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唐河:公益崗位激發貧困戶致富動力

在唐河縣, 人們突然發現, 每個村莊變乾淨了, 也整潔了。 垃圾不再成堆, 污水不再橫流, 雜物不再亂放。 有的村莊已呈現出愜意的田園風光氣息。 每天, 兩三個村民, 手持掃帚, 推著垃圾車, 在全村巡邏一遍, 把垃圾收集入池, 把道路和空場打掃乾淨, 把庭院外雜物整理規範。 而這些村民其實是唐河縣力推的扶貧保潔公益崗位人員。

扶貧保潔公益崗位人員張大爺滿意地說:“過去覺得自己沒用, 只能等著國家救濟了。 沒想到扶貧又給我個打掃衛生工作崗位。 不出去打工在家就多掙了錢, 也讓村裡乾淨多了。

現在覺得自己還有用處哩!”

自2016年唐河縣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 唐河縣高度重視, 聚全縣之力, 從多方發力。 以整村推進專案為抓手, 全面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以貧困線和最低生活保障線合一為目標, 推行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以貧困人口享受醫療六次報銷和慢性病簽約診療為利劍, 斬斷因病致貧枷鎖;以建設扶貧糧倉為平臺, 實現貧困人口分紅全覆蓋……當一系列脫貧組合拳打出後, 確實成效斐然。 然而, 唐河縣也發現, 許多扶貧舉措, 貧困人口自身參與並不多。 由於農村貧困人口多是老弱病殘和留守人員, 年齡偏大, 文化較低, 多數一直以種地為業, 轉移就業和自主創業舉步維艱。

“扶貧應和扶志、扶智相結合,

扶貧要充分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缺失嚴重, 農村環境持續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保持困難……”, 一大堆棘手問題被放在唐河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面前。 經過集思廣益, 唐河縣扶貧人發現, 這兩者是可以巧妙結合的, 那就是為貧困人口設置保潔公益崗位。 既能充分考慮到目前農村貧困人口年紀偏大、技能少、很難依靠市場規則轉移就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的現實, 又為貧困人口家門口依靠自身脫貧致富搭建了就業平臺, 也為下一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良好基礎。

在全縣每個行政村廣泛設置扶貧保潔公益崗位成功實踐前提下, 唐河縣扶貧辦又與河南省中原農業保險公司合作,

在每個村設置數名農業保險宣傳員, 每年固定工資1000元, 為那些頭腦比較靈活、交際比較廣泛的貧困人口再次拓展轉移就業增收之路。

不僅如此, 唐河縣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 以建設“經濟實力強, 人民生活富, 城鄉環境美, 文明程度高”為目標, 正在研究把脫貧攻堅同生態文明建設和貧困人口基本特點結合起來, 通過大量生態造林、生態護林等公益崗位設置, 拓寬貧困人口增收途徑, 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致富動力, 從而實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秀美山川多重目標。 (唐河縣扶貧辦 陳國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