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拉出來再吃進去,科學家讓“太空人吃屎”自給自足飛火星!

去吃屎好嗎?一般人聽到這種話通常都會生氣, 你才吃屎, 你全家都吃屎!但對近期的科學家來說, 這卻是一句振奮人心的話, 因為如果真的能吃屎, 那麼能徹底解決太空人的糧食問題, 太空梭也能飛到更遠的地方、

真的要吃屎了嗎?

賓州大學的研究小組已經想到用微生物快速分解液體與固體狀人體排泄物的方法, 同時也大幅減低病原體繁殖的機會, 等到糞便被分解之後, 剩下的殘渣就可以用來重作太空食物。

「這聽起來有點奇怪, 但有點像澳洲的維吉麥或是馬麥醬(啤酒發酵的果醬副產品), 這就像是你在吃一種微生物黏性果醬。 」科學家克裡斯托菲(Christopher House )如此說著。

拿著標準化的人造糞便, 放在一個長約1.22公尺的圓柱體中, 讓大量的微生物攀附在上, 透過厭氧消化的過程, 微生物不需要任何氧氣就能直接分解糞便。

但重點是接下來的過程, 怎麼從剩下來的殘渣中, 萃取出有營養的物質呢?在厭氧消化步驟中的副產品「甲烷」此時就會被第二種微生物「莢膜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所吞噬, 隨後產生出來的物質, 帶有著52%的蛋白質與36%的脂肪, 這對太空人來說是十分具有營養價值的東西。

透過鹼性與高溫的生產環境,

培養其他的有益生物, 細菌與病毒就難以在這種環境下生存, 可說是大幅降低了衛生的問題。

在測試過程中, 團隊用這套系統, 13小時內就清除了49%~59%的糞便, 比起現有的化糞池分解系統還有效的多, 當然這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產品, 這只是一個實驗室當中的套件, 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控管糞便轉化為食物的風險。

但這對於像火星旅行這樣的長程太空探索來說, 有著十足的意義。 帶足夠的飯菜意味著增加太空梭的重量, 需要更多的火箭燃料與運輸成本。 而無土栽培又是更耗時耗能的方式, 最後科學家選擇回收我們排泄物當中有營養的部分。 事實上, 國際太空站早就有小便回收系統了, 透過尿液回收來重新提供飲用水, 下次就是糞便回收系統了。

「如果有這系統, 那麼你就可以把你糞便中85%的碳與氮還原成蛋白質, 然後我們不用去種植作物, 這實在是太棒了!」科學家克裡斯托菲最後這麼說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