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藥治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原理及方法

1.前言

2007年中國養豬業爆發大規模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 全國25個省份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共發病143221頭, 死亡39455頭。 受藍耳病的影響, 全國出現了豬肉價格上漲, 引起了餐飲業的其他物價的上漲, 切身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所謂的豬藍耳病(PRRS)就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豬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是由外國傳入中國, 該病於1987年首次在美國南部發現並報導, 中國1996年首次報導此病並分離到病毒。 豬藍耳病是以繁殖障礙、呼吸困難、耳朵藍紫, 併發其他傳染病為主要特徵。

豬不同的年齡和品種均能感染, 發病率高, 占整個豬群的50%—80%, 病豬的死亡快, 死亡率高達80%。 死亡後多呈敗血症變化。 妊娠母豬和仔豬最易感染, 妊娠母豬的後期出現流產, 死胎和木乃伊胎。 由於春季溫差大, 氣候異常, 極易引發該病, 目前並無特效治療藥物, 主要以疫苗預防為主, 所以做好該病的預防十分必要。

2.病原

豬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為單股正鏈RNA病毒, 屬模式病毒目, 動脈炎病毒科, 動脈炎病毒屬。 病毒為圓形, 直徑為50~60nm, 含有20~35nm的核衣殼;有囊膜, 對乙醚、氯仿敏感;不凝集雞、哺乳動物和人的O型紅細胞。 宿主專一性, 對巨噬細胞有專嗜性。 病毒的增殖具有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 在中和抗體水準存在的情況下, 在細胞上的複製能力反而得到增強。

該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相對較弱, 對高溫、酸鹼度敏感。 在4℃的條件下僅存活1個月, 37℃存活18h, 56℃存活15min以內。 在pH6.0時穩定, 在pH5.0以下和pH7.0以上感染力下降85%~90%, 在自然環境中存活時間不長, 常用消毒對該病毒有效。

3.流行病學

豬藍耳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呈地方流行性。 PRRSV只感染豬, 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 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 患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 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 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 易感豬可經口、鼻腔、肌肉、腹腔、靜脈及子宮內接種等多種途徑而感染病毒, 豬感染病毒後2~14周均可通過接觸將病毒傳播給其他易感豬。

從病豬的鼻腔、糞便及尿中均可檢測到病毒。 易感豬與帶毒豬直接接觸或與污染有PRRSV的運輸工具、器械接觸均可受到感染。 感染豬的流動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播方式。

4.臨床症狀

該病以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呼吸道症狀為主要特徵。

4.1 母豬精神沉鬱、食欲不振,體溫暫時性偏高、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發情不正常或不孕,懷孕母豬早產或產下死胎、木乃伊胎或病弱仔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 有的母豬產後無乳,胎衣滯留,少數母豬雙耳、腹側和外陰皮膚有青紫色和藍紫色斑塊。

4.2 哺乳仔豬體溫可達41℃以上,呼吸困難,有時成腹式呼吸;厭食、腹瀉;耳朵發紅、眼結膜炎;被毛粗亂,共濟失調,容易繼發其它疾病,發病感染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耐過仔豬長期消瘦,生長緩慢,幾乎沒有飼養價值。

4.3 育肥肉豬表現輕度類流感症狀,暫時性的厭食,呼吸困難、消瘦,少數豬咳嗽及雙耳背面、邊緣和尾部皮膚表面有深青紫色的斑塊。

4.4 公豬發病率低,約占2% ~10%,表現厭食、呼吸困難,消瘦及少數公豬雙耳皮膚變色。 能繁公豬精液品質下降,繁殖性能降低。 此外,本病的病原具有明顯的變異性,所以本病的臨床表現很複雜,可分為急性型、亞臨床型和慢性型。 在不同的區域發病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不同的毒株以及管理因素等都可能影響臨床症狀表現各異,從而產生經濟損失,影響養豬業的發展。

5.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肺與胸膜發生粘連, 肺腫脹, 肺有彌漫性出血, 呈間質性肺炎,

有的肺萎縮, 呈肉樣變性, 嚴重喪失氣體交換能力;氣管、支氣管內有多量的泡沫狀黏液或淡黃色膿性黏液。 腹股溝淺淋巴結顯著腫脹、切面濕潤外翻, 充血、出血嚴重, 腸系膜淋巴結、肺門淋巴結明顯腫脹, 呈土黃色或暗紅色。 少數病例胃腸道黏膜有潰瘍或糜爛, 脾臟腫大, 邊緣出血。

6.中藥治療原理及方法

6.1治療原理從中獸醫學的角度分析豬藍耳病是“虛邪共濟”是發病誘因, 尤其哺乳仔豬發病死亡嚴重, 也就是中醫所講的五臟處於“虛”時病毒乘虛而入,導致邪盛正衰, 抗病無力所致; 該病夏季多發, 多因外感濕熱化火, 導致肺氣不宣, 升降失常、陰陽失調。 豬藍耳病屬溫熱病, 治療宜 “清熱解毒”“清肺止咳”、“扶正祛邪”、“抗菌消炎”。

6.2治療方法處方( 按豬體重50kg 計) : 魚腥草25g 、野菊花25g 、鴨蹠草25g、海金沙25g、蒲公英25g 、生石膏25g、地丁草25g、鳳尾草25g、蘆根25g 、牛筋草25g 、板藍根25g 、金銀花15g、黃芪20g、甘草5g,加水10kg 浸泡30分鐘煎沸10分鐘後,自然放涼。大豬每次100毫升,3-6次/日小豬每次20-50毫升,3次/日灌服。

7.對比治療

在阜陽某豬場遇到曾經的用中藥治療豬藍耳病的效果資料,該豬場的老闆介紹在2007年,他的豬場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豬藍耳病,開始時是用西藥治療的,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注射豬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打干擾素,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後來有人建議他用中藥治療,他就按上述要藥方進行治療,結果對其中的47頭育肥豬進行治療,經過十多天的治療,治癒43頭,成功率達91%。而前期用西醫治療的85頭,僅治癒19頭,治癒率達22%。而治療成本算,用西醫治療的代價是每頭豬合200多元,而中藥治療每頭豬才合30元。但由此可見,中藥對豬藍耳病的治療無論是療效還是成本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8.藥物預防

後備種豬,配種前20天,一噸飼料中添加氟康王(10%的氟苯尼考)120g,強力黴素150g,連續飼喂15天。懷孕母豬產仔前後各7天,1噸飼料中加入利高黴素1000g和阿莫西林200g,連續飼喂14天。仔豬斷乳前後各7天,1噸飼料中加入支原淨100g,阿莫西林200g,連續飼喂14天。仔豬斷奶前後各7天,1噸飼料中加入支原淨100g,阿莫西林140g,同時飲用電解質多維,連用14天。育成豬,轉群時于1噸水加入利高黴素300g,黃芪多糖粉300g,維生素C300g,連飲10天。在5~9月份藍耳病多發季節,應連飲15天,停用7天,再連飲15天,停用7天,可根據當地流行情況,酌情重複飲用。

9.討論

處方中魚腥草、野菊花、鴨蹠草、海金沙清熱解毒, 利尿通淋; 蒲公英、地丁草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鳳尾草清熱利濕, 解毒上痢, 涼血止血;蘆根清熱生津, 除煩止嘔, 緩解肺熱咳嗽; 牛筋草祛風利濕, 散瘀止血; 板藍根、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 抗菌抗病毒;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 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 調和諸藥。諸藥合用, 能夠調和陰陽,標本兼治, 使機體在體質上、免疫上表裡如一、陰陽平衡, 從而達到“有病少發、發病少亡”的理想養殖狀態。雖說中藥對高致病性藍耳病治療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中藥用藥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對豬進行灌服,一般獸醫站缺乏相應的器械而導致用藥困難,如果能提煉開發出草藥針劑,一定是對豬藍耳病治療的一次顛覆。

6.2治療方法處方( 按豬體重50kg 計) : 魚腥草25g 、野菊花25g 、鴨蹠草25g、海金沙25g、蒲公英25g 、生石膏25g、地丁草25g、鳳尾草25g、蘆根25g 、牛筋草25g 、板藍根25g 、金銀花15g、黃芪20g、甘草5g,加水10kg 浸泡30分鐘煎沸10分鐘後,自然放涼。大豬每次100毫升,3-6次/日小豬每次20-50毫升,3次/日灌服。

7.對比治療

在阜陽某豬場遇到曾經的用中藥治療豬藍耳病的效果資料,該豬場的老闆介紹在2007年,他的豬場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豬藍耳病,開始時是用西藥治療的,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注射豬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打干擾素,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後來有人建議他用中藥治療,他就按上述要藥方進行治療,結果對其中的47頭育肥豬進行治療,經過十多天的治療,治癒43頭,成功率達91%。而前期用西醫治療的85頭,僅治癒19頭,治癒率達22%。而治療成本算,用西醫治療的代價是每頭豬合200多元,而中藥治療每頭豬才合30元。但由此可見,中藥對豬藍耳病的治療無論是療效還是成本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8.藥物預防

後備種豬,配種前20天,一噸飼料中添加氟康王(10%的氟苯尼考)120g,強力黴素150g,連續飼喂15天。懷孕母豬產仔前後各7天,1噸飼料中加入利高黴素1000g和阿莫西林200g,連續飼喂14天。仔豬斷乳前後各7天,1噸飼料中加入支原淨100g,阿莫西林200g,連續飼喂14天。仔豬斷奶前後各7天,1噸飼料中加入支原淨100g,阿莫西林140g,同時飲用電解質多維,連用14天。育成豬,轉群時于1噸水加入利高黴素300g,黃芪多糖粉300g,維生素C300g,連飲10天。在5~9月份藍耳病多發季節,應連飲15天,停用7天,再連飲15天,停用7天,可根據當地流行情況,酌情重複飲用。

9.討論

處方中魚腥草、野菊花、鴨蹠草、海金沙清熱解毒, 利尿通淋; 蒲公英、地丁草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鳳尾草清熱利濕, 解毒上痢, 涼血止血;蘆根清熱生津, 除煩止嘔, 緩解肺熱咳嗽; 牛筋草祛風利濕, 散瘀止血; 板藍根、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 抗菌抗病毒;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 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 調和諸藥。諸藥合用, 能夠調和陰陽,標本兼治, 使機體在體質上、免疫上表裡如一、陰陽平衡, 從而達到“有病少發、發病少亡”的理想養殖狀態。雖說中藥對高致病性藍耳病治療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中藥用藥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對豬進行灌服,一般獸醫站缺乏相應的器械而導致用藥困難,如果能提煉開發出草藥針劑,一定是對豬藍耳病治療的一次顛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