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批澳大利亞活牛登陸中國

近年來澳洲牛肉在中國市場建立了“綠色”和“高品質”的形象, 受到中高端消費者的追捧。 預計2017-18後的5年裡行業受海外強勁的需求, 年均增速將達到7.5%, 總額達到167億澳元。 目前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牛肉九成左右為冷凍牛肉, 經過長途運輸, 口感質地易受到影響;在本月, 據浙江一恒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 人們對牛肉的消費需求如此之大, 寧波全年活牛的屠宰量是10萬頭, 在運輸的過程中, 部分以冰鮮肉形式進口, 對儲運冷鏈技術要求較高, 成本超出預期, 數量無法實現突破。 想要吃到一口澳洲牛肉這麼看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據悉, 浙江省中澳自貿協定專案“澳大利亞肉牛進口專案”已通過了中國國家質監總局的驗收。

首批1600頭活牛現在已經全部進入位於澳大利亞的中方指定隔離場, 在一月中旬完成隔離, 1月16日裝船, 預計在1月28日前抵達寧波舟山港鎮海碼頭,

2月1日起將供應長三角地區市場。

目前在澳大利亞, 還沒有一家中國投資者擁有上下游貫通的一體化牛肉產業鏈。 為尋求“國際化的供應鏈”中國投資者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一般可分為兩大類:戰略投資者與財務投資者、戰略投資者作為行業內專業投資人士。

由於不同的原因(例如供應短缺、飲食結構的調整)產品在澳大利亞生產和加工, 再由投資者在中國的自有管道進行分銷。

而財務投資者來自不同的背景行業(例如房地產業、製造業、工程機械等), 對於資產整合頗感興趣, 資金被用來收購合併資產、提高生產力從而達到資產長期增值的目的。

活牛專案的操盤並非易事, 活牛到岸後需要在14天內屠宰, 而集中到港的船隻一般運載量在4000-5000頭。 如果要保證屠宰場的正常運作, 也就意味著屠宰線的周屠宰能力在2000頭以上, 否則屠宰線停運會面臨著較高成本。

其次, 為了保證屠宰場運營, 持續進口非常必要, 然而這會面臨更大的銷售壓力, 同時要對運營時間節點的控制非常精准,

一旦鏈條上任何環節出現問題, 就會導致屠宰場停工。 此外, 澳大利亞出口價格波動和中國活牛進口政策具有不穩定性, 這都會對於活牛的進口利潤造成損失。

自中澳自貿協定簽署以來, 中國企業遠赴澳洲投資牧場越來越強勁

2016年12月中國的中房置業聯合澳洲女首富萊因哈特成功收購了澳洲最大的肉牛養殖農場吉德曼公司。 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流入澳洲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擴大澳洲肉牛養殖產業並提高其抗自然風險能力。

與此同時, 多個中國地方政府正在積極申辦澳洲活牛進口口岸資格。 除已經實現空運的重慶和鄭州之外, 從北到南, 大連港、黃驊港、日照港、連雲港、寧波港、舟山港以及最南端的海南島, 多個澳洲活牛育肥及屠宰項目都在申辦和推進的過程中。

從2016年起, 澳洲活牛對華出口關稅將逐年下降, 到2019年, 活牛對華出口關稅稅率降至為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