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基層法援工作一瞥,法援大門為民開,有理無錢幫起來

2018-01-29 10:45:33

目前, 全市共有9家法律援助中心。 市法律援助中心主要受理二審法律援助申請和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律援助案件, 縣(市、區)級法律援助中心分別受理轄區範圍內的法律援助案件, 各地法律援助工作各具特色, 亮點頻閃。

海安:巡迴法援

海安 資料圖

海安縣司法局探索建立“巡援”制度, 成立法律援助巡迴服務隊, 深入法律援助需求比較集中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勞動密集型企業及鄉鎮、村居等地開展法援宣傳、提供法律諮詢、收集民意訴求、調處矛盾糾紛, 在巡迴服務中落實法律援助為民、便民舉措;開展“法律援助城鄉行”, 為鎮、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聯繫點配備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箱”, 發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卡, 在服務中提升法律援助的實效性, 讓更多弱勢群體得到了及時、就近、貼心的法律援助服務。

如皋:愛伴法援

如皋 資料圖

法援濟困, 愛心相伴。 在如皋市法律援助中心, “愛伴法援”品牌悄然叫響……他們宣導“愛心文化”, 建立“愛心基金”, 推出“愛心大使”。 他們延伸“愛心之路”, 為在押人員開通腕帶申請法律援助, 為部分特殊刑事案件受援人增加了手語翻譯, 為殘疾人開發盲文版宣傳手冊。 他們延續“愛心之火”,

積極開展 “愛伴法援”黃絲帶行動, 發展法律援助志願者 1728 人。 2017年, 他們辦理法援案件1867件, 居全省縣(市)第一。

如東:微信法援

如東 資料圖

如東縣司法局“12348”法律服務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微服務”“微諮詢”“微活動”三大功能, 在如東朋友圈頗受歡迎。 “微服務”實現縣法律援助中心、各鎮(區)法律援助工作站、8家律師事務所、19家基層法律服務所的位址和聯繫電話一鍵搜索,

提供全縣50名律師、78名法律服務工作者資訊及法援相關知識。 “微諮詢”提供24小時線上服務, 實現諮詢問題自動分流, 律師可通過自己的微信直接解答。 “微活動”主要開展問卷調查、有獎法援知識競賽等活動, 已舉辦32期, 累計3萬人次參加。

海門:指尖法援

海門 資料圖

海門市司法局推進“互聯網+法律援助”建設, 法律援助工作“從紙面到指尖, 從在崗到線上”。 海門市法援中心搭載江蘇政務服務網平臺, 開通了法律援助案件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批辦的“不見面”受理程式, 並且實施“案件當日受理、領導當日審批、業務當日指派、律師當日介入”制度, 為群眾提供“指尖上”+“鍵對鍵”的功能表式服務, 真正實現資料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啟東:零障法援

啟東 資料圖

2017年春節前夕,啟東某針織時裝公司突然停業,當王某等158名農民工得知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泡湯後,一起來到鎮政府反映情況。啟東市法律援助中心瞭解情況後當即指派兩名律師共同承辦,實行“零障礙”受理並開展“一站式”服務。經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的不懈努力,王某等158名農民工的訴訟請求全部得到支援,總計218萬元勞動報酬全部執行到位。這些年,正是“零障礙”法援行動,讓一個又一個看似“泡湯”的農民工討薪案件最終成功維權。

通州:綠色法援

通州 資料圖

跨越兩省、耗時3年,在法援律師的傾力幫助下,通州市民祁某近日拿到百萬元賠償款,熱淚盈眶。祁某受雇于吳某鋪設電路,不幸摔傷,吳某在支付了部分醫療費用後不再給付。通州法援中心接到援助申請後,開闢法援綠色通道,迅速指派律師為祁某維權。律師不遠千里奔赴呼和浩特,陪同祁某進行傷情鑒定,開展調查取證,收集大量證據,為祁某據理力爭,成功維權。近年來,通州區司法局積極開展“法潤通州,情系民工”主題活動,為農民工維權開闢“綠色通道”,僅2017年共受理農民工法援案件643起,接待農民工法律諮詢3100多人次,有力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崇川:真情法援

崇川 資料圖

在崇川,法援工作者用平凡而真實的故事,演繹真情與正義之歌。面對彷徨的困難群眾,他們不辭辛勞,伸出了法律的正義之手:奔走兩年多,以極大的耐心、非凡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為素不相識的安徽農民老馮爭回了工傷賠償款15萬餘元。面對風雨飄搖的受害者家庭,他們俠骨柔情,以智慧和堅韌幫助渡過難關:突破常規思路,調解、訴訟相結合,為遭遇車禍的季師傅一家爭取到近40萬元賠償,讓飽受磨難的父女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面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他們拍案而起,用法律為正義奔走呐喊:僅用11天走完了平時需要3個多月才能走完的程式,整理了20多萬字訴訟材料,為241名農民兄弟討回244萬元工資。

港閘:上門法援

港閘

近期,家住港閘區秦灶街道的趙某將寫有“正義的守護者,人民的好公僕”的錦旗送到港閘區法律援助中心,感謝中心律師幫忙討回賠償金。因鄰里糾紛,趙某被李某毆打受傷,花費了近6萬元醫療費,李某遲遲不賠。高額的醫療費讓本不富裕的趙某家庭背上外債。在“走幫服”活動中,港閘區法援中心得知情況後及時介入,趙某最終拿到7.1萬元賠償金。港閘區法援中心在“走幫服”活動中積極發揮街道法援工作站優勢,開展法律援助走村入戶宣傳活動,在瞭解群眾生活的同時舉辦法律諮詢活動12場,接受諮詢400多人次,現場受理法援案件26件,上門辦理案件12件,參與矛盾糾紛調處36起,努力為弱勢群體送去法治關愛。

啟東 資料圖

2017年春節前夕,啟東某針織時裝公司突然停業,當王某等158名農民工得知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泡湯後,一起來到鎮政府反映情況。啟東市法律援助中心瞭解情況後當即指派兩名律師共同承辦,實行“零障礙”受理並開展“一站式”服務。經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的不懈努力,王某等158名農民工的訴訟請求全部得到支援,總計218萬元勞動報酬全部執行到位。這些年,正是“零障礙”法援行動,讓一個又一個看似“泡湯”的農民工討薪案件最終成功維權。

通州:綠色法援

通州 資料圖

跨越兩省、耗時3年,在法援律師的傾力幫助下,通州市民祁某近日拿到百萬元賠償款,熱淚盈眶。祁某受雇于吳某鋪設電路,不幸摔傷,吳某在支付了部分醫療費用後不再給付。通州法援中心接到援助申請後,開闢法援綠色通道,迅速指派律師為祁某維權。律師不遠千里奔赴呼和浩特,陪同祁某進行傷情鑒定,開展調查取證,收集大量證據,為祁某據理力爭,成功維權。近年來,通州區司法局積極開展“法潤通州,情系民工”主題活動,為農民工維權開闢“綠色通道”,僅2017年共受理農民工法援案件643起,接待農民工法律諮詢3100多人次,有力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崇川:真情法援

崇川 資料圖

在崇川,法援工作者用平凡而真實的故事,演繹真情與正義之歌。面對彷徨的困難群眾,他們不辭辛勞,伸出了法律的正義之手:奔走兩年多,以極大的耐心、非凡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為素不相識的安徽農民老馮爭回了工傷賠償款15萬餘元。面對風雨飄搖的受害者家庭,他們俠骨柔情,以智慧和堅韌幫助渡過難關:突破常規思路,調解、訴訟相結合,為遭遇車禍的季師傅一家爭取到近40萬元賠償,讓飽受磨難的父女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面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他們拍案而起,用法律為正義奔走呐喊:僅用11天走完了平時需要3個多月才能走完的程式,整理了20多萬字訴訟材料,為241名農民兄弟討回244萬元工資。

港閘:上門法援

港閘

近期,家住港閘區秦灶街道的趙某將寫有“正義的守護者,人民的好公僕”的錦旗送到港閘區法律援助中心,感謝中心律師幫忙討回賠償金。因鄰里糾紛,趙某被李某毆打受傷,花費了近6萬元醫療費,李某遲遲不賠。高額的醫療費讓本不富裕的趙某家庭背上外債。在“走幫服”活動中,港閘區法援中心得知情況後及時介入,趙某最終拿到7.1萬元賠償金。港閘區法援中心在“走幫服”活動中積極發揮街道法援工作站優勢,開展法律援助走村入戶宣傳活動,在瞭解群眾生活的同時舉辦法律諮詢活動12場,接受諮詢400多人次,現場受理法援案件26件,上門辦理案件12件,參與矛盾糾紛調處36起,努力為弱勢群體送去法治關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