知一二,但這樣已足以令我們震撼了,所以其成為聯合國批准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平遙古城我國境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的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是由完整的城牆、街巷、店鋪、廟宇、民居組成的大型古建築群,完整的反映了明清時期的歷史風貌,這裡曾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古城雖不同于紫禁城的莊嚴、鐘鼓樓的肅穆、姑蘇城的柔媚。但它的氣質風韻從每一座甕城、從每一條街道、從每一扇舊窗、從每一道雕紋彰顯而出。走在明清一條街:那在街中心雄姿壯觀、飛簷翹角的市樓、街道兩旁那點亮的紅燈籠、歷史氣息濃重的字型大小和傳統風格的建築,皆讓我們的時空感仿佛穿越在輝煌的晉商時代。

那時隨著浩浩蕩蕩的人流不由自主地往前湧,連回頭的機會都沒有了,可見人的多。

我們徜徉古城街道上,仿佛樣樣所見都給你驚奇,這邊看看這,那邊摸摸那,有時間或從賣鼓的店鋪處傳出劈劈啪啪的鼓聲,像非洲的街鼓,夾著人流聲,叫賣聲,讓我想到《清明上河圖》名畫一定有聲音,而且就是這種聲音。當我們深入到街心時,夜完全到來,精緻的古城建築上,有一彎明月高懸,我忽然想到一句古詩“高高秋月照長城”,我們只能領略古城現今的繁華,卻無法去感受他過去的風雲,而那一輪高高的明月卻能見證這一切。從街道兩邊露出的一排排整齊雅致的綠瓦飛簷,雕樑畫柱,我們可以想見這條街曾在歷史的某一段時間的商業繁榮景象。

當我們來到“日升昌記”時,同學停下腳步,他自豪的一字一句的給我們解說,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票號,可以說曾在某一段歷史時期,就在這,他指著說:是中國銀行的總部。日升昌票號,創立于道光四年,其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朝的經濟命脈。日升昌的黃金時期,年匯兌總金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可謂“日利千金”。其分號遍佈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被餘秋雨譽為,中國大地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後介休、太谷、祁縣效仿。

在歷史上大清國共有51家票號,山西有43家,平遙就有票號22家。由於這些大大小小的票號,使這座古城街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的美稱,是這些票號使中國的銀行有了雛形;是這些山西票號使中國的貨幣流通有了歷史性的改革,它標誌著中國近代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和金融業機體中生成。我們聽著解說,默默的對這個票號的山西人充滿敬意,歷史上總有一些人在推動著歷史的進程,他們的超凡睿智就和大江流的頭水,引領的不只是人民了而是歷史了。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看到在歷史轉折時的某個重要的人的作用,就跟這古城的票號一樣,正因為有更多的追隨者和競爭者,才形成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今天的平遙古城如果只有一兩家是形不成規模的,好奇的是當時中國富人好多都集中於此,所以才使這些街道形成的富商建築群產生對人的震撼,在當時對國家的經濟形成支配,在今天又通過旅遊資源形成當地的支柱產業。

而且有意思的是,當時的古城不僅僅是金融的雛形,也是市場經濟的雛形,同學說這些精明的買賣人,隨價而沽,一件東西人少時可買五六塊,人多時可賣到五六十塊,這都是無可非議的,不是沒規則,而恰恰是市場的規則。北街盡頭又有一個雄姿壯觀、飛簷翹角大閣樓,在夜暮下大紅燈籠的裝飾下,雍潤大氣,富貴華麗。同學說叫市樓,是古城的中心,其“市”正看出當時的人們的意識文化已形成市場經濟的雛形。

北街的東面有東街,比較冷清,同學說那裡是過去鏢局一條街的地盤,鏢局其實是民間的公安局,所以有點森嚴,平遙當時最有名的鏢局是王正清創辦的位於平遙古城南大街61號的同興鏢局。

後來我們又游了南街,南街的繁華不比北街差,物象也與北街大同小異,這裡自不多說。最後同學帶我們走了西街,西街是古城最早開發的街道,街道比北街南街都要寬,兩邊的古建築由於開發的早,保存的很好,更是古色古香的原汁原味的,同學說這條街是原來的平遙古城的當街,當街是百姓的地盤,所以比起北街南街深宅大院少,可知“侯門似海,相府似潭”。深藏的都是值錢的東西,而平頭百姓總是如小河流水,一清見底的。

當我們走出古城時,仿佛一身輕鬆,古城承載的東西太多了,古城走到今天太累了,我多麼希望夜色再來的快一些讓沉重的古城早早的安息,或許歷史的沉重只有夜和那一彎明月才是古城的知己,而古城的繁華只能是不停地打擾古城的清休,擾亂它的安寧而已。同學說整體看古城牆建築就是一個大大的龜形,這也體現一種思路:龜既是沉睡的象徵,說明山西人是重視內斂,不張揚,正合“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儒文化的儒商的理想;又是長壽的象徵,說明富人希望子孫富貴綿長之意。我想起我游了喬家大院時寫的詩:

《大話<喬家大院>》

一朝儒學涉商途,

亂世猶自起宏圖。

丈夫柔情成縱橫,

匯通天下作匹夫。

往月空照花自落,

庭深難鎖人仰慕。

無邊銀穀今何在,

年年芳草話商魂。

這首詩放在平遙古城也是頗為適用的,因為古城的商家的品質,它是不甘寂寞的,所以才又有了今日的繁華,成為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另一座為麗江古城)。成為國家四A級旅遊景點。

我們是從西門出的,在西門我們觀看了西門的門圍,我終於理解了古人的防衛意識的睿智,一個城門口並不是簡單的在城牆上開一個門洞,城口有一個緩衝餘地,叫甕城,取甕中捉鼈之意,萬不得城門已被攻破,還可以有另一機關,置侵略者甕中捉鼈的境地,再加上有幾十米厚的城牆,護城河,牆上有堞樓、垛口。一個城堡外人是不能輕易攻進城的,偌大的古城就象設置了層層密碼的保險櫃,可見為什麼山西富商都把平遙古城首選為居聚地,古城的建築思路正適合富人為保護自己的巨大的財富的設計。或者說這巨大的古城就成為清以後古近代中國富人的一個裝錢的口袋而已。今人有《平遙古城詠》可觀其一斑:

平遙古城詠

(一)

無愧有清“華爾街”,

龜城風韻冠塵埃。

平遙生意通天下,

票號風雲卷聚財。

(二)

匯通人間“日升昌”,

一花引得百花香。

百業俱興行行旺,

昂首雲天勝鳳凰。

走出平遙古城,我的感慨良多,它太豐富了,我們的走馬觀花只能窺見其皮毛,略知一二,但這樣已足以令我們震撼了,所以其成為聯合國批准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平遙古城我國境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的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是由完整的城牆、街巷、店鋪、廟宇、民居組成的大型古建築群,完整的反映了明清時期的歷史風貌,這裡曾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古城雖不同于紫禁城的莊嚴、鐘鼓樓的肅穆、姑蘇城的柔媚。但它的氣質風韻從每一座甕城、從每一條街道、從每一扇舊窗、從每一道雕紋彰顯而出。走在明清一條街:那在街中心雄姿壯觀、飛簷翹角的市樓、街道兩旁那點亮的紅燈籠、歷史氣息濃重的字型大小和傳統風格的建築,皆讓我們的時空感仿佛穿越在輝煌的晉商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