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寧夏六盤山區“扶貧保”全覆蓋貧困人口助力脫貧

本網訊在多年扶貧攻堅的實踐中, 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區各級農業, 財政, 金融和扶貧部門, 社會團體民間資本大膽創新, 通過放大“產業+扶貧+財政+金融”模式, 將擔保基金和風險補償基金從12.5億元提高到18.3億元, 為7.9萬貧困戶貸款33.8億元, 戶均4.3萬元, 覆蓋率80.1%。

“扶貧保”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 金融活水正在澆開脫貧之花, 成為六盤山區扶貧攻堅戰役的一張新牌。 固原市委副書記楊剛如是說。

山區小康水準達到72.25%

新春前夕, 六盤山下隆德縣聯財鎮太聯村張金庫非常激動地告訴記者, 去年, 借助政府的貸款資金,

家裡養殖了4頭牛, 收入2.5萬元, 種植農作物淨利潤1萬多元, 兩三千公斤黃芪大約能賣2萬元, “一年收入五萬多元, 在山區已經是一個讓人滿意的數字。 ”

事實上, 在六盤山區, 眾多的貧困農戶, 在六盤山區全面落實自治區“脫貧富民36條”, 因村因戶因人“挖窮根”“下藥方”, 一對一、點對點地靶向落實扶貧措施中, 成為山區經濟的一大成果。

這些天, 彭陽縣紅河鎮紅河村種菜新手集中在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試驗大棚裡, 跟著自治區農科所專家學習國內最前沿種菜技術。 100棟高標準溫棚陸續建成後, 該園區將成為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成為六盤山區推進扶貧攻堅戰新的方向, 這個以具體專案為載體發展特色農業、生態友好型工業、全域旅遊、現代服務產業,

構建高品質發展的現代扶貧產業體系。

據瞭解, 2017年, 六盤山區各級涉農部門, 一手抓脫貧銷號, 一手抓鞏固提升, 銷號貧困村200個、減貧9.4萬人, 貧困發生率下降到8%。 山區小康實現程度72.25%。 六盤山區建立5億元擔保基金, 已放大擔保貸款21.1億元, 扶持農村“兩個帶頭人”增強帶動能力, 成為六盤山區扶貧攻堅戰的一大特色。 各級農業扶貧部門通過開展“五個回頭看”, 精准識別貧困人口18.8萬人。 培育“有土”富民產業, 實施“5·30”及其倍增計畫, 6.2萬建檔立卡戶從事種植和養殖業;扶持“離土”創業增收, 培訓農村勞動力5.4萬人, 勞務收入支撐建檔立卡戶收入增長13%。 對標補齊短板, 新修村道3044公里, 通路率95%;完成15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通水新增2.3萬戶, 自來水入戶率94.5%;改造危房危窯1.93萬戶, 完成140.2%;3.24萬人搬進了溫暖的新家。

脫貧攻堅, 做好“准”和“實”

固原市市委書記張柱告訴記者, 今年, 六盤山區要統籌脫貧攻堅和區域發展, 做好“准”和“實”的脫貧文章, 銷號貧困村58個、減貧4萬人。 一方面對標發力扶真貧。 整合資金和政策, 聚焦74個深度貧困村,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堅持不懈抓產業扶貧、就業扶貧, 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 一方面緊扣增收真扶貧。 實施金融扶貧提質工程, 建成100個金融扶貧示範村, 新增各項貸款90億元, 爭取貧困戶戶均貸款達到5萬元、脫貧戶6—10萬元。 “有土”扶貧重點實施好“5·30”倍增計畫, 扶持特色種養業標準化和高品質發展,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430個,

完善利益聯結和產銷對接組織模式, 實現戶均有1-2個致富產業。

西吉縣馬蓮鄉黨委書記魏廷峰介紹, 今年,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 從政策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引導貧困群眾增強感恩意識, 激發自我發展動力;打造張易、馬建、陳靳、黃花、孟原等7個特色小鎮, 沿旅遊環線集中建設雙泉、三合、錦華、集美、白岔等51個美麗村莊。 開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 完成524個行政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建制鎮和中心村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50%以上,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

“打好脫貧富民決勝戰, 重點在於構建高品質的產業發展體系。 ”固原市市長馬漢成表示, 今年, 要構建以特色農業、生態友好型工業、全域旅遊、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實現產業園區化、產城融合發展。 特別是在特色農業發展方面, 讓第一產業“接二連三”, 堅持“反彈琵琶”, 突出生態特色, 打響“六盤山”生態農產品品牌和脫貧攻堅戰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