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內蒙古政協委員梁淑琴:推動民族服裝服飾產業發展

內蒙古政協委員:梁淑琴

當選政協委員, 自治區婦聯副主席梁淑琴特別珍惜這次履職的機會。 她帶來的提案內容是:發展民族服裝服飾產業,

傳承保護民族文化, 幫助更多婦女就業創業、脫貧增收。

梁淑琴介紹, 全區有3萬多名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加工從業者, 其中絕大多數是婦女, 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加工製作行業成為帶動婦女創業就業、脫貧增收的重要領域。 為此, 自治區婦聯制定了旨在發展民族服裝服飾產業的“布絲瑰行動計畫”, 擬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 加大對民族服裝服飾產業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通過組建民族服裝服飾創意設計人才團隊、開展技能培訓、組織競賽展洽活動、創建示範基地、加大宣傳力度等措施推動民族服裝服飾產業創意設計水準不斷提高, 製作工藝水準不斷改進。 同時助推形成1至2個有地域特色、有影響力的民族服裝服飾著名品牌,

實現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加工製作產業不斷創新發展、從業婦女脫貧增收能力顯著增強的目標。

“布絲瑰行動計畫要靠全區各有關部門的力量共同推進。 ”梁淑琴說。 她建議:

1

一是要在自治區層面建立由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人社廳、文化廳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布絲瑰行動計畫”聯席會議制度, 將“布絲瑰行動計畫”納入全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2

二是設立“布絲瑰行動計畫”專項資金並列入財政預算, 發揮科技、人社、經信、文化等部門創業創新政策扶持作用, 吸納優秀民族服裝服飾創意項目進入“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新創業服務載體, 落實政策資金支援。

3

三是各部門整合技能和教育培訓資源,

支持婦女參與資質和技能等級認證, 提高民族服裝服飾製作技能水準。 同時積極搭建展洽平臺, 拓展民族服裝服飾產品的展示銷售管道。

該提案已立案, 待交承辦部門辦理。

民族服裝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製作民族服裝服飾既是我區少數民族婦女的傳統生活習俗, 也是婦女創業就業的重要領域。

農牧民婦女參加手工編織培訓

近些年來, 全區各級婦聯組織都將引導婦女發展民族服裝服飾製作作為聯繫服務婦女、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作內容。

女帶頭人帶動婦女姐妹從事民族服飾加工

截止2017年, 全區各級婦聯組織重點聯繫的婦女手工編織協會有78個, 吸納會員近5000人, 有1300多位民族服裝服飾製作帶頭人或非遺傳承人與婦聯組織有緊密聯繫, 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基層婦聯舉辦“民族巧手婦女骨幹牽手貧困婦女”培訓班

基層婦聯組織婦女手工業協會的姐妹們進行民族刺繡技能提升培訓

興安盟科右中旗圖什葉圖民族手工藝協會通過發展“圖什業圖王府刺繡”,培訓婦女5000余人,輻射帶動了近2萬名婦女參與到刺繡產業中來,其中參加培訓的2600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預計戶均增收約2000元。

基層婦聯組織婦女手工業協會的姐妹們進行民族刺繡技能提升培訓

興安盟科右中旗圖什葉圖民族手工藝協會通過發展“圖什業圖王府刺繡”,培訓婦女5000余人,輻射帶動了近2萬名婦女參與到刺繡產業中來,其中參加培訓的2600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預計戶均增收約2000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