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父母決裂的北大學子,怎麼實現代際和解

北大學子王猛萬字長文以及背後反映的親子衝突, 很可能只是雙方在存在心理疾患情況下的異常舉措, 不能以常情常理來揣度之。

資料圖

文 | 唐映紅

近日, 一篇數落父母的萬字長文在網路上掀起小小的熱議。 文章作者是一名留學美國的北大畢業生王猛(化名), 他此前因為與父母的衝突已經12年春節未歸家, 拉黑與父母的聯繫則超過6年。

拋開這起親子衝突事件中的是非曲直, 孰對孰錯, 僅僅從這篇1.5萬字的長文中, 不難看出王猛的父母有著明顯的人格缺陷, 特別是高度疑似偏執型人格障礙症候。 同時, 文中作者也坦言自己在接受心理諮詢後被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 也就是說, 這篇文章以及背後反映的親子衝突, 很可能只是雙方在存在心理疾患情況下的異常舉措, 不能以常情常理來揣度之。

拋開這起事件, 客觀來看, 成年人有人格障礙等精神疾患的情形在生活中並不鮮見。

就以人格障礙為例,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資料, 罹患各類人格障礙的成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約有10%-15%, 大多數人格障礙患者在工作、生活中都能顯得較為正常, 只是在人際交往中存在著某些明顯非理性的異常舉措, 通常是令人不悅或不安。 如果反映在家庭關係中, 特別是親子關係中, 極易讓子女的成長歷程充滿心理折磨, 嚴重的可能會毀掉孩子。

具體而言, 父母罹患各型人格障礙都會給子女帶來心理困擾或痛苦, 其中像諸如偏執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尤為消極。

一般來說, 如果子女處於未成年階段, 那麼父母的精神疾患對子女的影響基本上是單向的,

而且必然會持續地損害孩子的心理發展。

不過對於已經成年的子女來說, 如何應對罹患精神疾患的父母, 就成為橫亙在子女成長道路上繞不開的關隘。 處理不好, 可能一生都沉浸在壓抑和痛苦之中難以自拔;處理好了, 不僅能幫自己紓解, 也能給父母以慰藉。

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輔導, 對自己以及父母的問題進行專業的概念化或甄別診斷。 如果王猛知道一直困擾自己成長歷程的問題並非父母不待見自己, 而是他們陷入精神疾患的非理性異常反應, 那麼長期積壓的怨懟或許就沒有那麼不堪重負。

其次是先行讓自己接受系統的心理諮詢輔導説明, 紓解情緒上的怨懟,

以及長期鬱結的應激模式, 改變對父母的態度歸因, 學會承擔起與父母積極理性溝通的責任。 通常情況下, 父母的精神疾患會令子女也反映出精神疾患或性格缺陷來, 因此先行幫助自己積極成長不僅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 更有助於自己建立和維繫健康、積極的親密關係。

再者, 才是如何以積極理性的方式與父母溝通, 重新構建成年後的親子關係。 無論父母是怎樣的情況, 在子女未成年階段, 親子關係必然以父母為主導, 而一旦子女成年, 成年後的親子關係就應當逐漸過渡到以子女為主導。

因此, 子女成年後, 應該讓自己直面困難, 承擔起親子關係的主導責任, 改善親子關係, 幫助父母減輕精神疾患對他們的損害,

特別是說服和陪同父母接受系統的心理諮詢輔導説明, 以使父母晚年也能安享快樂。

父母不能選擇, 童年也無法重來, 作為成年子女, 可以選擇的是自己對父母的態度, 以及未來家庭的天倫之樂。 □唐映紅(心理學學者)

我們發佈了一個“稿事”計畫!如何投稿?請戳“閱讀原文”。

編輯:溫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